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461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包括机架、混合槽、搅拌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槽,混合槽的内部设有两组搅拌组件A、搅拌组件B,所述搅拌组件A与搅拌组件B的结构相同,搅拌组件A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叶轮,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为搅拌轴提供动力,搅拌轴上活动设有叶轮,叶轮上设有搅拌叶;两组搅拌组件的水平位置一致,且两组搅拌组件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搅拌轴内设有冷却液槽,冷却液槽内填充冷却液。实现高效快速的原物料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有效的降低搅拌轴的温度,减少物料结块,减少物料粘附在搅拌轴及槽壁上,清洗方便;同时,有效的提高混合效率。

Synthesis system of minophosphonic acid intermedi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ynthesis system of minophosphonic acid intermediate,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mixing tank and a mixing component. The rack is equipped with a mixing tank. The inside of the mixing tank is equipped with two groups of mixing components A and B. The structure of the mixing component A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mixing component B. The mixing component A includes a mixing motor, a mixing shaft, a mixing blade, an impeller, and the mixing motor is connected to mixing. The shaft provides power for the stirring shaft. The impeller is movable on the stirring shaft and the stirring blade is arranged on the impeller.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tirring components is the same, and the stirring blades of the two groups of stirring components are staggered. The stirring shaft is equipped with a coolant tank and the coolant tank is filled with coolant. In the mixing proces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ixing shaft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material caking can be reduced, the material adhering to the mixing shaft and the tank wall can be reduced, and the cleaning is conven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mixing efficiency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米诺膦酸合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
技术介绍
米诺膦酸,英文名:Minodronicacid,化学名:1-羟基-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烷-1,1-双膦酸,分子式:C9H12N2O7P2,分子量:322.15,CASRN:180064-38-4(127657-42-5),米诺膦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它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内的焦磷酸法尼酯合成酶,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进而使骨代谢循环减退。米诺膦酸(minodronicacid,1)化学名为[1羟基2(咪唑并[1,2a]吡啶3基)亚乙基]双膦酸,是由日本山之内制药株式会社与日本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联合研发的第三代含氮杂芳基双膦酸盐衍物。2009年1月由日本厚生省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以及由骨质疏松症和恶性肿瘤引起的高血钙症[1]。其抗骨吸收活性分别是阿仑膦酸和帕米膦酸的10倍和100倍,且能拮抗骨髓瘤和肿瘤引起的骨质溶解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化学式如下:文献报道的米诺膦酸合成方法较多;文献《中国医药工业杂志》35(4),2004:193-194米诺膦酸二钠的合成;JMed.Chem,1969,12(1):122-126公开的制备路线如下:此合成工艺以咪唑并[1,2-a]吡啶为起始原料,经曼尼希反应、氰化、水解得到化合物(Ⅰ)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双磷酸化得到化合物米诺膦酸。此方法使用了剧毒的氰化钠,操作危险,同时副反应较多,产品难以纯化,且反应步骤较多,操作较为繁琐,对环境污染较大。文献ChemPharmBull1998,46(11):1703的工艺路线为:该合成路线通过2-氨基吡啶与4-溴乙酰乙酸乙酯环合后经水解得到化合物(Ⅰ)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双磷酸化得到米诺膦酸。该方法制备过程中环合反应时副产物很多,主要是2-(咪唑并[1,2-a]吡啶-2-基)乙酸乙酯,反应收率低,而且副产物不易去除,不适宜工业化大生产。2-(咪唑并[1,2-a]吡啶-2-基)乙酸乙酯结构式如下:专利文献CN102020676公开的合成路线如下:该路线是以2,2-二甲氧基乙醛和膦酰基乙酸三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与2-氨基吡啶环合成化合物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乙酯,经水解后得到化合物(Ⅰ)2-(咪唑并[1,2-a]吡啶-3-基)乙酸,再双磷酸化得到米诺膦酸水合物。该路线的起始原料2,2-二甲氧基乙醛市场供应很少,而且价格昂贵,导致生产成本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上述三种制备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但工艺中都使用了关键中间体(Ⅰ),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安全且容易控制的合成中间体(Ⅰ)的方法十分必要。