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及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964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及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加热组件。第二模具与第一模具合模后限定出腔室,待加工件适于放置在腔室内以压铸成型为超塑成型件,加热组件用于对腔室加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限定出腔室,腔室的结构可以限定出非晶柔轮的轮廓形状,而且,非晶柔轮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利用加热组件对腔室进行加热,可以制得非晶柔轮的超塑成型件,从而有效避免了非晶柔轮加工过程中,产生气孔、缩孔、渣孔等,进而有效提高了非晶柔轮的性能。

Machining Tool for Amorphous Flexible Wheel and Machining Method for Amorphous Flexible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及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机器人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及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器在众多领域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动态性能的伺服系统中,采用谐波传动更显示出其优越性。相关技术中,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艺是压铸、去水口、研磨清洗的生产方法,该生产工艺存在如下缺陷:铸件的气密必差,由于熔液经高速充填至铸模内时,会产生乱流的现象,局部形成气孔或收缩孔,影响铸件的气密性。而就因为这些气孔的存在大大的影响了产品的性能。另一些相关技术中,采用超塑工艺,利用一些金属具有超塑的特性成型出产品,而且这种工艺成型出来的产品致密性比较好,大大的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但该工艺加工出的产品的难以达到精度要求,特别是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比如齿轮这种产品,特别是齿形部分。另外,也有相关技术采用多轴CNC技术,虽然采用CNC技术可以做出更高精度的产品,但如果所有的特征都采用CNC的加工方法,这样不仅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加工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所述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所述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合模后限定出腔室,待加工件适于放置在所述腔室内以压铸成型为超塑成型件;和用于对所述腔室加热的加热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限定出腔室,腔室的结构可以限定出非晶柔轮的轮廓形状,而且,非晶柔轮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利用加热组件对腔室进行加热,可以制得非晶柔轮的超塑成型件,从而有效避免了非晶柔轮加工过程中,产生气孔、缩孔、渣孔等,进而有效提高了非晶柔轮的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由此,可以利用加热组件对腔室进行加热处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由此,可以利用加热组件对腔室进行加热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具有所述加热组件,且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多组所述加热组件。由此,可以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和对腔室加热的均匀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具有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第二模具上具有多组加热组件。由此,可以提高加热组件的加热效率和对腔室加热的均匀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丝。由此,可以通过电加热丝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腔室进行加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工工装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模具,所述顶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模具可移动以将成型后的所述超塑成型件顶出。由此,便于加工成型的超塑成型件从腔室取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工工装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腔室以检测所述腔室的温度。由此,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腔室内的温度,以使非晶柔轮的加工稳定、可靠地运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所述非晶柔轮为上述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加工而成,所述加工方法包括:选取待加工件;将所述待加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模具上;将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合模,所述待加工件位于所述腔室内;利用所述加热组件对所述腔室加热;经过第一预定时间后,所述腔室温度达到预定温度,停止加热;移动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使所述第二模具的压头与所述待加工件完全贴合经过第二预定时间后,所述待加工件注塑成型为所述超塑成型件;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离,取下所述超塑成型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通过将待加工件放置于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限定出的腔室内进行加热处理,可以利用非晶柔轮的超塑性进行超塑加工处理,从而,在非晶柔轮加工过程中,使非晶柔轮加工过程中的气孔、缩孔等得到优化,使非晶柔轮的结构及内部组织更加致密,有效提高了非晶柔轮的性能。而且,该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超塑成型件从所述第一模具取下后,利用转动销加工超塑孔。由此,可以通过传动销与超塑孔配合,以对非晶柔轮进一步加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超塑成型件从所述第一模具取下后,利用多轴加工方式在所述超塑成型件的外周壁上加工轮齿。由此,可以提高轮齿的加工精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定温度为400℃-450℃。由此,可以使待加工件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为5-10分钟。由此,可以使非晶柔轮凝固成型,以使非晶柔轮的加工顺利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将所述待加工件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上之前,对所述待加工件进行防氧化处理。由此,可以防止待加工件加工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而影响非晶柔轮的性能。进一步地,在所述待加工件的表面涂覆防氧化漆。由此,可以防止待加工件加工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而影响非晶柔轮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加工方法的待加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加工方法的超塑成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制得的非晶柔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加工工装100,第一模具10,第二模具20,腔室30,加热组件40,顶杆50,转动销60,成型刀66,待加工件700,超塑成型件800,非晶柔轮900,超塑孔910,轮齿9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合模后限定出腔室,待加工件适于放置在所述腔室内以压铸成型为超塑成型件;和用于对所述腔室加热的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与所述第一模具合模后限定出腔室,待加工件适于放置在所述腔室内以压铸成型为超塑成型件;和用于对所述腔室加热的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个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具有所述加热组件,且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多组所述加热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均具有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第二模具上具有多组加热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杆,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模具,所述顶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模具可移动以将成型后的所述超塑成型件顶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非晶柔轮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靠近所述腔室以检测所述腔室的温度。9.一种非晶柔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柔轮为利用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侠樊秀兰敬华伟周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