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夹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83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夹轨器,包括支座,支座顶面设置向上开口的容纳槽,容纳槽底面中心处设置螺纹座,螺纹座内旋紧螺杆,螺杆顶端伸出到螺纹座外部,螺杆上旋紧锁紧螺母,螺杆上部套设连杆座,连杆座上方的螺杆上旋紧固定螺母,通过调节螺杆能够使连杆座上下移动,螺纹座两侧对称的设置两组连杆机构,每组连杆机构顶部铰接在连杆座的侧壁上,连杆机构底部设置用于夹持导轨的卡爪,卡爪能够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实现对导轨的夹紧和打开两种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夹轨器通过手轮调节螺杆即可实现连杆座的上下调节,连杆座带动连杆结构即可实现卡住的夹紧或打开,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卡爪对轨道的固定牢固,且寿命长。

A manual rail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nual rail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n upward opening receptacle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upport, a threaded seat at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eceptacle, an internal screw tightening in the threaded seat, a top end of the screw extending outside the threaded seat, a locking nut tightening on the screw, a connecting rod seat sleev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crew, and a screw tightening and fixing nut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seat, 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screw. The top of each group of linkage mechanism is articul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linkage seat. The bottom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clamps for holding the guide rail. The clamps can clamp and open the guide rail under the drive of the linkage mechanism. The clamping rail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adjusted up and down by adjusting the screw through the handwheel, and the clamping or opening of the connecting rod can be realized by driving the connecting rod structure by the connecting rod seat. The clamping rail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djustment, firm fixing of the clamping claw to the track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夹轨器
本技术属于夹轨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手动夹轨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极大促进了民用建筑,汽车、高层建筑、铁路桥梁等行业的发展,作为上游受益行业,型钢轧制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对生产效率和成品的产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锯布置在型钢生产线精整区,用于对轧制完成的型钢进行切分定尺及倍尺,作为整条型钢生产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锯机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着型钢的质量及产量,现有型钢生产线上广泛使用滑座式移动冷锯,冷锯机本体通过自动夹轨器固定在导轨上,自动夹轨器一般通过液压缸与弹簧配合实现卡爪的夹紧与张开的状态。然而此种类型的自动夹轨器在使用中存在若干问题:弹簧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疲劳失效,导致夹紧力不够甚至无法夹紧的现象;由于不可避免的制造和安装误差,卡爪根本没有接触到导轨,安装完成后,锯切工作中,锯片由于受到横向力的作用发生移动,从而使定尺长度发生漂移,严重时造成废品,使锯切质量和锯切效率大大降低,经常需要停产更换部件,降低了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手动夹轨器,以解决自动夹轨器中的弹簧长时间使用时夹紧力不够或无法夹紧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动夹轨器,包括支座,支座顶面设置向上开口的容纳槽,容纳槽底面中心处设置螺纹座,螺纹座内旋紧螺杆,螺杆顶端伸出到螺纹座外部,螺杆上旋紧锁紧螺母,螺杆上部套设连杆座,连杆座上方的螺杆上旋紧固定螺母,通过调节螺杆能够使连杆座上下移动,螺纹座两侧对称的设置两组连杆机构,每组连杆机构顶部铰接在连杆座的侧壁上,连杆机构底部穿过容纳槽底面设置用于夹持导轨的卡爪,卡爪能够在连杆机构的带动下实现对导轨的夹紧和打开两种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连杆座的侧壁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顶端铰接,容纳槽的底面以螺纹座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容纳第二连杆的通孔,通孔对称分布在导轨两侧,第二连杆的底端穿过通孔与卡爪连接,第二连杆的中下部转动的固定在容纳槽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平行导轨分布,两卡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与导轨接触的卡槽。