现有的反应釜作为米诺膦酸的合成中间体(Ⅰ)的反应釜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原料的会吸水,采用一锅法制备中间体(Ⅰ)时,采用的溶剂为有机溶剂,因此,反应釜内不能有水,因此原料必须有效的除去水分;2、物料在存放过程中会结块,直接投入到反应釜中,会影响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实现高效快速的原物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有效的降低搅拌轴的温度,减少物料结块,减少物料粘附在搅拌轴上,搅拌过程中,加热除去水分,搅拌、烘干完成后,无需转移,快速的投入到反应釜内,有效的提高反应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包括搅拌箱、反应釜,所述搅拌箱包括机架、混合槽、搅拌组件、加热器,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的顶部设有锥形进出口,所述锥形进出口的顶部连接上盖,所述混合槽的内部设有两组搅拌组件A、搅拌组件B,所述搅拌组件A与搅拌组件B的结构相同,所述搅拌组件A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叶轮,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为搅拌轴提供动力,所述搅拌轴上活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设有搅拌叶;两组搅拌组件的水平位置一致,且两组搅拌组件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所述搅拌轴内设有冷却液槽,所述冷却液槽内填充冷却液;所述混合槽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反应釜包括筒体、进料口、出料口、支座、反应釜搅拌器;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通过支座连接反应釜的支撑架;所述筒体内设有反应釜搅拌器,所述反应釜搅拌器连接反应釜电动机;所述搅拌箱位于反应釜的上方。进一步,所述搅拌轴上设有4-8组叶轮,每组叶轮上设有2-6个搅拌叶,搅拌叶呈圆周均匀的分布在叶轮上,所述搅拌叶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搅拌轴上设有活动连接的叶轮,使得叶轮方便拆卸,不仅方便更换磨损的叶片,也方便清洗更换;叶轮上均匀设有多个搅拌叶,搅拌的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搅拌效果更佳,提高搅拌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开口密封连接。采用密封圈、密封件等实现上盖与开口之间密封连接,防止混合过程中,物料的散落。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设有把手。把手方便打开关闭上盖。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为空心结构,所述电机设置在机架内,所述机架上设有检修口。机架的空心结构,方便电机的设置,使得设置的整体占地面积更小,节约空间,检修口的设置方便对电机的检修维护。进一步的,两组搅拌组件的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使得物料的混合效果更好,混合更均匀。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与混合槽之间设有密封件。实现搅拌轴与混合槽的密封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上设有夹套、温度检测器、液压检测器、观察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打开上盖,将物料从进出口倒入到混合槽内,关闭上盖,打开电机,使得两组电机分别带动两组搅拌轴搅拌,搅拌效果好,实现在混合槽内形成涡流,实现三维搅拌,剪切效果佳,搅拌的效果好,当两组搅拌轴的搅拌方向相反时,搅拌效果更佳;搅拌过程中,由于叶轮可拆卸的连接搅拌轴,可方便对叶轮的更换,实现对磨损的搅拌叶的更换,搅拌叶的设置,使得物料不易粘附在搅拌装置上,且方便搅拌叶的清洗;混合过程中,冷却液实现对搅拌轴的有效的冷却,减少物料结块粘附在搅拌轴上,混合槽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实现对物料的有效烘干,除去物料中的水分,由于物料存放过程中会结块,严重影响物料投入到反应釜中反应,除去水分后,可提高反应的效率;然后旋转混合槽,物料从进出口倒出,倒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合成米诺膦酸的中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实现高效快速的原料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有效的降低搅拌轴的温度,减少物料粘附在搅拌轴上,;2、搅拌过程中,有效的加热,烘干物料,减少物料中的水分;3、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槽的内部设有两组搅拌组件,有效的提高搅拌效率;4、搅拌、烘干完成后,无需转移,快速的投入到反应釜内,有效的提高反应效率;5、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新颖,搅拌烘干装置不占地,且操作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箱的结构示意图(只含搅拌组件A);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槽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槽的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轴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搅拌箱100、反应釜200、机架1、混合槽2、搅拌组件3、锥形进出口4、上盖5、搅拌组件A6、搅拌组件B7、搅拌电机61、搅拌轴62、搅拌叶63、叶轮64、把手8、检修口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反应釜,所述搅拌箱包括机架、混合槽、搅拌组件、加热器,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的顶部设有锥形进出口,所述锥形进出口的顶部连接上盖,所述混合槽的内部设有两组搅拌组件A、搅拌组件B,所述搅拌组件A与搅拌组件B的结构相同,所述搅拌组件A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叶轮,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为搅拌轴提供动力,所述搅拌轴上活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设有搅拌叶;两组搅拌组件的水平位置一致,且两组搅拌组件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所述搅拌轴内设有冷却液槽,所述冷却液槽内填充冷却液;所述混合槽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反应釜包括筒体、进料口、出料口、支座,反应釜搅拌器;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通过支座连接反应釜的支撑架;所述筒体内设有反应釜搅拌器,所述反应釜搅拌器连接反应釜电动机;所述搅拌箱位于反应釜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诺膦酸中间体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箱、反应釜,所述搅拌箱包括机架、混合槽、搅拌组件、加热器,所述机架上设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的顶部设有锥形进出口,所述锥形进出口的顶部连接上盖,所述混合槽的内部设有两组搅拌组件A、搅拌组件B,所述搅拌组件A与搅拌组件B的结构相同,所述搅拌组件A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叶轮,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为搅拌轴提供动力,所述搅拌轴上活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设有搅拌叶;两组搅拌组件的水平位置一致,且两组搅拌组件的搅拌叶交错设置,所述搅拌轴内设有冷却液槽,所述冷却液槽内填充冷却液;所述混合槽的外壁上设有加热器;所述反应釜包括筒体、进料口、出料口、支座,反应釜搅拌器;所述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通过支座连接反应釜的支撑架;所述筒体内设有反应釜搅拌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斌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拉艾夫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