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轨距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76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轨距车辆。该变轨距车辆包括:可变轨距转向架和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与可变轨距转向架中的车轴连接,并设置在车轴的两端;可变轨距车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车轮,轮毂电机安装在车轮的内侧;轮毂电机,用于驱动车轮绕车轴转动;可变轨距转向架,用于调整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沿车轴上的相对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轨距车辆,扩大了轨距变化范围,实现了轨距变化的多样性,提高了车辆对于多种轨距的适应性。

Variable gauge vehicl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ariable gauge vehicle. The variable gauge vehicle includes a variable gauge bogie and two variable gauge wheels, two variable gauge whee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xles in the variable gauge bogie and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axles; variable gauge wheels include hub motors and wheels, which are install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wheels; hub motors, which are used to drive the wheels to rotate around the axles; variable gauge bogies, which are used for adjusting. The relative distance of two variable gauge wheels along the axle. The variable gauge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enlarges the range of gauge variation, realizes the diversity of gauge variation, and improve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vehicle to various gaug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轨距车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变轨距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全国及各地区间商业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国间的客货运输增长迅速。在众多的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以其运量大、安全、快捷及对环境污染小的优势,成为国际联运中首选的运输工具。但世界各国的铁路运输一直保持着多种轨距的现状。这些不同轨距的线路严重阻碍跨国间的铁路运输及经贸活动的发展。因此,采用变轨距车辆为目前使用最多的不同轨距间的联运的模式。现有变轨距车辆,普遍采用永磁直驱或异步万向轴驱动轮对。由于电机安装于轮对侧面,由于限界影响,将导致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化范围受限。综上所述,现有采用永磁直驱或异步万向轴驱动轮对的变轨距车辆,将导致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化范围受限,进而会影响变轨距车辆的通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轨距车辆,用以解决现有变轨距车辆轨距变化范围受限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轨距车辆,包括:可变轨距转向架和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与可变轨距转向架中的车轴连接,并设置在车轴的两端;可变轨距车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车轮,轮毂电机安装在车轮的内侧;轮毂电机,用于驱动车轮绕车轴转动;可变轨距转向架,用于调整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沿车轴上的相对距离。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电机包括轮轴,轮轴同轴套设在车轴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毂电机还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电机定子套设在轮轴上,电机转子套设在电机定子上。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机定子与电机转子之间填充有气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轨距转向架包括:导向结构和锁紧机构;导向结构用于控制可变轨距车轮沿车轴轴向移动;锁紧机构用于将可变轨距车轮锁定在指定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锁紧机构包括:套装在车轴上的固定套筒;套装在固定套筒上的缓解套筒;设置在缓解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的复位元件;固定套筒开有径向通孔,该径向通孔内装有限位滚珠;缓解套筒内壁面上开有上凹槽,可变轨距车轮轮毂的外壁面上开有至少两个轴向位置不同的下凹槽。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套筒和缓解套筒靠近可变轨距车轮的一端设有套装在可变轨距车轮轮毂上的卡盘。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解套筒的内壁具有阶梯面,固定套筒的外壁面开有环形凸台,复位元件设置在缓解套筒的阶梯面与固定套筒的环形凸台之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复位元件为复位弹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凹槽和下凹槽均为环形的球面凹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轨距车辆,包括可变轨距转向架和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与可变轨距转向架中的车轴连接,并设置在车轴的两端;可变轨距车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车轮,轮毂电机安装在车轮的内侧;轮毂电机,用于驱动车轮绕车轴转动;可变轨距转向架,用于调整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沿车轴上的相对距离。通过采用与车轮为一体的轮毂电机,直接将电能经磁场变换转换为机械能,减少了传动装置,减轻了车辆重量,增加了转向架的转向空间,扩大了轨距变化范围,实现了轨距变化的多样性,提高了车辆对于多种轨距的适应性。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变轨距车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轮毂电机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锁紧机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可变轨距转向架;2:可变轨距车轮;21:轮毂电机;22:车轮;211:轮轴;212:电机定子;213:气隙;214:电机转子;215:轮缘;11:车轴;12:固定套筒;13:缓解套筒;14:限位滚珠;15:卡盘;16:复位元件;17:花键。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本技术中的“第一”和“第二”只起标识作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技术的说明书中通篇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变轨距车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变轨距车辆,可以包括:可变轨距转向架1和两个可变轨距车轮2。其中,两个可变轨距车轮2与可变轨距转向架1中的车轴连接,并设置在车轴的两端。可变轨距车轮2包括轮毂电机21和车轮22,轮毂电机21安装在车轮22的内侧。轮毂电机21,用于驱动车轮绕车轴转动。可变轨距转向架1,用于调整两个可变轨距车轮2沿车轴上的相对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变轨距车辆还可以包括车厢。本实施例对于车厢的尺寸、数量以及材质等不做限制。可选的,可变轨距转向架1可以与地面变轨距轨道装置配合使用,对可变轨距车轮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以使两个可变轨距车轮2之间的相对距离与轨道的轨距相匹配,以满足不同轨距下的运行需求,促进各国之间的互通。可选的,可变轨距转向架1可以采用液压变换结构实现。可选的,可变轨距转向架1可以通过限位件对两个可变轨距车轮2在车轴上的位置进行限定。轮毂电机亦称为车轮内装电机,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在一起,简化了机械结构。轮毂电机结构简单,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以及传动效率。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轮毂电机21的驱动电机可以采用径向磁场或者轴向磁场的电机。轴向磁通电机的结构更利于热量散发,并且它的定子可以不需要铁心;径向磁通电机定转子之间受力比较均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制。可选的,轮毂电机21的电机类型可以包括:永磁、感应和开关磁阻式。其中,无刷永磁同步电机可以采用圆柱形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轨距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轨距转向架和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所述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与所述可变轨距转向架中的车轴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车轴的两端;所述可变轨距车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车轮,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轮的内侧;所述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绕所述车轴转动;所述可变轨距转向架,用于调整所述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沿所述车轴上的相对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轨距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轨距转向架和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所述两个可变轨距车轮与所述可变轨距转向架中的车轴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车轴的两端;所述可变轨距车轮包括轮毂电机和车轮,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所述车轮的内侧;所述轮毂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绕所述车轴转动;所述可变轨距转向架,用于调整所述两个可变轨距车轮沿所述车轴上的相对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轨距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包括轮轴,所述轮轴同轴套设在所述车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轨距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电机还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套设在所述轮轴上,所述电机转子套设在所述电机定子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轨距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定子与所述电机转子之间填充有气隙。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变轨距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轨距转向架包括:导向结构和锁紧机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控制所述可变轨距车轮沿所述车轴轴向移动;所述锁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玲闫宁韩菁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