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13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横梁,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表面安装有延长板,且防撞横梁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防撞横梁的后侧安装有缓冲组件,且防撞横梁的后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的外表面开设有吸能槽,且第一吸能盒的上侧设置有吸能孔,所述第一吸能盒的后侧表面安装有固定板,且贯穿固定板的表面靠其四个拐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靠其下侧焊接有加固板,所述防撞横梁的后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吸能盒,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组焊板、缓冲柱和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缓防撞横梁受到撞击时发生的冲击力,并能对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进行加固,并对汽车纵梁起到减震作用。

A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hassis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hassis protection, which includes an anti-collision cross beam, an extension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anti-collision cross beam, and a buffer groov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anti-collision cross beam, a buffer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anti-collision cross beam, and a first energy absorption box is install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anti-collision cross beam, and an energy absorption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energy absorption box.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energy absorb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n energy absorbing hole, and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first energy absorb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a screw hole is arranged at four corner positions across the surface of the fixed plate. The rear side of the fixed plate is welded with a reinforcing plate on its lower side,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energy absorbing box. The buffer assembly comprises two sets of welding plates and a slow-mov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anti-collision cross beam when it is impacted, reinforce the first energy absorbing box and the second energy absorbing box, and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automobile longitudina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
本技术属于防护结构领域,涉及防护吸能结构,具体是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是一种在汽车底盘受到撞击时,起到防护作用的结构,属于汽车底盘的一部分,主要起到防撞击和吸能的作用,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主要由防撞横梁和吸能盒组成,结构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使用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进;现有的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的防撞横梁本身缓冲效果一般,不具备较好的缓冲效果,且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的吸能盒在与汽车纵梁进行固定时的稳定性一般,导致吸能盒与汽车纵梁固定之后的稳固性不好,长时间使用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横梁,所述防撞横梁的上端表面安装有延长板,且防撞横梁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防撞横梁的后侧安装有缓冲组件,且防撞横梁的后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吸能盒,所述第一吸能盒的外表面开设有吸能槽,且第一吸能盒的上侧设置有吸能孔,所述第一吸能盒的后侧表面安装有固定板,且贯穿固定板的表面靠其四个拐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所述固定板的后侧靠其下侧焊接有加固板,所述防撞横梁的后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吸能盒,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组焊板、缓冲柱和顶片,所述两组焊板分别位于缓冲组件的上下两侧,所述缓冲柱位于缓冲组件的内表面一侧,且顶片与缓冲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固板包括两组紧固螺栓和减震垫,所述减震垫铺设于加固板的上表面,且两组紧固螺栓贯穿于靠近加固板的一侧边缘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横梁呈弧状设置,且防撞横梁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油漆涂层,所述防撞横梁的内部靠缓冲槽的下方开设有凹型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的内部均填充有泡沫铝,且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的一侧截面积小于其另一侧截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呈凹型设置,且缓冲组件内部的缓冲柱的长度与缓冲组件的内部的宽度大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垫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若干组防滑纹,且减震垫的设置为三层复合式。