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3512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包括设于避险车道上的制动体与防护组、设于避险车道入口位置的防撞组与指示组、设于避险车道两侧位置的避险车道护栏以及设于救援车道两侧位置的救援车道护栏,避险车道的表面铺设有砾石。利用不同的防护等级和制动结构、结合避险车道坡度的变化及完善的引导设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确保各类失控车辆的紧急制动,同时有利于驾驶员明晰避险车道的位置,也能够避免失控车辆冲出避险车道或紧急制动后车辆向后滑移的情况发生。

An Avoidance Lane System Based on Multilevel Prote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ffic safety, in particular to a multi-level protection-based refuge Lane system, including brake body and protection group on the refuge lane, anti-collision group and indication group at the entrance position of the refuge lane, refuge Lane guardrail at both sides of the refuge lane and rescue Lane Lane guardrail at both sides of the rescue Lane lane, and the surface of the refuge Lane Lane is paved. Gravel. The use of different protective grades and braking structures, combin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lope of the escape lane and perfect guiding facilities, has good economy and practicability. It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emergency braking of all kinds of out-of-control vehicl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ducive to the driver to clarify the location of the escape lane, and it can als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vehicle sliding backwards after the out-of-control vehicles rush out of the escape lane or emergency braking. \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安全
,特指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
技术介绍
受复杂地形、工程投资等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或山区道路存在长大下坡或连续转弯等不良路段。车辆尤其是大货车在该不良路段行驶时,由于长时间的行车制动,可能容易使刹车系统温度升高导致刹车失灵,进而引发交通事故,这对失控车辆驾驶员及在该路行驶的其他驾驶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避险车道是解决长大下坡或连续转弯路段交通安全问题较为有效的措施。目前避险车道多利用碎石和坡度的原理对失控车辆进行制动,但受制于路侧空间和施工难度的限制,若避险车道长度不足,失控车辆会冲出避险车道;若设置的坡度太陡,可能会引发失控车辆侧翻或下滑至主线路;若避险车道内的碎石发生板结,甚至起不到应有的制动效果,同时也有方法利用拦截网、阻尼和传统的避险车道相结合达到对失控车辆进行制地的目的,但该类方法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且方法的有效性和对不同的类型车辆的实用性有待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利用不同的防护等级和制动形式、避险车道坡道的变化及引导设施,对避险车道系统进行设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确保各类失控车辆的紧急制动,同时有利于驾驶员明晰避险车道的位置,也能够避免失控车辆冲出避险车道或紧急制动后车辆向后滑移的情况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包括设于避险车道上的制动体与防护组、设于避险车道入口位置的防撞组与指示组、设于避险车道两侧位置的避险车道护栏以及设于救援车道两侧位置的救援车道护栏,避险车道的表面铺设有砾石。进一步而言,所述制动体包括由铁丝网制成的椭圆柱体,制动体的长度与避险车道的宽度相等,制动体的内部填充有砾石。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护组包括依次间隔设于避险车道上的第一道防护、第二道防护、第三道防护以及第四道防护,第一道防护与第二道防护设于避险车道的水平段上,第三道防护与第四道防护设于避险车道的上坡段上,避险车道的上坡段的坡度为35~45度角设置。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道防护包括由三个制动体排列为金字塔状且通过三条锁链在制动体的两端以及中间将其捆住构成防护等级为一级防护的防护单元。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道防护包括由六个制动体排列为金字塔状且通过三条锁链在制动体的两端以及中间将其捆住构成防护等级为二级防护的防护单元。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三道防护包括由十个制动体排列为金字塔状且通过三条锁链在制动体的两端以及中间将其捆住构成防护等级为三级防护的防护单元。进一步而言,所述第四道防护包括排列为三角形并在外围用上下两道锁链捆绑在一起的多排大直径防撞桶以及钢筋混凝土端墙共同构成防护等级为四级防护的防护单元。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撞组包括设于避险车道入口与主线相交处设置的三个呈三角状排列并用上下两道锁链捆绑在一起的防撞桶以及在避险车道与救援车道入口的分隔处设置的一个防撞桶,指示组包括设于避险车道与救援车道入口处的两个指示牌,指示牌上设有文字指示,左侧的指示牌为黄底黑字,右侧的指示牌为蓝底白字。