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61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玻璃加工设备包括成型区设置单元和依次设置在成型区设置单元中的加热区、成型区和退火冷却区,加热区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形成,成型区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成型单元形成,退火冷却区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退火冷却单元形成,加热单元、成型单元和退火冷却单元中分别形成有供模具穿过的加热通道、成型通道和退火冷却通道,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通过定位部设置在成型区设置单元,模具在各通道中的滞留时间能够通过调整加热单元、成型单元和退火冷却单元的设置数量和/或设置种类而改变。玻璃加工设备能够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能耗的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

Glass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Glass Process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glass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glass processing system. Glass processing equipment includes forming area setting unit and heating area, forming area and annealing cooling area arranged in sequence in forming area setting unit. Heating area is formed by setting at least one heating unit, forming area is formed by setting at least one forming unit, annealing cooling area is formed by setting at least one annealing cooling unit, heating unit, forming unit and annealing cooling unit. A heating channel, a forming channel and an annealing cooling channel for the die to pass through are formed in the unit, and at least one of them is set up in the forming area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part.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die in each channel can be changed by adjusting the number and/or type of setting of the heating unit, the forming unit and the annealing cooling unit. Glass processing equipment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automation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of glass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glass proces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玻璃热弯成型的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作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计算机、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仪表板、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的发展新趋势之一,曲面玻璃具有轻薄、透明度好、抗指纹、防眩光、耐刮伤等优点,以及无线充电功能,而且能够解决天线布置空间不足的同时增强收讯功能。另外,利用曲面玻璃所生产的OLED屏还具有可视面积大,产品更加美观出色的优点。因而,曲面玻璃以其高颜值、对信号无屏蔽的优势,逐渐将成为各显示领域的主流盖板产品。曲面玻璃的生产所采用的热弯设备基本上都是单模具生产,人工手动进行上下片操作。模具从常温状态经过热弯设备开始升温,玻璃热弯成型后经过退火,再将模具冷却至常温状态取出玻璃和装载玻璃,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曲面玻璃热弯设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问题,提供玻璃加工设备,该能够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加工设备,该玻璃加工设备包括设置有定位部的成型区设置单元,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中的加热区、成型区和退火冷却区,所述加热区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加热单元形成,所述成型区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成型单元形成,所述退火冷却区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退火冷却单元形成,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成型单元和所述退火冷却单元中分别形成有供模具穿过的加热通道、成型通道和退火冷却通道,所述加热单元、所述成型单元和所述退火冷却单元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所述模具在各通道中的滞留时间能够通过调整所述加热单元、成型单元和退火冷却单元的设置数量和/或设置种类而改变。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单元框架,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框架上的主加热板,所述主加热板中形成所述加热通道,该加热通道的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模具的截面积。优选地,所述退火冷却单元包括退火冷却单元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退火冷却单元框架上的退火冷却单元温控板、和冷却板,所述退火冷却单元温控板、和冷却板之间形成所述退火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板与设置在所述退火冷却单元框架上的退火冷却单元驱动部连接以对所述退火冷却通道中的模具进行减温。优选地,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单元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成型单元框架上的成型单元第一加热板、和成型单元第二加热板,所述成型单元第一加热板和成型单元第二加热板之间形成所述成型通道,所述成型单元第一加热板与设置在所述成型单元框架上的成型驱动部连接以对所述成型通道中的模具施加压力。优选地,所述加热通道、成型通道和退火冷却通道中分别形成有引导部,所述模具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引导部形状相应的引导配合部。优选地,所述加热通道、成型通道和退火冷却通道的截面相同,且均为截面高度大于等于所述模具的截面高度,截面宽度大于等于所述模具的截面宽度的2倍以上。优选地,所述引导部形成在底面的中央,并沿所述模具的前进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包括设置架,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设置架上的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加热单元、成型单元和退火冷却单元上分别设置有加热单元限位部、成型单元限位部和退火冷却单元限位部,以可拆卸地设置在设置架上。