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498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急避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1)、外舱壳(2)和舱面板,内舱壳(1)设置在外舱壳(2)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其特征在于:在外舱壳(2)外部设置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基壳(3-1),在基壳(3-1)外侧设置有第一抗压层,在第一抗压层外表面包裹有弹性胶层,在基壳(3-1)内侧设置有第二抗压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提高了救生舱的抗冲击强度,从而提高了救生舱的安全性,同时保证救生舱在承受爆炸或余震冲击时对冲击力进行缓解削弱,防止震动波对舱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生舱,尤其是紧急避险救生舱
技术介绍
我国在世界上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最大的比例在我国的能源结构,煤炭占有率最大,达到70%。世界煤炭产量中虽然我国的煤炭产量只占1/3,但每年在我国发生的煤矿事故致死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矿难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而究其原因是煤矿井下严重缺乏必要的安全救生装备。救生舱便是在矿井内设立的矿用避难防护设施,当灾害发生无法撤出矿井时,井下人员可以进入救生舱以防止高温伤害、冒顶砸伤、及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躲进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救生舱内等待地面救援,为井下人员提供一段时间的生命生存保障,对于挽救井下幸存人员的生命具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然而现有的救生舱在受到爆炸冲击时容易发生变形扭曲的情况降低了救生舱的安全性。同时,现有的救生舱不具有抗震性能,当井下发生二次爆炸或余震时,震动波会直接传递给位于救生舱内的人员,强烈的震动容易破坏舱内的内部结构,形成舱内密封失效的威胁,还会造成舱内人员恐慌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紧急避险救生舱。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外舱壳和舱面板,内舱壳设置在外舱壳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和外舱壳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在外舱壳外部设置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基壳,在基壳外侧设置有第一抗压层,在第一抗压层外表面包裹有弹性胶层,在基壳内侧设置有第二抗压层,所述弹性胶层包括合成橡胶层,在合成橡胶层内部设置有两层交错编织的金属丝网;在由内舱壳和外舱壳所形成的舱体下部设置有抗震缓冲装置,所述抗震缓冲装置包括箱壳和底板,在箱壳侧壁上设置有滑道,底板两端设置有与滑道相配合的卡块,底板通过卡块插入到滑道内,底板可相对于箱壳上下滑动,在箱壳下部且位于底板下方设置有防脱块,在箱壳与底板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缓冲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抗压层包括前后压接设置在基壳外表面的若干个压条,压条根部铰接在基壳上,在压条内表面与基壳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抗压层包括若干组抗冲击组件,每组抗冲击组件均包括套管、插管、缓冲弹簧、挡片、挡环和橡胶球体,套管后端固定在基壳内壁上,挡环固定在基壳前端,橡胶球体固定在挡环外部,在挡环和橡胶球体中部设置有供插管插入的过孔,插管后端固定在外舱壳外壁上,插管的前端穿过过孔伸入到套管内部,挡片固定在插管前端。进一步的,所述每个缓冲组件均包括固定轴,在固定轴的上穿设有两个呈相反方向设置的弧形片,弧形片的相对外侧分别抵在箱壳内表面和底板上表面上,在固定轴中部穿设有间隔片,且间隔片位于两个弧形片之间;在每个弧形片的相对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垫;在相邻两个间隔片之间设置有波浪形橡胶片。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的优点是,提高了救生舱的抗冲击强度,从而提高了救生舱的安全性,同时保证救生舱在承受爆炸或余震冲击时对冲击力进行缓解削弱,防止震动波对舱体造成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的抗冲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的图1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紧急避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1、外舱壳2和舱面板,内舱壳1设置在外舱壳2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通过救生舱设置成包括将舱壳1、外舱壳2和舱面板的结构形式,逃生人员从位于舱面板上的舱门进入到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内进行庇护。在外舱壳2外部设置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基壳3-1,在基壳3-1外侧设置有第一抗压层,在第一抗压层外表面包裹有弹性胶层,在基壳3-1内侧设置有第二抗压层。