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PI传热公司专利>正文

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20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02
一种热交换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和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热介质条界定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而冷却介质条界定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冷却介质条中的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连接到成对隔板。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包括底座、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该第二支腿各自从底座延伸。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设置腔体。腔体经由设置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的开口与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中的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流体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根据35U.S.C.119(e)授予序列号62/574,853并于2017年10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条式和板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条式和板式热交换器是已知的。这种热交换器可能暴露于由热和/或压力循环引起的高热和机械负载。这些条件可能导致应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应力可能会导致在条和板连接在一起的区域中形成裂缝。在这样的区域中形成裂缝可能会导致热交换器中的泄漏和热交换器的效率降低。期望提供一种如下热交换器:当热交换器暴露于上述条件时,其可以阻止在其部件连接在一起的区域中形成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和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热介质条界定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而冷却介质条界定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冷却介质条中的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连接到成对隔板。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包括底座、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各自从底座延伸。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设置腔体。腔体经由设置在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之间的开口与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中的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流体连通。腔体至少部分地由邻接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的内端部分限定。内端部分具有内端部分弯曲表面。第一壁部分具有第一壁部分平坦表面。第二壁部分具有第二壁部分平坦表面。第一壁部分邻接第三壁部分,而第二壁部分邻接第四壁部分。第三壁部分具有第三壁部分弯曲表面,而第四壁部分具有第四壁部分弯曲表面。第三壁部分邻接第五壁部分,而第四壁部分邻接第六壁部分。第五壁部分和第六壁部分至少部分地限定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厚度朝向冷却介质流动区域逐渐减小,第二部分具有恒定厚度,第一部分在其一端附接到底座上,并且在其另一端附接到第二部分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三壁部分限定的内表面以及弯曲外表面,弯曲外表面面向所述成对隔板中的第一隔板的第一表面。优选地,弯曲外表面通过钎焊接头(brazedjoint)连接到第一隔板的第一表面。在实施例中,翅片位于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内,其中空间将翅片的一端与钎焊接头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部分平坦表面和第二壁部分平坦表面彼此分开。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端部分弯曲表面包括第一曲率半径,并且第三壁部分弯曲表面和第四壁部分弯曲表面各自包括第二曲率半径,其中第一曲率半径小于第二曲率半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壁部分包括第五壁部分弯曲表面,第五壁部分弯曲表面附接到第三壁部分,并且第六壁部分包括第六壁部分弯曲表面,第六壁部分弯曲表面附接到第四壁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壁部分还包括第五壁部分平坦表面,第五壁部分平坦表面附接到第五壁部分弯曲表面,并且第六壁部分还包括第六壁部分平坦表面,第六壁部分平坦表面附接到第六壁部分弯曲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五壁部分平坦表面和第六壁部分平坦表面由开口分开并且彼此成平行关系。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中的热介质在第一方向上流动,并且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中的冷却介质在第二方向上流动,并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包括第一热介质流动区域和第二热介质流动区域,第一热介质流动区域和第二热介质流动区域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成平行关系,并且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设置在第一热介质流动区域与第二热介质流动区域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和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处于交替布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并且表面以彼此平行的关系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翅片位于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内的翅片,其中第一支腿的端部和第二支腿的端部靠近翅片的侧壁。附图说明当根据附图考虑时,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优点,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热交换器的选定部分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3是图2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以及图5是在图1的热交换器中利用的冷却介质条的实施例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除非明确地相反指出,否则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替代定向和步骤序列。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中所示的以及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组件、装置和特征仅进是本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与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方向或其它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而且,虽然它们没有被视为限制,但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找到的元件可以在本申请的该部分中用相同的标识符来指代。本文描述了热交换器10的实施例,并在图1到5中示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可以在车辆中用作散热器、增压空气冷却器或油冷却器。然而,还应当明白的是,热交换器10可以具有其它应用。