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251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4:23
一种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它具有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的FPGA电路;PCI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控制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电动缸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FPGA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围元器件较少,电路简单,将不同平台整合到一块,集成度高,元器件都是常用的,成本较低,配套调整方便,使用方便,具有PCI接口,便于与外围设备高速传输数据,可以实现不同接口对接,扩展能力强,采用硬件实现算法,数据处理速度快,调试方便,可在线调试,具有多种控制手段,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动控制
,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动缸升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厂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动缸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液压缸和气缸相比,电动缸的工作性能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电动缸也不需要像液压系统那样复杂的泵、阀和液压管路等,结构简单。它具有以下优点:传动效率高;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维护方便;可靠性和安全性高;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响应快,直线工作速度可以在很宽的速率范围内调节,低速运行稳定;控制精准,同步性好等一系列优点,能够满足大多数工作场合的需要。电动缸将朝向高精度、高负载、高速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掌握电缸升降规律尤为重要。目前,电缸升降控制装置存在以下几种:一是,由单片机产生控制实现;二是,由PLC产生控制实现;三是,由处理器产生控制实现。现有的电缸升降控制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结构尺寸大,携带不方便;电路复杂,每一种平台的功能多,需要元器件较多;设计集成度不够,一个控制终端可以有多种实现电路,未整合;设计成本较高,浪费设计材料,整合电路成本少于独立电路成本和;调试不方便,不能在线调试,需要借助其它手段;电路设计不完善,未能设置一些故障电路,考察学生分析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未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未能提高学生认识,具有认识的片面性;未能充分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未能扩充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检索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未能锻炼学生综合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电缸升降控制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电路简单、集成度高、成本低、调试方便可用于学生学习的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具有: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的FPGA电路;PCI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控制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电动缸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FPGA电路。本技术的FPGA电路为:集成电路U3的33~31脚、28脚、2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92~96脚,集成电路U3的140脚、84脚、56脚、5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46~49脚,集成电路U3的26脚、25脚、12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63脚、64脚、68脚,集成电路U3的11脚、10脚、7~4脚、144~141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127脚、128脚、123~126脚、129~132脚,集成电路U4的106~103脚、100~96脚、85脚、83脚、82脚、79~71脚、61~58脚、34~36脚、111~113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91~82脚、79~69脚、62~52脚、137~133脚,集成电路U3的128~134脚、139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2的30~28脚、26~24脚、42脚、41脚,集成电路U3的16脚接晶体振荡器Y1的4脚、119脚接按键S1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1接3V电源、37脚接按键S2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2接3V电源、50脚接按键S3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3接3V电源,集成电路U3的89脚、88脚、90脚、95脚依次接插座J2的1~4脚,集成电路U3的66脚、44脚、102脚、81脚、137脚、115脚、29脚、8脚接3V电源,集成电路U3的94脚、15脚、117脚、64脚、55脚、46脚、126脚、135脚接1.5V电源,集成电路U3的138脚、136脚、127脚、118脚、116脚、101脚、80脚、65脚、63脚、54脚、45脚、43脚、30脚、9脚、18脚、19脚、91脚、23脚、22脚接地,集成电路U3的124脚和125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1的5脚和7脚,晶体振荡器Y1的1脚接3V电源、3脚接地,插座J2的5脚接地,按键S1~S3的另一端接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298N,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C8051F001,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EP1C6T144C8,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PCI9052。