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14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组成

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相对转动以压缩吸气腔从而产生压缩气体

[0003]现有技术的压缩机,在冬季压缩机按制热工况运行时,为吸收环境的热量,需要将冷媒的温度控制到比环境更低的温度;此时冷媒的压力和密度很低,导致压缩机内冷媒的质量流量很低,空调系统从环境中吸收的热量变小,无法满足冬季对制热量的需求;导致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比变大,压缩机运行功耗变大,效率变低;导致压缩机内由冷媒所携带的润滑油量变小,各运动部件得不到充分润滑,压缩机出现异常磨损;导致压缩机内冷媒对动涡盘

静涡盘等的冷却作用变小,各运动部件温度过高,温度变形加大,易出现异常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其能够较少压缩机的异常摩擦,保障压缩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后壳体组件

涡盘组件

电机组件

控制器组件;
[0007]涡盘组件包括可转动配合的动涡盘

静涡盘;电机组件包括电机转子组件/>、
电机定子组件

主壳体,电机转子组件

电机定子组件可转动配合,且均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后壳体组件包括后壳体

油气分离管,所述油气分离管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中;所述动涡盘

静涡盘相互啮合形成吸气腔,吸气腔与涡盘组件的一次吸气口连通;所述电机组件具有进气口;
[0008]所述主壳体上具有中间补气口

补气通道

背压腔;
[0009]所述动涡盘上设置有单向阀

二次吸气孔;
[0010]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吸气腔共同组成一次吸气线路;
[0011]所述中间补气口

补气通道

背压腔

单向阀

二次吸气孔和所述吸气腔共同组成二次吸气线路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涡盘上设置有安装通道,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中;
[0013]所述安装通道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动涡盘靠近主壳体的端面,另一端贯穿所述动涡盘的基板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涡盘具有两个所述安装通道,两个所述安装通道与两个所述单向阀一一对应;且两个安装通道以动涡盘圆心为中心对称地布置在动涡盘上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补气通道之间具有夹角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补气通道相互垂直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通道

所述补气通道均与所述背压腔连通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气通道平行于所述主壳体靠近所述动涡盘的端面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腔包括一次吸气腔和二次吸气腔;
[0020]所述动涡盘

所述静涡盘和所述一次吸气口能够围合形成所述一次吸气腔;
[0021]所述动涡盘

所述静涡盘和所述二次吸气孔能够围合形成所述二次吸气腔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静涡盘上具有两个所述一次吸气口,两个所述一次吸气口对称地布置在所述静涡盘的基板两侧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涡盘上具有两个所述二次吸气孔,两个所述二次吸气孔对称地布置在所述动涡盘的基板两侧;
[0024]所述二次吸气孔距离所述动涡盘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一次吸气口距离所述动涡盘中心的距离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26]本结构中通过在动涡盘组件上设计的二次吸气结构,使得压缩机在冬季按制热工况工作时,具有两个既相互独立,又连续进行的吸气过程;其中一次吸气过程吸入低压力

低密度的冷媒,用于保证冷媒能从低温环境中吸热;二次吸气过程吸入中压力

中密度的冷媒,用于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转所需的合适的冷媒密度

冷媒压力

润滑油含量

使得流经压缩机内的冷媒质量流量变大,空调系统从环境中吸收的热量变大,满足冬季对制热量的需求;使得压缩机内冷媒对动涡盘

静涡盘等的冷却作用变强,各运动部件温度降低,温度变形减小,避免出现异常磨损;使得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比下降,压缩机运行功耗变小,效率变高;使得压缩机内由冷媒所携带的润滑油量变大,各运动部件得到充分润滑,避免压缩机出现异常磨损,从而有效提升整机可靠性;通过控制补气系统内冷媒的压力,可有效控制背压腔内冷媒的压力值,使得压缩机运行时,动涡盘所受的轴向力能得到很好的平衡,降低压缩机运行功耗,提升压缩机效率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的剖视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的涡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标:
10

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
10a

一次吸气口;
11

一次吸气线路;
12

二次吸气线路;
100

后壳体组件;
110

后壳体;
111

排气口;
120

油气分离管;
200

涡盘组件;
210

动涡盘;
211

单向阀;
212

二次吸气孔;
213

安装通道;
220

静涡盘;
221

排气孔;
3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后壳体组件
(100)、
涡盘组件
(200)、
电机组件
(300)、
控制器组件
(400)
;涡盘组件
(200)
包括可转动配合的动涡盘
(210)、
静涡盘
(220)
;电机组件
(300)
包括电机转子组件
(310)、
电机定子组件
(320)、
主壳体
(330)
,电机转子组件
(310)、
电机定子组件
(320)
可转动配合,且均设置于所述主壳体
(330)
;后壳体组件
(100)
包括后壳体
(110)、
油气分离管
(120)
,所述油气分离管
(120)
设置在所述后壳体
(110)
中;所述动涡盘
(210)、
静涡盘
(220)
相互啮合形成吸气腔
(500)
,吸气腔
(500)
与涡盘组件
(200)
的一次吸气口
(10a)
连通;所述电机组件
(300)
具有进气口
(301)
;所述主壳体
(330)
上具有中间补气口
(332)、
补气通道
(331)、
背压腔
(333)
;所述动涡盘
(210)
上设置有单向阀
(211)、
二次吸气孔
(212)
;所述进气口
(301)
和所述吸气腔
(500)
共同组成一次吸气线路
(11)
;所述中间补气口
(332)、
补气通道
(331)、
背压腔
(333)、
单向阀
(211)、
二次吸气孔
(212)
和所述吸气腔
(500)
共同组成二次吸气线路
(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盘
(210)
上设置有安装通道
(213)
,所述单向阀
(211)
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
(213)
中;所述安装通道
(213)
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动涡盘
(210)
靠近主壳体
(330)
的端面,另一端贯穿所述动涡盘
(210)
的基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补气结构涡旋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