热交换器10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优选地,当设置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时,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成平行关系。当热交换器10在使用中时,热介质或流体在每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中流动。热介质可以是液体(诸如例如冷却剂或油)或气体(诸如例如空气)。热交换器10利用冷却介质来冷却热介质。优选地,冷却介质是空气。然而,应当明白的是,冷却介质可以是另一种流体。冷却介质在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中流动。优选地,当设置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时,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彼此间隔开并且彼此成平行关系。在某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0可以是一次通过的。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和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定位在入口箱100与出口箱102之间。在实施例中,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在入口箱100与出口箱102之间延伸并且与入口箱和出口箱流体连通。热介质经由入口104被接纳在入口箱100中。入口箱100与入口104流体连通。入口104被设置成接纳热介质并且将热介质引导到入口箱100。入口箱100将热介质引导到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热介质从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被引导到出口箱102。出口箱102与出口106流体连通。出口106被设置成从出口箱102接纳热介质并且将热介质引导离开出口箱102。在其它实施例(未描绘)中,热交换器可以是两次通过的。在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中,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和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可以定位在箱(未描绘)与歧管(未描绘)之间。在实施例中,箱可以包括入口和出口。而且,在实施例中,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在箱与歧管之间延伸并且与箱和歧管流体连通。箱在入口处接纳热介质并且将热介质引导到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歧管从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接纳热介质。在歧管接纳到热介质之后,热介质通过热交换器被引导回到箱的出口。优选地,热介质流动区域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10),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和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以及界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的热介质条(18)和界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的冷却介质条(20),其中所述冷却介质条(20)中的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连接到成对隔板(16、16a),所述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包括底座(24)、第一支腿(26)和第二支腿(28),所述第一支腿(26)和所述第二支腿(28)各自从所述底座(24)延伸,腔体(48)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26)与所述第二支腿(28)之间并且经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26)与所述第二支腿(28)之间的开口(50)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中的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a)流体连通,其中所述腔体(48)至少部分地由邻接第一壁部分(54)和第二壁部分(56)的内端部分(52)限定,所述内端部分(52)具有内端部分弯曲表面(58),所述第一壁部分(54)具有第一壁部分平坦表面(62),并且所述第二壁部分(56)具有第二壁部分平坦表面(64),所述第一壁部分(54)邻接第三壁部分(38)并且所述第二壁部分(56)邻接第四壁部分(66),所述第三壁部分(38)具有第三壁部分弯曲表面(68)并且所述第四壁部分(66)具有第四壁部分弯曲表面(70),所述第三壁部分(38)邻接第五壁部分(46)并且所述第四壁部分(66)邻接第六壁部分(74),所述第五壁部分(46)和所述第六壁部分(74)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开口(50)。...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20 US 62/574,8531.一种热交换器(10),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和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以及界定所述一个或多个热介质流动区域(12、12a、12b、12c)的热介质条(18)和界定所述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的冷却介质条(20),其中所述冷却介质条(20)中的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连接到成对隔板(16、16a),所述至少一个冷却介质条包括底座(24)、第一支腿(26)和第二支腿(28),所述第一支腿(26)和所述第二支腿(28)各自从所述底座(24)延伸,腔体(48)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26)与所述第二支腿(28)之间并且经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腿(26)与所述第二支腿(28)之间的开口(50)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14a、14b)中的第一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a)流体连通,其中所述腔体(48)至少部分地由邻接第一壁部分(54)和第二壁部分(56)的内端部分(52)限定,所述内端部分(52)具有内端部分弯曲表面(58),所述第一壁部分(54)具有第一壁部分平坦表面(62),并且所述第二壁部分(56)具有第二壁部分平坦表面(64),所述第一壁部分(54)邻接第三壁部分(38)并且所述第二壁部分(56)邻接第四壁部分(66),所述第三壁部分(38)具有第三壁部分弯曲表面(68)并且所述第四壁部分(66)具有第四壁部分弯曲表面(70),所述第三壁部分(38)邻接第五壁部分(46)并且所述第四壁部分(66)邻接第六壁部分(74),所述第五壁部分(46)和所述第六壁部分(74)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开口(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支腿(26)包括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0)的厚度朝向所述冷却介质流动区域(14a)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恒定厚度,所述第一部分(30)在其一端附接到所述底座(24)上,并且在其相对另一端附接到所述第二部分(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壁部分平坦表面(62)和所述第二壁部分平坦表面(64)彼此分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内端部分弯曲表面(58)包括第一曲率半径(60),并且所述第三壁部分弯曲表面(68)和所述第四壁部分弯曲表面(70)各自包括第二曲率半径(72、72A),其中所述第一曲率半径(60)小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72、72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五壁部分(46)包括第五壁部分弯曲表面(76),所述第五壁部分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T·米勒N·L·西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API传热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