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强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中,栅极侧墙通常采用氮化硅材料,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的光刻工艺(如离子注入工艺前的光刻工艺)中常用到光阻(PR),然而光阻(PR)对含氮的材料较为敏感,容易引起光阻(PR)变性而产生倒角(Footing)现象,现有工艺通常在光刻之前通过氧气(O2)处理达到解决倒角(Footing)的目的,然而由于有源区(AA)和浅沟槽隔离区(STI)光反射率不同容易产生光阻(PR)底部缺角(Undercut)问题。具体的,可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光刻工艺前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光刻工艺前传统O2处理示意图,以及图3为光刻工艺后产生的缺角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晶圆衬底上包括浅沟槽隔离区、阱注入区以及多晶硅栅及栅极侧墙构成的栅极结构,其中栅极侧墙通常采用氮化硅材料。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光阻(PR)变性而产生倒角(Footing)现象,通常在光刻工艺之前通过O2处理。如图3所示,光刻工艺后,光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采用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的化合物气体或者混合气体进行半导体器件表面处理,然后进行光刻工艺,其中,采用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的化合物气体或者混合气体进行半导体器件表面处理时,表面处理时间为5S~120S,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的化合物气体或者混合气体的等离子体温度为100℃~1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采用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的化合物气体或者混合气体进行半导体器件表面处理,然后进行光刻工艺,其中,采用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的化合物气体或者混合气体进行半导体器件表面处理时,表面处理时间为5S~120S,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的化合物气体或者混合气体的等离子体温度为100℃~10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一栅极结构,所述栅极结构包括栅极侧墙,所述栅极侧墙为氮化硅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半导体器件离子注入光刻工艺窗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氮元素(N)和氢元素(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领,张彦伟,孟晓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