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tal surface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reactivity of hot-dip galvanized silicon on Malleable Cast iron. First, the malleable iron castings are treated with 25-35% hydrogen peroxide aqueous solution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ctivity of silicon, and then hot dip galvaniz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zinc 0.05wt.% Al alloy solution at 450-570 ~C.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galvanizing temperatur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ating thickness of malleable iron casting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uniformity of the coating thickness of malleable iron cas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轻可锻铸铁热浸镀锌硅反应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轻可锻铸铁热浸镀锌硅反应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热镀锌可锻铸铁主要应用于热镀锌管件,热镀锌管件包括镀锌弯头,镀锌法兰,镀锌弯管,镀锌异径管,镀锌管帽封头。热浸镀过程中,管件基体与熔融镀液发生复杂的物理与化学反应,形成耐腐蚀的结构紧密的锌-铁合金层。合金层与纯锌层、铁基体融为一体,故其耐腐蚀能力强。热镀锌管件主要用于输送煤气、暖气等管道工程,如钢管管体需要进行镀锌防腐处理,连接管件也要进行镀锌处理。研究表明,由于可锻铸铁件的硅含量较高(1.4~1.8%),在热浸镀锌时存在明显的硅反应性,导致镀层厚度增加和镀层厚度不均匀。目前,可锻铸铁热镀锌工艺与国外的镀锌工艺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热镀锌液的温度偏高,一般在600℃左右,而国外为460℃左右;二是可锻铸铁件的镀锌层偏厚,镀层厚度均匀性差,锌耗明显增大。一般说来,被镀的可锻铸铁零件碳硅含量越低,且铸件表面质量越好时,则锌与铁越容易结合而降低镀锌温度。反之,则要采用较高的镀锌温度,此时锌-铁反应加剧,镀锌液中的铁量增加,形成锌渣,增大了镀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轻可锻铸铁热浸镀锌硅反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浓度为25~3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对可锻铸铁件进行50~70分钟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铸件经过表面处理后浸入450~570℃的镀锌合金池中进行3~5分钟的热浸镀锌处理,得到厚度较薄且均匀的可锻铸铁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轻可锻铸铁热浸镀锌硅反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浓度为25~3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对可锻铸铁件进行50~70分钟预处理,再将预处理后的铸件经过表面处理后浸入450~570℃的镀锌合金池中进行3~5分钟的热浸镀锌处理,得到厚度较薄且均匀的可锻铸铁镀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轻可锻铸铁热浸镀锌硅反应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氧化氢水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吴悔,吴长军,彭浩平,苏旭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