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循环装置及电加热器传热芯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29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循环装置及电加热器传热芯体,属于加热器领域。热循环装置设置有连接件、第一水室、第二水室和水管,连接件的一侧和第一水室连接,连接件远离第一水室的一侧和第二水室连接,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多个微小通道,多个微小通道贯通连接件。同时,多个连接件包括第一列连接件和第二列连接件,多个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电加热器传热芯体包括上述热循环装置。本热循环装置具有扰流和微通道的特点。本电加热器传热芯体热交换充分,提高了传热效率。

A Heat Circulation Device and Heat Transfer Core of Electric Hea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circulating device and a heat transfer core of an electric heater,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heaters. The thermal circul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a first water chamber, a second water chamber and a water pipe. The one side of the connec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ater chamber, and the connector is far from the one side of the first water chamber and the second water chamber. A plurality of micro-channel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connector, and a plurality of micro-channels run through the connec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plurality of connectors includes the first column connectors and the second column connectors, and the plurality of connectors adopt a multi-layer structure. The heat transfer core body of the electric heater includes the heat circulating device. The heat circulating devi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urbance flow and microchannel. The heat transfer core of the electric heater has sufficient heat exchange and improves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循环装置及电加热器传热芯体
本技术涉及热循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循环装置及电加热器传热芯体。
技术介绍
加热器是通过PTC(陶瓷片)在电压下发生热量,热量传递给车载系统冷却液,冷却液通过传统空调箱的加热器,使乘员仓加热,或为电动车电池加热。现有技术中的加热器,其加热芯体普遍都采用铸铝加壳体的结构形式,重量较大。现有技术的加热芯体的传热流道比较单一,冷却液和PTC组件不能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所以加热器整体的加热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循环装置,其具有热交换充分,整体重量较小的特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器传热芯体结构,其能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将PTC组件的热量传到冷却液中。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循环装置,其包括连接件、隔板、水室和水管,所述水室包括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所述隔板插入所述第一水室内部,将所述第一水室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第一空间腔和所述第二空间腔分别和两个所述水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和所述第一水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水室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水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多个微小通道,多个所述微小通道贯通所述连接件。在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之间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内部由微小通道构成。与常规流道相比,使用微小流道的流道方式可以提高所述热循环装置的热流密度,同时减小所述热循环装置的热惯性,提高热循环装置的传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列连接件和第二列连接件,所述第一列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空间腔连接,所述第二列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空间腔连接。采用多个连接件,将其分别和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连接,确保了液体在热循环装置中可以有效流通。同时,多个连接件的采用能起到易于更换的作用,增加了热循环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列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多个所述连接件互相平行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空间腔。第一列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使得液体流入连接件时,流速加快,增大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列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多个所述连接件互相平行并连接在所述第二空间腔。第二列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使得液体流入连接件时,流速加快,增大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堵盖,所述第一堵盖套接在所述水管外壳上并和所述第一水室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热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堵盖,所述水室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堵盖和所述安装槽卡接。进一步地,所述热循环装置由所述连接件、所述隔板、所述水室、所述水管、所述第一堵盖和所述第二堵盖组合后焊接而成。各个零部件组合后用焊接方式可以保证热循环装置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所述隔板、所述水室、所述水管、所述第一堵盖和所述第二堵盖均为铝件。采用铝作为所述热循环装置的主要材料,可以降低所述热循环装置的重量。一种电加热器传热芯体,其包括PTC组件以及上述的热循环装置,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了未封闭空间,所述PTC组件插入所述未封闭空间。进一步地,所述PTC组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PTC组件配合的面上也设置有一层导热硅胶。通过导热硅胶的设置,可以保证电加热器传热芯体中液体与PTC组件的传热效率。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热循环装置设置了多层多列的连接件作为传热通道的载体,每一个连接件的内部都设置了多个微通道,让冷却液和PTC组件能充分进行热交换,因此具有良好的传热效果,有效弥补了现有热循环装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电加热器传热芯体设置有上述的热循环装置,其具有加热效率高、传热快、结构简单、重量小的特点,弥补了现有的电加热器的缺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循环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循环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传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热循环装置;110-连接件;1100-微小通道;1101-第一列连接件;1102-第二列连接件;120-隔板;130-水室;131-第一水室;132-第二水室;1311-第一空间腔;1312-第二空间腔;140-水管;150-第一堵盖;160-第二堵盖;200-电加热器传热芯体;210-PTC组件;220-导热硅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垂直”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循环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循环装置100,用于液体和PTC组件210进行热交换。本热循环装置100包括连接件110、隔板120、水室130和水管140。请再次参照图1,水室130包括第一水室131和第二水室132,隔板120插入第一水室131的内部,将第一水室131分为第一空间腔1311和第二空间腔1312,两个水管140分别与第一空间腔1311和第二空间腔1312连接。连接件110一端与第一水室131连接,连接件110远离第一水室131的一端和第二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隔板、水室和水管,所述水室包括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所述隔板插入所述第一水室内部,将所述第一水室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第一空间腔和所述第二空间腔分别和两个所述水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和所述第一水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水室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水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多个微小通道,多个所述微小通道贯通所述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隔板、水室和水管,所述水室包括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所述隔板插入所述第一水室内部,将所述第一水室分为第一空间腔和第二空间腔,所述第一空间腔和所述第二空间腔分别和两个所述水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和所述第一水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水室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水室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多个微小通道,多个所述微小通道贯通所述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列连接件和第二列连接件,所述第一列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空间腔连接,所述第二列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空间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多个所述连接件互相平行并连接在所述第一空间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列连接件采用多层结构,多个所述连接件互相平行并连接在所述第二空间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枝萍景小平胡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