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的长度与宽度与固定板的长度与宽度一致,且加固板的厚度略小于固定板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当防撞横梁受到撞击时,冲组件内部的顶片受到挤压带动缓冲柱进行收缩,因此能够起到较大的缓冲效果,通过缓冲组件内部的顶片与缓冲柱的缓冲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撞横梁进行保护,减小防撞横梁在受到撞击时的损害,降低维修成本,使得防撞横梁的防撞效果更好,通过设置加固板,通过加固板对汽车纵梁的下部进行承接,将紧固螺栓拧紧,完成加固板与汽车纵梁之间的固定,此时汽车纵梁的下部与减震垫相接触,因此减震垫能够起到对汽车纵梁减震的作用,在固定板与汽车纵梁固定之后,通过紧固螺栓配合加固板的加固能够对整个结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效果,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缓冲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加固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撞横梁;2、延长板;3、缓冲槽;4、缓冲组件;5、第一吸能盒;6、吸能槽;7、吸能孔;8、固定板;9、螺孔;10、加固板;11、第二吸能盒;12、焊板;13、缓冲柱;14、顶片;15、紧固螺栓;16、减震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包括防撞横梁1,防撞横梁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延长板2,且防撞横梁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3,防撞横梁1的后侧安装有缓冲组件4,且防撞横梁1的后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吸能盒5,第一吸能盒5的外表面开设有吸能槽6,且第一吸能盒5的上侧设置有吸能孔7,第一吸能盒5的后侧表面安装有固定板8,且贯穿固定板8的表面靠其四个拐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9,固定板8的后侧靠其下侧焊接有加固板10,防撞横梁1的后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吸能盒11,缓冲组件4包括两组焊板12、缓冲柱13和顶片14,两组焊板12分别位于缓冲组件4的上下两侧,缓冲柱13位于缓冲组件4的内表面一侧,且顶片14与缓冲柱13的一端连接,加固板10包括两组紧固螺栓15和减震垫16,减震垫16铺设于加固板10的上表面,且两组紧固螺栓15贯穿于靠近加固板10的一侧边缘位置。进一步的,防撞横梁1呈弧状设置,且防撞横梁1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油漆涂层,防撞横梁1的内部靠缓冲槽3的下方开设有凹型槽。进一步的,第一吸能盒5和第二吸能盒11的内部均填充有泡沫铝,且第一吸能盒5和第二吸能盒11的一侧截面积小于其另一侧截面积。进一步的,缓冲组件4呈凹型设置,且缓冲组件4内部的缓冲柱13的长度与缓冲组件4的内部的宽度大小相同。进一步的,减震垫16的上侧表面设置有若干组防滑纹,且减震垫16的设置为三层复合式。进一步的,加固板10的长度与宽度与固定板8的长度与宽度一致,且加固板10的厚度略小于固定板8的厚度。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与防撞横梁进行焊接,之后将固定板分别于第一吸能盒和第二吸能盒进行焊接,再将加固板与固定板进行焊接,在加固板上开设的螺孔外接螺丝与汽车底盘的纵梁相固定,即可完成对吸能结构的安装,与此同时,通过加固板对汽车纵梁的下部进行承接,将紧固螺栓拧紧,完成加固板与汽车纵梁之间的固定,此时汽车纵梁的下部与减震垫相接触,因此减震垫能够起到对汽车纵梁减震的作用,在固定板与汽车纵梁固定之后,通过紧固螺栓配合加固板的加固能够对整个结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效果,使得该吸能结构在安装之后稳定性更好,不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导致螺丝出现松动的情况,当防撞横梁受到撞击时,防撞横梁设置为弧状,因此中间位置受到的撞击力最大,此时,缓冲组件内部的顶片受到挤压带动缓冲柱进行收缩,因此能够起到较大的缓冲效果,通过缓冲组件内部的顶片与缓冲柱的缓冲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撞横梁进行保护,减小防撞横梁在受到撞击时的损害,降低维修成本,较为实用。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当防撞横梁受到撞击时,冲组件内部的顶片受到挤压带动缓冲柱进行收缩,因此能够起到较大的缓冲效果,通过缓冲组件内部的顶片与缓冲柱的缓冲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撞横梁进行保护,减小防撞横梁在受到撞击时的损害,降低维修成本,使得防撞横梁的防撞效果更好,通过设置加固板,通过加固板对汽车纵梁的下部进行承接,将紧固螺栓拧紧,完成加固板与汽车纵梁之间的固定,此时汽车纵梁的下部与减震垫相接触,因此减震垫能够起到对汽车纵梁减震的作用,在固定板与汽车纵梁固定之后,通过紧固螺栓配合加固板的加固能够对整个结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效果,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横梁(1),所述防撞横梁(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延长板(2),且防撞横梁(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3),所述防撞横梁(1)的后侧安装有缓冲组件(4),且防撞横梁(1)的后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吸能盒(5),所述第一吸能盒(5)的外表面开设有吸能槽(6),且第一吸能盒(5)的上侧设置有吸能孔(7),所述第一吸能盒(5)的后侧表面安装有固定板(8),且贯穿固定板(8)的表面靠其四个拐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9),所述固定板(8)的后侧靠其下侧焊接有加固板(10),所述防撞横梁(1)的后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吸能盒(11),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两组焊板(12)、缓冲柱(13)和顶片(14),所述两组焊板(12)分别位于缓冲组件(4)的上下两侧,所述缓冲柱(13)位于缓冲组件(4)的内表面一侧,且顶片(14)与缓冲柱(13)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固板(10)包括两组紧固螺栓(15)和减震垫(16),所述减震垫(16)铺设于加固板(10)的上表面,且两组紧固螺栓(15)贯穿于靠近加固板(10)的一侧边缘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底盘防护用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横梁(1),所述防撞横梁(1)的上端表面安装有延长板(2),且防撞横梁(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3),所述防撞横梁(1)的后侧安装有缓冲组件(4),且防撞横梁(1)的后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吸能盒(5),所述第一吸能盒(5)的外表面开设有吸能槽(6),且第一吸能盒(5)的上侧设置有吸能孔(7),所述第一吸能盒(5)的后侧表面安装有固定板(8),且贯穿固定板(8)的表面靠其四个拐角位置处各设置有一个螺孔(9),所述固定板(8)的后侧靠其下侧焊接有加固板(10),所述防撞横梁(1)的后端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吸能盒(11),所述缓冲组件(4)包括两组焊板(12)、缓冲柱(13)和顶片(14),所述两组焊板(12)分别位于缓冲组件(4)的上下两侧,所述缓冲柱(13)位于缓冲组件(4)的内表面一侧,且顶片(14)与缓冲柱(13)的一端连接,所述加固板(10)包括两组紧固螺栓(15)和减震垫(16),所述减震垫(16)铺设于加固板(10)的上表面,且两组紧固螺栓(15)贯穿于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萍赵珍妮贾宏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