进一步而言,所述避险车道护栏的立面标记为黄黑相间设置,救援车道护栏的立面标记为红白相间设置,避险车道护栏与救援车道护栏的立面标记的倾斜角度与行车方向成75度角设置。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铁丝网和砾石制成制动体,由制动体构成不同的防护等级和制动形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且对小型车和大型车等各类不同的失控车辆均有有效的制动效果,可以避免失控车辆危险事故的发生;2)当失控车辆撞击由制动体构成的前三道防护后,若铁丝网不破裂,可以对失控车辆进行有效制动拦截,若铁丝网破裂、砾石散落不仅可以减少失控车辆的动能,而且散落的砾石也会增大车辆向前行进的阻力和摩擦力;3)所设计的避险车道坡度由平面和上坡两段构成,第一道和第二道防护设置在水平段,第三段和第四段设置在上坡段,减少了建造避险车道的工程量,同时失控车辆撞击制动体散落的砾石以及平面段的设计可以防止车辆向后滑移至主线路,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4)在避险车道入口处的防撞桶和指示牌设计、在避险车道和救援车道两侧的混凝土护栏不同颜色的立面标记设计,有利于驾驶员明晰避险车道的位置,可以对失控车辆驾驶员起到良好的诱导和指引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避险车道系统设计平面示意图;图2是制动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避险车道系统设计侧面剖面图;图4是避险车道入口的车道指示牌示意图;图5是车道护栏立面标记的设计形式图。1.避险车道;2.救援车道;3.砾石;4.防撞桶;5.指示牌;6.钢筋混凝土端墙;7.制动体;11.第一道防护;12.第二道防护;13.第三道防护;14.第四道防护;15.避险车道护栏;21.救援车道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包括设于避险车道1上的制动体7与防护组、设于避险车道1入口位置的防撞组与指示组、设于避险车道1两侧位置的避险车道护栏15以及设于救援车道2两侧位置的救援车道护栏21,避险车道1的表面铺设有砾石3。以上所述构成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利用不同的防护等级和制动形式、结合避险车道1坡度的变化及完善的引导设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确保各类失控车辆的紧急制动,同时有利于驾驶员明晰避险车道1的位置,也能够避免失控车辆冲出避险车道1或紧急制动后车辆向后滑移的情况发生。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采用在避险车道1的表面铺设有大小均匀的砾石3,所设厚度随着防护组的不同而变化,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失控车辆的制动得到有效缓冲,确保失控车辆中人员的人身安全。实际应用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砾石3铺设的厚度从避险车道1起点处的10cm渐变过渡到第二道防护12处的1.5cm,第二道防护12到钢筋混凝土端墙6的铺设厚度为1m,所铺设砾石3的直径为3~5cm。更具体而言,所述制动体7包括由铁丝网制成的椭圆柱体,制动体7的长度与避险车道1的宽度相等,制动体7的内部填充有砾石3。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利用由铁丝网和砾石3构成的制动体7,结构和材料简单实用,制作成本更具经济性。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制动体7椭圆柱底面的长轴为小汽车轮胎的半径、短轴为小汽车轮胎半径的3/4,制动体7内部填充大小均匀的砾石3,所填充的砾石3大小和材料与避险车道1的表面铺设的砾石3相同。更具体而言,所述防护组包括依次间隔设于避险车道1上的第一道防护11、第二道防护12、第三道防护13以及第四道防护14,第一道防护11与第二道防护12设于避险车道1的水平段上,第三道防护13与第四道防护14设于避险车道1的上坡段上,避险车道1的上坡段的坡度为35~45度角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减少了建造避险车道1的工程量,同时失控车辆撞击制动体7散落的砾石3可以防止车辆向后滑移至主线路,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道防护11包括由三个制动体7排列为金字塔状且通过三条锁链在制动体7的两端以及中间将其捆住构成防护等级为一级防护的防护单元,第二道防护12包括由六个制动体7排列为金字塔状且通过三条锁链在制动体7的两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避险车道(1)上的制动体(7)与防护组、设于避险车道(1)入口位置的防撞组与指示组、设于避险车道(1)两侧位置的避险车道护栏(15)以及设于救援车道(2)两侧位置的救援车道护栏(21),所述避险车道(1)的表面铺设有砾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避险车道(1)上的制动体(7)与防护组、设于避险车道(1)入口位置的防撞组与指示组、设于避险车道(1)两侧位置的避险车道护栏(15)以及设于救援车道(2)两侧位置的救援车道护栏(21),所述避险车道(1)的表面铺设有砾石(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体(7)包括由铁丝网制成的椭圆柱体,所述制动体(7)的长度与避险车道(1)的宽度相等,所述制动体(7)的内部填充有砾石(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包括依次间隔设于避险车道(1)上的第一道防护(11)、第二道防护(12)、第三道防护(13)以及第四道防护(14),所述第一道防护(11)与第二道防护(12)设于避险车道(1)的水平段上,所述第三道防护(13)与第四道防护(14)设于避险车道(1)的上坡段上,所述避险车道(1)的上坡段的坡度为35~45度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防护(11)包括由三个制动体(7)排列为金字塔状且通过三条锁链在制动体(7)的两端以及中间将其捆住构成防护等级为一级防护的防护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级防护的避险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防护(12)包括由六个制动体(7)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刚焦方通倪玉丹何锐金筱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