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卡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8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缆卡盘,属于石油测井领域。该电缆卡盘包括卡盘本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卡盘本体设置有电缆槽,第一夹持体设置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体设置有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设置在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和卡盘本体三者的厚度方向平行,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能够在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相对运动,在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相对运动至接触时,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组成夹持孔,夹持孔用于对通过电缆槽进入夹持孔的电缆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电缆的固定过程复杂的问题,简化了电缆固定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井口电缆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卡盘
本技术涉及石油测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卡盘。
技术介绍
石油测井是石油开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在石油测井时,通常采用电缆将测井仪器下入井内进行油水井测试和资料录取。其中,井口安装有防喷系统,电缆穿过防喷系统将测井仪器下入井内。在测井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必要时需打开防喷系统对问题进行处理,为了避免电缆落入井内,打开防喷系统之前需要对电缆进行固定。目前,可以在井外的固定位置设置固定桩,将电缆位于井外的部分缠绕在固定桩上并对电缆进行打结,使电缆固定在固定桩上。但是,由于需要将电缆缠绕在固定桩上并打结,因此电缆的固定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卡盘,可以解决电缆的固定过程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卡盘,所述电缆卡盘包括:卡盘本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卡盘本体设置有沿所述卡盘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电缆槽,所述第一夹持体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夹持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且所述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和所述卡盘本体三者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能够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相对运动,在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相对运动至接触时,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组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用于对通过所述电缆槽进入所述夹持孔的电缆进行夹持。可选地,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设置有卡接凹槽和导向凹槽,所述电缆槽具有两个侧面,所述卡接凹槽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电缆槽的一个侧面共面,所述导向凹槽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电缆槽的另一个侧面共面,所述第一夹持体卡接在所述卡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卡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体能够沿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移动。可选地,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丝杠,所述卡盘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连通的丝杠孔,所述丝杠孔的轴线与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丝杠孔与所述第二夹持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体沿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移动。可选地,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压紧体,所述压紧体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所述压紧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用于通过所述压紧体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体沿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移动。可选地,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两个压紧片,所述两个压紧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且所述两个压紧片分布在所述导向凹槽的两侧,所述两个压紧片中的每个压紧片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的正投影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凹槽内,所述两个压紧片用于将所述压紧体压紧在所述导向凹槽内。可选地,所述导向凹槽为矩形凹槽,所述压紧体为四棱柱状结构,所述压紧体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压紧体的宽度与所述导向凹槽的宽度相等,所述压紧体的一个底面与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紧体的侧面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凹槽与所述压紧体的另一个底面连通,所述第二夹持体卡接在所述卡接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体与所述压紧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加力杆,所述加力杆与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设置有加力杆孔,所述加力杆通过所述加力杆孔与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卡盘本体为圆盘,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均为半圆盘,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均为半圆形槽,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夹持孔为圆形孔,所述夹持孔的轴线与所述卡盘本体的轴线共线。可选地,所述压紧体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夹持体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夹持体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尺寸相等。可选地,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多个吊环,所述多个吊环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且所述多个吊环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均匀分布。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电缆卡盘,由于卡盘本体设置有电缆槽,第一夹持体设置有第一夹持槽,第二夹持体设置有第二夹持槽,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设置在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且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能够在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相对运动,在第一夹持体与第二夹持体相对运动至接触时,第一夹持槽和第二夹持槽组成夹持孔,夹持孔对通过电缆槽进入夹持孔的电缆进行夹持,因此该电缆卡盘可以通过夹持的方式对电缆进行固定,无需对电缆进行缠绕并打结,解决了电缆的固定过程复杂的问题,简化了电缆的固定过程。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卡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夹持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紧体的结构示意图。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石油行业中,油田测试井施工过程基本都是带压进行的,因此需要在井口安装防喷系统,防喷系统包括从靠近井口到远离井口依次设置的防喷器、防喷管和防喷盒等结构,在石油测井时,采用穿过防喷系统的电缆将测井仪器下入井内后,通过电缆绞车对电缆进行固定。在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必要时需要打开防喷系统将电缆裸露出来对问题进行处理,此时为避免电缆与防喷器发生相对运动,需要对电缆进行固定。目前主要采用固定桩对电缆进行固定,但是该方法需要将电缆缠绕在固定桩上并打结,导致电缆固定过程复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田测试井现场井口电缆固定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具体为电缆卡盘,该电缆卡盘可以在打开防喷系统之前,对电缆进行夹持,避免打开防喷系统后电缆与防喷器发生相对运动。本技术提供的方案请参考下述实施例。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卡盘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电缆卡盘包括:卡盘本体011、第一夹持体012和第二夹持体013,卡盘本体011设置有沿卡盘本体011的厚度方向(图1中未标出)贯通的电缆槽0111,第一夹持体012设置有沿第一夹持体012的厚度方向(图1中未标出)贯通的第一夹持槽(图1中未标出),第二夹持体013设置有沿第二夹持体013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夹持槽(图1中未标出),第一夹持体012和第二夹持体013设置在卡盘本体011的第一盘面(图1中未标出)上,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卡盘包括:卡盘本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卡盘本体设置有沿所述卡盘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电缆槽,所述第一夹持体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夹持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且所述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和所述卡盘本体三者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能够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相对运动,在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相对运动至接触时,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组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用于对通过所述电缆槽进入所述夹持孔的电缆进行夹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卡盘包括:卡盘本体、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卡盘本体设置有沿所述卡盘本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电缆槽,所述第一夹持体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夹持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厚度方向贯通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体和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且所述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和所述卡盘本体三者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能够在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相对运动,在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第二夹持体相对运动至接触时,所述第一夹持槽和所述第二夹持槽组成夹持孔,所述夹持孔用于对通过所述电缆槽进入所述夹持孔的电缆进行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本体的第一盘面上设置有卡接凹槽和导向凹槽,所述电缆槽具有两个侧面,所述卡接凹槽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电缆槽的一个侧面共面,所述导向凹槽的一个侧面与所述电缆槽的另一个侧面共面,所述第一夹持体卡接在所述卡接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夹持体与所述卡盘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体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夹持体能够沿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丝杠,所述卡盘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连通的丝杠孔,所述丝杠孔的轴线与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丝杠的一端穿过所述丝杠孔与所述第二夹持体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体沿所述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体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卡盘还包括:压紧体,所述压紧体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所述压紧体与所述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子阳刘鹏刘欣赵跃华赵立安尤立忠王洪军邓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