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23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备:周壁,其为多边筒状;多个分隔壁,其将所述周壁的内部划分为分别在所述周壁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隔室以及多个第二隔室。通过使各所述第一隔室的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被封闭,并且使邻接的所述第一隔室彼此连通,从而使所述多个第一隔室构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截面具有U字状。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在所述周壁的同一个面上开口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各所述第二隔室构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处分别具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has: a peripheral wall, which is a multilateral cylinder; a plurality of partitions, which divide the interior of the peripheral wall into a plurality of first compartment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compartments extending axially on the peripheral wall, respectively. By closing the two ends on the axis of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d connecting the adjacent first compartment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compartment forms a first flow channel, and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first flow channel is U-shaped. The first flow channel has a flow inlet and a flow outlet opening on the same surface of the surrounding wall. Each of the second compartments constitutes a second flow channel, which has a flow inlet and a flow outlet at both ends of the ax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如图16A、图16B以及图16C所示,日本特开2015-140972号公报所公开的热交换器40具备截面呈矩形并在轴向上延伸的周壁41、将周壁41的内部划分为在轴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隔室43a以及多个第二隔室43b的多个分隔壁42。通过使第一隔室43a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被封闭并且使上下邻接的第一隔室43a彼此被连通,从而多个第一隔室43a形成了第一流道44,第一流道44具有开口于周壁41上的流入口44a以及流出口44b。各第二隔室43b形成在轴向上的两端部处具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的第二流道45。该热交换器在流通于第一流道44中的第一流体和流通于第二流道45中的第二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上述公报的热交换器如图16B所示,第一流道44的流入口44a开口于周壁41的上表面上,第一流道44的流出口44b开口于周壁41的下表面上。在该情况下,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上,将会分别安装有用于供给以及排出第一流体的的配管等的流道部件。因此,在设置热交换器时,需要预先确保考虑到会被上下安装的流道部件的设置空间。但是,热交换器在很多情况下被设置于车辆的内部等的有限空间内,从而期望获得所需的设置空间较小的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需的设置空间较小的的热交换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备:周壁,其为多边筒状;多个分隔壁,其将所述周壁的内部划分为分别在所述周壁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隔室以及多个第二隔室。通过使各所述第一隔室的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被封闭并且使邻接的所述第一隔室彼此连通,从而使多个所述第一隔室构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截面具有U字状。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在所述周壁的同一个面上开口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各所述第二隔室构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处分别具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在流通于所述第一流道中的第一流体与流通于多个所述第二流道中的第二流体之间实施热交换。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热交换器的主视图。图3为沿着图1的3-3线的剖视图。图4为沿着图3的4-4线的剖视图。图5为沿着图3的5-5线的剖视图。图6A为在成形工序中被成形的成形体的立体图。图6B为图6A的成形体的原料的说明图。图7为图6A的成形体的剖视图。图8为加工工序的说明图,其表示向成形体插入了第一加工的加工治具的状态。图9为加工工序中的成形体的剖视图。图10为加工工序中的第二加工的说明图。图11A为经过脱脂工序而获得的脱脂体的立体图。图11B为图11A的脱脂体的说明图。图12A为经过了浸渍工序后的脱脂体的立体图。图12B为图12A的脱脂体的说明图。图13为第一改变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14为第二改变例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图15为第三改变例的热交换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6A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图16B为沿着图16A的16B-16B线的剖视图。图16C为沿着图16A的16C-16C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热交换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热交换器10具备矩形筒状的周壁11和多个分隔壁12。