通过将抗冲击装置设置成包括基壳3-1、第一抗压层、第二抗压层和弹性胶层的结构形式,弹性胶层将承受的不均匀的力向内传递到第一抗压层上,由位于基壳3-1外侧的第一抗压层对冲击力进行分散,削弱,再将少量的冲击力传递到第二抗压层,由第二抗压层进行进一步的缓冲,从而对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进行保护,保障其不受冲击力的损害。所述弹性胶层包括合成橡胶层3-2,在合成橡胶层3-2内部设置有两层交错编织的金属丝网3-3。通过将弹性胶层设置成包括合成橡胶层3-2,在合成橡胶层3-2内部设置有两层交错编织的金属丝网3-3的结构形式,合成橡胶层3-2具有弹性,可以随冲击力进行弹性变形,并能很快复位,改变了以往金属表层受冲击力后变形无法修复的情况,金属丝网3-3可以提高合成橡胶层3-2的韧性,从而延长弹性胶层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抗压层包括前后压接设置在基壳外表面的若干个压条3-4,压条3-4根部铰接在基壳3-1上,在压条3-4内表面与基壳3-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5。通过将第一抗压层设置成包括前后压接设置的压条3-4和复位弹簧3-5的结构形式,当冲击力过于集中,冲击力某处压条3-4上时,压条3-4向内侧挤压,并将附近前后压接的压条同步向内挤压,从而将冲击力进行分散,当冲击力减弱衙再通过复位弹簧3-5将铰接的压条3-4撑起,以便应对下次冲击。所述第二抗压层包括若干组抗冲击组件,每组抗冲击组件均包括套管3-6、插管3-7、缓冲弹簧3-8、挡片3-9、挡环3-10和橡胶球体3-11,套管3-6后端固定在基壳3-1内壁上,挡环3-10固定在基壳3-1前端,橡胶球体3-11固定在挡环3-10外部,在挡环3-10和橡胶球体3-11中部设置有供插管插入的过孔,插管3-7后端固定在外舱壳2外壁上,插管3-7的前端穿过过孔伸入到套管3-6内部,挡片3-9固定在插管3-7前端。通过将第二抗压层的抗冲击组件设置成包括套管3-6、插管3-7、缓冲弹簧3-8、挡片3-9、挡环3-10、橡胶球体3-11的结构形式,经第一抗压层削弱的剩余冲击力传递到基壳,基壳带动套管3-6沿插管向内移动,橡胶球体3-11可以在遇较大冲击力时挤压到外舱壳2上产生弹性变形,避免硬性冲击对外舱壳的损害。为了提高救生舱的抗震性,因此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下部设置有抗震缓冲装置,所述抗震缓冲装置包括箱壳4-1和底板4-2,在箱壳4-1侧壁上设置有滑道,底板4-2两端设置有与滑道相配合的卡块,底板4-2通过卡块插入到滑道内,底板4-2可相对于箱壳4-1上下滑动,在箱壳4-1下部且位于底板4-2下方设置有防脱块4-3,在箱壳4-1与底板4-2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缓冲组件。通过将抗震缓冲装置设置成包括箱壳4-1、底板4-2、缓冲组件和防脱块4-3的结构形式,缓冲组件设置在箱壳4-1和底板4-2所形成的夹层内部,震动波通过底板4-2传递到缓冲组件上,由缓冲组件对震动波进行转化削弱,防脱块4-3用于对底板4-2进行卡持,防止底板4-2脱落。每个缓冲组件均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急避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1)、外舱壳(2)和舱面板,内舱壳(1)设置在外舱壳(2)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其特征在于:在外舱壳(2)外部设置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基壳(3‑1),在基壳(3‑1)外侧设置有第一抗压层,在第一抗压层外表面包裹有弹性胶层,在基壳(3‑1)内侧设置有第二抗压层,所述弹性胶层包括合成橡胶层(3‑2),在合成橡胶层(3‑2)内部设置有两层交错编织的金属丝网(3‑3);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下部设置有抗震缓冲装置,所述抗震缓冲装置包括箱壳(4‑1)和底板(4‑2),在箱壳(4‑1)侧壁上设置有滑道,底板(4‑2)两端设置有与滑道相配合的卡块,底板(4‑2)通过卡块插入到滑道内,底板(4‑2)可相对于箱壳(4‑1)上下滑动,在箱壳(4‑1)下部且位于底板(4‑2)下方设置有防脱块(4‑3),在箱壳(4‑1)与底板(4‑2)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缓冲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急避险救生舱,包括内舱壳(1)、外舱壳(2)和舱面板,内舱壳(1)设置在外舱壳(2)内部,舱面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舱面板分别设置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两端,在舱面板上设置有舱门,其特征在于:在外舱壳(2)外部设置有抗冲击装置,所述抗冲击装置包括基壳(3-1),在基壳(3-1)外侧设置有第一抗压层,在第一抗压层外表面包裹有弹性胶层,在基壳(3-1)内侧设置有第二抗压层,所述弹性胶层包括合成橡胶层(3-2),在合成橡胶层(3-2)内部设置有两层交错编织的金属丝网(3-3);在由内舱壳(1)和外舱壳(2)所形成的舱体下部设置有抗震缓冲装置,所述抗震缓冲装置包括箱壳(4-1)和底板(4-2),在箱壳(4-1)侧壁上设置有滑道,底板(4-2)两端设置有与滑道相配合的卡块,底板(4-2)通过卡块插入到滑道内,底板(4-2)可相对于箱壳(4-1)上下滑动,在箱壳(4-1)下部且位于底板(4-2)下方设置有防脱块(4-3),在箱壳(4-1)与底板(4-2)之间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急避险救生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压层包括前后压接设置在基壳外表面的若干个压条(3-4),压条(3-4)根部铰接在基壳(3-1)上,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英赵利明温倩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