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上设置防滑结构,防滑结构为锯齿状结构。进一步的,与卡槽相背离的所述卡爪侧壁上设置容纳第二连杆底端的开口,第二连杆底端和开口内分别设置用于固定的螺纹孔,通过紧固螺栓将卡爪固定在第二连杆底部。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顶端设置手轮。进一步的,所述手轮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个圆孔槽,各圆孔槽不连通,圆孔槽内设置便于转动手轮的圆柱。进一步的,所述圆孔槽的数量为3个。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侧壁设置安装条,安装条上设有安装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动夹轨器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夹轨器通过手轮调节螺杆即可实现连杆座的上下调节,连杆座带动连杆结构即可实现卡住的夹紧或打开,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卡爪对轨道的固定牢固,且寿命长。(2)本技术所述的卡爪的卡槽上设置防滑结构,长时间使用时固定效果佳,手轮外壁均匀设置圆孔槽,圆孔槽中插入圆柱,便于对手轮施加作用力,调节更加便捷。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图1圆圈中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座;11、容纳槽;111、通孔;12、安装条;121、安装孔;2、螺纹座;3、螺杆;31、锁紧螺母;32、手轮;321、圆孔槽;33、固定螺母;4、连杆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固定铰接轴;44、可动铰接轴;5、卡爪;51、紧固螺栓;52、卡槽;53、防滑结构;6、连杆座;61、连杆铰接轴;7、导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手动夹轨器,包括支座1,支座1顶面设置向上开口的容纳槽11,支座1侧壁设置安装条12,安装条12上设有安装孔121,容纳槽11底面中心处设置向上开口的螺纹座2,螺纹座2内旋紧螺杆3,螺杆3顶端伸出到螺纹座2外部,螺杆3上旋紧锁紧螺母31使螺杆3牢固的固定在螺纹座2内,螺杆3上部套设连杆座6,连杆座6上方的螺杆3上旋紧固定螺母33,通过固定螺母33使连杆座6固定在螺杆3上,螺杆3顶端设置手轮32,手轮32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个圆孔槽321,各圆孔槽321不连通,圆孔槽321的数量为3个,圆孔槽321内可插入便于对手轮32进行调节的圆柱,圆柱的端部突出到手轮32侧壁的外壁,通过调节螺杆3能够使连杆座6上下移动。螺纹座2两侧对称的设置两组连杆机构4,每组连杆机构4顶部铰接在连杆座6的侧壁上,连杆机构4底部设置用于夹持导轨7的卡爪5,连杆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连杆座6的侧壁上对称设置固定座,第一连杆41的一端通过连杆铰接轴61铰接在连杆座6侧壁的固定座上,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通过可动铰接轴44与第二连杆42的顶端铰接,容纳槽11的底面以螺纹座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容纳第二连杆42的通孔111,第二连杆42的底端穿过通孔111与卡爪5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杆42的中下部通过固定铰接轴43固定在容纳槽11的内壁上,第二连杆42能够绕固定铰接轴43转动,通孔111对称分布在导轨7两侧。卡爪5平行导轨7分布,两卡爪5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与导轨7接触的卡槽52,卡槽52上设置防滑结构521,防滑结构521为锯齿状结构,与卡槽52相背离的卡爪5侧壁上设置容纳第二连杆42底端的开口,第二连杆42底端和开口内分别设置用于固定的螺纹孔,通过紧固螺栓51将卡爪5固定在第二连杆42底部。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旋松锁紧螺母31和固定螺母33,通过手轮32调节螺杆3,使螺杆3从螺纹座2旋出,连杆座6随螺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夹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支座(1)顶面设置向上开口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底面中心处设置螺纹座(2),螺纹座(2)内旋紧螺杆(3),螺杆(3)顶端伸出到螺纹座(2)外部,螺杆(3)上旋紧锁紧螺母(31),螺杆(3)上部套设连杆座(6),连杆座(6)上方的螺杆(3)上旋紧固定螺母(33),通过调节螺杆(3)能够使连杆座(6)上下移动,螺纹座(2)两侧对称的设置两组连杆机构(4),每组连杆机构(4)顶部铰接在连杆座(6)的侧壁上,连杆机构(4)底部穿过容纳槽(11)底面设置用于夹持导轨(7)的卡爪(5),卡爪(5)能够在连杆机构(4)的带动下实现对导轨(7)的夹紧和打开两种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夹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1),支座(1)顶面设置向上开口的容纳槽(11),容纳槽(11)底面中心处设置螺纹座(2),螺纹座(2)内旋紧螺杆(3),螺杆(3)顶端伸出到螺纹座(2)外部,螺杆(3)上旋紧锁紧螺母(31),螺杆(3)上部套设连杆座(6),连杆座(6)上方的螺杆(3)上旋紧固定螺母(33),通过调节螺杆(3)能够使连杆座(6)上下移动,螺纹座(2)两侧对称的设置两组连杆机构(4),每组连杆机构(4)顶部铰接在连杆座(6)的侧壁上,连杆机构(4)底部穿过容纳槽(11)底面设置用于夹持导轨(7)的卡爪(5),卡爪(5)能够在连杆机构(4)的带动下实现对导轨(7)的夹紧和打开两种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夹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第一连杆(41)的一端铰接在连杆座(6)的侧壁上,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2)的顶端铰接,容纳槽(11)的底面以螺纹座(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容纳第二连杆(42)的通孔(111),通孔(111)对称分布在导轨(7)两侧,第二连杆(42)的底端穿过通孔(111)与卡爪(5)连接,第二连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