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成型单元和退火冷却单元的两底侧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凹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加工系统,包括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玻璃加工设备以及玻璃模具移栽设备,该玻璃模具移栽设备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之前,所述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退火冷却单元之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能够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能耗的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将在下面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玻璃加工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玻璃加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加热单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成型单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退火冷却单元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下料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上料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A、拆垛位;B、堆垛位;C、加热区;D、成型区;E、退火冷却区;K、下料位;10、设置架;21、加热单元;2113加热单元主支撑板;2114、加热单元把手;2115加热单元限位部;2116、加热单元侧连接板;2117、加热单元加热管;2118、加热单元保温部;2119、加热单元底板;2120、加热单元固定组件;2121、主加热板;2123、加热通道;22、成型单元;2211、成型单元驱动部;2212、位置传感器;2213、成型单元主支撑板;2214、成型单元把手;2215、成型单元限位部;2216、成型单元侧连接板;2217、成型单元加热管;2218、成型单元保温部;2219、成型单元底板;2220、成型单元第一固定组件;2221、成型单元第一加热板;2222、成型单元第二加热板;2223、成型通道;2224、连动杆;23、退火冷却单元;2313、退火冷却单元主支撑板;2314、退火冷却单元把手;2315、退火冷却单元限位部;2316、退火冷却单元侧连接板;2317、温控加热管;2318退火冷却单元保温部;2319、退火冷却单元底板;2320、退火冷却单元固定组件;2321、退火冷却单元温控板;2323、退火冷却通道;2328、冷却板;2329、连接杆;2330、退火冷却单元驱动部;40、输送装置;41、模具保温腔;42、托盘;43升降单元;44、纵向移动单元;45、横向移动单元;46、设置横架;50、下料装置;51、下料机械手;52、模具接收气缸;53、模具堆垛装置;531、堆垛固定架;532、堆垛移动架;54、模具夹紧气缸;55、下料开模装置;551、下料开模气缸;552、下料开模杆;553、下料开模板;56、模具破真空口;57、模具承载盘;60、上料装置;61、模具拆垛装置;611、拆垛固定架;612、拆垛移动架;62、上料开模装置;621、上料开模气缸;622、上料开模杆;623、上料开模板;63、模具推送气缸;64、上料机械手。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参照图1至图9,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加工设备和玻璃加工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加工设备,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加工设备包括设置有定位部的成型区设置单元,和依次设置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玻璃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加工设备包括设置有定位部的成型区设置单元,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中的加热区(C)、成型区(D)和退火冷却区(E),所述加热区(C)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加热单元(21)形成,所述成型区(D)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成型单元(22)形成,所述退火冷却区(E)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退火冷却单元(23)形成,所述加热单元(21)、所述成型单元(22)和所述退火冷却单元(23)中分别形成有供模具穿过的加热通道(2123)、成型通道(2223)和退火冷却通道(2323),所述加热单元(21)、所述成型单元(22)和所述退火冷却单元(23)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所述模具(1)在各通道中的滞留时间能够通过调整所述加热单元(21)、成型单元(22)和退火冷却单元(23)的设置数量和/或设置种类而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3 CN 20191010851941.玻璃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加工设备包括设置有定位部的成型区设置单元,和依次设置在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中的加热区(C)、成型区(D)和退火冷却区(E),所述加热区(C)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加热单元(21)形成,所述成型区(D)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成型单元(22)形成,所述退火冷却区(E)通过设置至少一个退火冷却单元(23)形成,所述加热单元(21)、所述成型单元(22)和所述退火冷却单元(23)中分别形成有供模具穿过的加热通道(2123)、成型通道(2223)和退火冷却通道(2323),所述加热单元(21)、所述成型单元(22)和所述退火冷却单元(23)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成型区设置单元,所述模具(1)在各通道中的滞留时间能够通过调整所述加热单元(21)、成型单元(22)和退火冷却单元(23)的设置数量和/或设置种类而改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21)包括加热单元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加热单元框架上的主加热板(2121),所述主加热板(2121)中形成所述加热通道(2123),该加热通道(2123)的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模具(1)的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冷却单元(23)包括退火冷却单元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退火冷却单元框架上的退火冷却单元温控板(2321)和冷却板(2328),所述退火冷却单元温控板(2321)和冷却板(2328)之间形成所述退火冷却通道(2323),所述冷却板(2328)与设置在所述退火冷却单元框架上的退火冷却单元驱动部(2330)连接以对所述退火冷却通道(2323)中的所述模具(1)进行减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22)包括成型单元框架、分别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李赫然胡鹏李学锋张占永闫秀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