周壁11以截面形成多边形的方式具有三面以上的平坦的外表面,并在轴向上延伸。轴向为周壁11延伸的方向,即与周壁11的全部外表面平行的方向。多个分隔壁12将周壁11的内部划分为在周壁11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隔室13和多个第二隔室14。周壁11例如具有相互对置的两个纵侧壁11a和相互对置的两个横侧壁11b。在与周壁11的轴向垂直的剖视观察时,纵侧壁11a的长度短于横侧壁11b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与周壁11的轴向垂直的剖视观察时纵侧壁11a延伸的方向称为纵向,将横侧壁11b延伸的方向称为横向。与周壁11的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横长的长方形。在以后的说明中,在未另行明示的情况下,“截面”是指与周壁11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多个分隔壁12在与周壁11的轴向垂直的截面中包括与纵侧壁11a平行的多个分隔壁12和与横侧壁11b平行的多个分隔壁12。这些分隔壁12被一体化,从而形成了格子状的隔室结构。被一体化的分隔壁12所构成的隔室结构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例如能够设为如下的隔室结构,即,各分隔壁12的壁厚为0.1~0.5mm,隔室密度为与周壁11的轴向垂直的截面上的每1cm2具有15~93隔室的隔室结构。如图3~5所示,多个第一隔室13为使第一流体流通的隔室。各第一隔室13的轴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被封闭部22封闭。多个第二隔室14为使第二流体流通的隔室。各第二隔室14的轴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被开放。作为第一流体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公知的热介质。作为公知的热介质,例如,可以举出冷却水(LongLifeCoolant:LLC,长效冷却剂)、或乙二醇等的有机溶剂。作为第二流体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内燃机的废气。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隔室13包括多个横隔室13a和多个纵隔室13b。各横隔室13a在剖视观察时具有横长的四边形形状,两个长边与横侧壁11b平行。多个横隔室13a位于与作为两个横侧壁11b中的一方的第一横侧壁11b分离的位置。将两个横侧壁11b中的另一方称为第二横侧壁11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横侧壁11b的外表面称为上表面,将第二横侧壁11b的外表面称为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称的上、下、横以及纵是为了对热交换器10的结构进行说明而使用的用语,并非对热交换器10的使用时的姿态进行定义的用语。各纵隔室13b在剖视观察时具有四边形形状(例如,正方形形状)。在各横隔室13a的横向上的两端与第一横侧壁11b之间,分别配置有在纵向上排列的多个纵隔室13b。具体而言,多个第一隔室13包括在两个横侧壁11b之间排列的三个横隔室13a。三个横隔室13a的横向长度相互不同,越靠近第二横侧壁11b则横向长度越长。三个横隔室13a相互隔开间隔而被平行地配置。一个横隔室13a、和在该横隔室13a的横向上的两端与第一横侧壁11b之间排列的多个纵隔室13b构成第一隔室列。第一隔室列具有U字状的截面。多个第一隔室13包括以嵌套方式而被配置的三个第一隔室列。另外,在邻接的两个第一隔室列之间,沿着第一隔室列而排列有多个第二隔室14,并构成截面呈U字状的一个以上的第二隔室列。配置于邻接的两个第一隔室列之间的第二隔室列的数量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例如在第二流体为内燃机的废气等的气体的情况下,优选为两列以上,更加优选为三列或四列。如图3所示,各第一隔室列通过设置有两个连通部15a、15b从而构成第一流道16。各连通部15a、15b贯穿位于纵向排列的纵隔室13b的上下的分隔壁12,并使这些纵隔室13b相互连通。而且,连通部15a使横隔室13a的横向上的一端与纵隔室13b连通,连通部15b使横隔室13a的横向上的另一端与纵隔室13b连通。三个第一隔室列的连通部15a、15b全部开口于周壁11的同一个面(第一横侧壁11b的外表面)上。各开口的轴向上的长度与具有该开口的各连通部15a、15b的轴向上的长度相等。这些连通部15a、15b也可以跨及第一隔室13的轴向上的大致整体的长度而被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具备:周壁,其为多边筒状;多个分隔壁,其将所述周壁的内部划分为分别在所述周壁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隔室以及多个第二隔室,通过使各所述第一隔室的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被封闭并且使邻接的所述第一隔室彼此连通,从而使多个所述第一隔室构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截面具有U字状,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在所述周壁的同一个面上开口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各所述第二隔室构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处分别具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在流通于所述第一流道中的第一流体与流通于多个所述第二流道中的第二流体之间实施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7 JP 2017-2011111.一种热交换器,具备:周壁,其为多边筒状;多个分隔壁,其将所述周壁的内部划分为分别在所述周壁的轴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一隔室以及多个第二隔室,通过使各所述第一隔室的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被封闭并且使邻接的所述第一隔室彼此连通,从而使多个所述第一隔室构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截面具有U字状,所述第一流道具有在所述周壁的同一个面上开口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各所述第二隔室构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部处分别具有流入口以及流出口,在流通于所述第一流道中的第一流体与流通于多个所述第二流道中的第二流体之间实施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截面上以嵌套方式而被配置,在邻接的两个所述第一流道之间配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流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祥啓村田登志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