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官世威专利>正文

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198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其依序包括驶入车道段、减速制动段、碰撞缓冲段,所述减速制动段的中间路面设有多根可自由转动的滚轮,滚轮与滚轮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滚轮的底部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斜坡面,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还设有由后端向前端向下延伸的第二斜坡面,所述第一斜坡面的下端与第二斜坡面衔接,所述第二斜坡面的下端侧面设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物料由中间滚落到容置空间的两侧,再通过设置在容置空间两侧的第二斜坡面,物料由容置空间的两侧滚落到前端的出料口处,只需在出料口处将沙石等物料运走即可,避免了沙石在滚轮下方的堆积,影响滚轮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尤其是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
技术介绍
在专利技术人早先申请的一专利说明书中记载了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包括驶入车道段、减速制动段、碰撞缓冲段,所述驶入车道段由钢筋水泥路面构成,所述减速制动段的中间路面设有多根滚轮,滚轮与滚轮中间有一定的空隙,每一根滚轮都可以自由转动,滚轮的两端安装有轴承,固定在牢固的铁架上,滚轮底部有一定空间。该说明书中滚轮底部的空间在长期使用时,会堆积车辆上散落的沙石等物料,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滚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理散落物料的高速公路避险车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其依序包括驶入车道段、减速制动段、碰撞缓冲段,所述减速制动段的中间路面设有多根可自由转动的滚轮,滚轮与滚轮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滚轮的底部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斜坡面,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还设有由后端向前端延伸的第二斜坡面,所述第一斜坡面的下端与第二斜坡面衔接,所述第二斜坡面的下端侧面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斜坡面的倾斜角度为20°-60°。所述第二斜坡面的倾斜角度为20°-60°。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斜坡面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沙石等物料穿过设置在避险车道上的滚轮间隙下落时,首先经过第一斜坡面,物料由中间滚落到容置空间的两侧,再通过设置在容置空间两侧的第二斜坡面,物料由容置空间的两侧滚落到前端的出料口处,只需在出料口处将沙石等物料运走即可,避免了沙石在滚轮下方的堆积,影响滚轮的正常运行。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的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或2所示,本技术包括驶入车道段1、减速制动段2、碰撞缓冲段3,所述减速制动段2的中间路面设有多根可自由转动的滚轮21,滚轮与滚轮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滚轮的底部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斜坡面4,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还设有由后端向前端向下延伸的第二斜坡面5,所述第一斜坡面4的下端与第二斜坡面衔接5,所述第二斜坡面5的下端设出料口6。所述第一斜坡面4的倾斜角度为20°-60°。所述第二斜坡面5的倾斜角度为20°-60°。本技术第一斜坡面4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沙石等物料穿过设置在避险车道上的滚轮间隙下落时,首先经过第一斜坡面4,物料由中间滚落到容置空间的两侧,再通过设置在容置空间两侧的第二斜坡面5,物料由容置空间的两侧滚落到前端的出料口6处,只需在出料口6处将沙石等物料运走即可,避免了沙石在滚轮下方的堆积,影响滚轮的正常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其依序包括驶入车道段、减速制动段、碰撞缓冲段,所述减速制动段的中间路面设有多根可自由转动的滚轮,滚轮与滚轮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滚轮的底部设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斜坡面,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还设有由后端向前端向下延伸的第二斜坡面,所述第一斜坡面的下端与第二斜坡面衔接,所述第二斜坡面的下端侧面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其依序包括驶入车道段、减速制动段、碰撞缓冲段,所述减速制动段的中间路面设有多根可自由转动的滚轮,滚轮与滚轮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滚轮的底部设有容置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向下延伸的第一斜坡面,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还设有由后端向前端向下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猛官世威陈欣仪
申请(专利权)人:官世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