本技术的电动缸驱动电路为:集成电路U1的5脚和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3的124脚和125脚、4脚接12V电源并接插座J1的1脚、8脚接地并接插座J1的2脚、2脚接二极管D1和D3的负极以及热熔丝F1的一端、3脚接二极管D2和D4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1接电动缸P1的2脚、9脚和6脚以及11脚接5V电源、1脚和15脚接地,热熔丝F1的另一端接电动缸P1的1脚,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接12V电源,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298N,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EP1C6T144C8。本技术外围元器件较少,电路简单,将不同平台整合到一块,集成度高,元器件都是常用的,成本较低,配套调整方便,使用方便,具有PCI接口,便于与外围设备高速传输数据,可以实现不同接口对接,扩展能力强,采用硬件实现算法,数据处理速度快,调试方便,可在线调试,具有多种控制手段,方便,快捷。本技术实验性功能强,可用于学生学习使用,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设计灵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算法等不仅仅是由软件实现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气原理方框图。图2是图1中FPGA电路的电子原理线路图。图3是图1中PCI电路的电子原理线路图。图4是图1中电动缸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的电子原理线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在图1、2、3、4中,本实施例的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由PCI电路、控制电路、FPGA电路、电动缸驱动电路连接构成,PCI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电动缸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接FPGA电路。本实施例的PCI电路由集成电路U4、插座J3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4的型号为PCI9052。集成电路U4的43脚、42脚、39~34脚、32~28脚、25~23脚、11脚、8~2脚、157~150脚、33脚、22脚、12脚、158脚、21~19脚、44脚、18~13脚、159脚、149脚、148脚依次接插座J3的57~9脚,集成电路U4的103脚、50脚、66脚、41脚、121脚、146脚、27脚、10脚、1脚接3V电源,集成电路U4的26脚、40脚、9脚、104脚、120脚、65脚、51脚、80脚、147脚、160脚接地,集成电路U4的92~96脚、46~49脚、63脚、64脚、68脚、127脚、128脚、123~126脚、129~132脚、91~82脚、79~69脚、62~52脚、137~133脚接FPGA电路,插座J3的1~8脚接地。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U2构成,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C8051F001。集成电路U2的30~28脚、26~24脚、42脚、41脚接FPGA电路,集成电路U2的43脚、13脚、32脚、23脚接3V电源,集成电路U2的22脚、19脚、27脚、33脚、44脚、12脚接地。本实施例的FPGA电路由集成电路U3、晶体振荡器Y1、按键S1~S3、电阻R1~R3、插座J2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EP1C6T144C8。集成电路U3的33~31脚、28脚、2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92~96脚,集成电路U3的140脚、84脚、56脚、57脚依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的FPGA电路;PCI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控制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电动缸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FPGA电路;上述的电动缸驱动电路为:集成电路U1的5脚和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3的124脚和125脚、4脚接12V电源并接插座J1的1脚、8脚接地并接插座J1的2脚、2脚接二极管D1和D3的负极以及热熔丝F1的一端、3脚接二极管D2和D4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1接电动缸P1的2脚、9脚和6脚以及11脚接5V电源、1脚和15脚接地,热熔丝F1的另一端接电动缸P1的1脚,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接12V电源,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298N,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EP1C6T144C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的FPGA电路;PCI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控制电路,该电路的输出端接FPGA电路;电动缸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FPGA电路;上述的电动缸驱动电路为:集成电路U1的5脚和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3的124脚和125脚、4脚接12V电源并接插座J1的1脚、8脚接地并接插座J1的2脚、2脚接二极管D1和D3的负极以及热熔丝F1的一端、3脚接二极管D2和D4的负极并通过电阻R1接电动缸P1的2脚、9脚和6脚以及11脚接5V电源、1脚和15脚接地,热熔丝F1的另一端接电动缸P1的1脚,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的正极接12V电源,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L298N,集成电路U3的型号为EP1C6T144C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缸升降控制综合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PGA电路为:集成电路U3的33~31脚、28脚、2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92~96脚,集成电路U3的140脚、84脚、56脚、57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46~49脚,集成电路U3的26脚、25脚、12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63脚、64脚、68脚,集成电路U3的11脚、10脚、7~4脚、144~141脚依次接集成电路U4的127脚、128脚、123~126脚、129~132脚,集成电路U4的106~103脚、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生刘奋军冯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