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102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提供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其中道路扩建结构包括: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预制墙体设置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的侧面;在预制墙体的顶部设有剪力槽;剪力槽的一侧槽壁与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预制悬臂板的一端插入剪力槽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扩建结构通过采用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使得工厂化预制与现场其他阶段施工可同时进行,缩短工期;且采用悬臂板结构减少了占地,避免了在陡坡或者江河边修建下挡结构,减少下挡规模及难度、降低桥梁占比,在土石方、挡护圬工量、征用地规模方面优势显著;且采用剪力槽使预制墙体与预制悬臂板相连,可以增强带路抵抗弯矩的能力。

Road Extension Structure and Road Extension Method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oad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a road expansion structure and a road expansion method, in which the road expansion structure includes: prefabricated wall and prefabricated cantilever plate; prefabricated wall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surface to be expanded; shear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prefabricated wall; one side groove wall of shear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prefabricated wall, and one end of prefabricated cantilever plate is inserted. Inside the shear groove. By adopting prefabricated wall and prefabricated cantilever plate, the road expansion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make factory prefabrication and other stag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and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moreover, the use of cantilever plate structure reduces the occupation of land, avoids the construction of downward retaining structure on steep slopes or rivers, reduces the downward retaining scale and difficulty, reduces the proportion of bridges, and reduces the amount of earthwork and masonry work. The shear groov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prefabricated wall with the prefabricated cantilever plate, which can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resistance to bending mo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道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
技术介绍
陡坡或临江河地段的扩宽道路通常采取并行等高的设置原则,产生了半堑半堤横断面形式,若采用现有的上挡和下挡措施,极有可能致挡护能力不够的困境,甚至需要采用较为造价较高的半路半桥的形式才能解决,并由此带来了填挖方量大、上下挡规模大,征地费用和挡护工程费用大幅上升的不利局面,同时位于陡坡地段的下挡墙施工开挖高导致大面积植被破坏而引起大面积水土流失甚至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后果,甚至有时出现下挡墙难以开展施工的情况。为避免并行等高在陡坡或临江河地段的扩宽道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现有陡坡或临江河地段的扩宽道路也有采取并行不等高设置的型式,上下不等高的设置型式需在不等高之间增加一道支挡结构,有时可能会有效降低征地面积,降低水土流失和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但是需要增加上下分幅道路之间的挡护工程,并且上下分幅的形式在功能使用、救援等方面与并行等高的形式有较明显的劣势,土建投资规模也未必降低或者降低不够明显。受限于目前支挡结构形式的收坡能力,即便是采用分幅并行不等高的断面形式,在减少征拆、降低投资、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坡地灾风险方面,仍显能力不足,并且下支挡结构在陡坡或临江河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也未解决。既有公路扩建或者在已有建筑周围施工时,常常需要在在建施工处设置道路挡土墙。普通的道路挡土墙结构尺寸大,基础开挖大,如果直接在已有构筑物旁边设置扩大基础或桩基础,基础上设置底板,在底板上设置墙身。由于墙身距离周边建筑近,对周边构筑物或附属构筑物的地基容易产生扰动,影响既有地基的稳定性。现有的陡坡或沿河路段道路扩建、既有道路并行增设慢行步道、骑行道、景观绿道等工程,均需在道路外侧设置现浇支挡结构,现浇挡墙施工期间对既有路交通组织影响大、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人工成本高、不利于环保且受制于气候环境,因此研究一种新的道路扩建结构形式,具有对既有交通影响小、质量可控、经济合理、建设周期短的优点目前亟待解决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道路扩建时对既有交通影响大和施工难度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包括: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所述预制墙体设置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的侧面;在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设有剪力槽;所述剪力槽的其中一侧槽壁与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预制悬臂板的其中一端插入所述剪力槽的内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扩建方法,包括:将预制墙体吊装至待扩建道路的路面的侧面,并在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施作剪力槽,以使所述剪力槽的槽壁与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将预制悬臂板吊装至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并将所述预制悬臂板的一端插入所述剪力槽的内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道路扩建结构及道路扩建方法,通过采用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使得工厂化预制与现场其他阶段施工可同时进行,缩短工期;工厂标准化制作墙体和悬臂板,利于质量保证,降低人力成本;利于环保、且在复杂气候及环境下适应性更强;且采用悬臂板结构减少了占地,避免了在陡坡或者江河边修建下挡结构,减少下挡规模及难度、降低桥梁占比,在土石方、挡护圬工量、征用地规模方面优势显著;且采用剪力槽使预制墙体与预制悬臂板相连,可以增强带路抵抗弯矩的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道路扩建结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道路扩建结构实施例的纵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悬臂板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承台与预制墙体位置关系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预制墙体实施例的放大图;图6为图5中所示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预制墙体内预应力钢束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预应力钢束的张拉端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预制悬臂板内相邻两预制板配合连接的剪力键的放大图;其中,1-道路基础;2-承台;3-下层预制子墙体;4-上层预制子墙体;5-预应力钢束;6-砂浆垫层;7-预制悬臂板;8-高强螺栓;9-剪力槽;10-凸剪力键;11-栏杆;12-反滤层;13-泄水管;14-防渗层;15-透水土工布;16-路面;17-钢垫板;18-固定端锚具;19-张拉端锚具;20-沉降缝;211-第一预应力管道;212-第二预应力管道;221-第一槽口;222-第二槽口;23-管节段分界线;24-承台顶;25-锚垫板;26-凹剪力键;27-地面线;28-灌浆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道路扩建结构的横截面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道路扩建结构的纵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道路扩建结构包括: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7;预制墙体设置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16的侧面;在预制墙体的顶部设有剪力槽9;剪力槽9的其中一侧槽壁与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预制悬臂板7的其中一端插入剪力槽9的内部。具体地,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16的侧面设置预制墙体,即在对道路进行扩建之前先预制好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7;可以根据道路需要扩建的宽度来确定预制悬臂板7的长度,安装地面线27确定预制墙体的高度。之后,将预制好的预制墙体吊装至待扩建道路的路面16的侧面,此处可以根据道路需要扩建的位置来确定预制墙体的设置位置。然后,在预制墙体的顶部施作剪力槽9,即该剪力槽9的槽口与待扩建道路相背离,剪力槽9的其中一侧槽壁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所述预制墙体设置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的侧面;在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设有剪力槽;所述剪力槽的其中一侧槽壁与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预制悬臂板的其中一端插入所述剪力槽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墙体和预制悬臂板;所述预制墙体设置在待扩建道路的路面的侧面;在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设有剪力槽;所述剪力槽的其中一侧槽壁与所述预制墙体的顶部相连,所述预制悬臂板的其中一端插入所述剪力槽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悬臂板的端部预埋有多根沿所述预制悬臂板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均伸出所述预制悬臂板的端部;所述剪力槽的槽底设有多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均紧固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悬臂板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贴合的预制板;所述预制板的板面上设有剪力键,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板通过剪力键的相互配合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键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预制板上的凹剪力键和设置在另一个预制板上且与所述凹剪力键进行凹凸配合连接的凸剪力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台和道路基础;所述承台的一侧与所述预制墙体的底部相连,所述承台的另一侧与所述道路基础的顶部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扩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体包括至少一层第一预制子墙体;所述第一预制子墙体的侧壁下端设有多个灌浆孔,所述第一预制子墙体的下端部内设有多根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灌浆孔连通,所述弯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预制子墙体的下端部,以使砂浆经所述灌浆孔及所述弯管流至所述第一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泰良贾伦学裴利华张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