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77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横向构件、和被形成为封闭截面形状并对横向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与下边梁进行连结的连结部件。在连结部件的上壁上的从车辆宽度方向最外侧起向内侧而依次地形成有于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脆弱部以及第二脆弱部,并且在主视观察时在第一脆弱部与第二脆弱部之间的连结部件的下壁上形成有于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脆弱部,第一脆弱部与第三脆弱部之间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被设为,短于第二脆弱部与第三脆弱部之间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在将内部收纳有蓄电池的蓄电池壳体搭载于横向构件的下方侧处的车辆中,已知一种如下的结构,即:在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使座椅托架旋转以使横向构件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朝向下方侧而发生变形,从而对碰撞载荷进行吸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21-113006)。


技术实现思路

1、然而,在上述那样的结构中,需要使横向构件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与对前座进行支承的座椅托架的后侧部分成为相同位置。也就是说,需要将横向构件以接近后座的方式来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落座于后座上的乘员的脚尖经由地板面板而碰撞到横向构件上,从而结果使得落座于后座上的乘员的脚下空间变窄的不良情况。

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不使落座于后座上的乘员的脚下空间变窄的条件下对发生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进行吸收的车辆下部结构。

3、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车辆下部结构具备:

4、蓄电池壳体,其被搭载于车辆的地板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拾石恭平驹田庸介佐藤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