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531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包括架体、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安装环,所述架体一侧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均匀设有通孔,所述架体的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安装环,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架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且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上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减震套和第二减震套,所述安装环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球头,安装环的内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一连接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凹槽顶端的架体上皆固定有加强筋,大大增加了架体的载荷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或是断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A New Light Control Ar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lightweight control arm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 first installation column, a second installation column and an installation ring.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groove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top of the frame body is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 first support plate, a second support plate and an installation ring, and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are far from the middle of one side of the frame body. The first installation column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column are respectively fixed at the position, and the first installation column and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column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with the first shock absorber sleeve and the second shock absorber sleeve respectively. The inner of the installation ring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installed with a connecting ball head,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ring is even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internal thread. By fixing reinforcing bars on the frame body at the top of the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greatly increases the load intensity of the frame body to avoid cracking or fracture, and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
本技术涉及控制臂
,具体为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
技术介绍
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汽车控制臂通过球销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的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的控制臂结构,将控制臂衬套是液压压入到金属套管内,液压过程不但受力不均匀,压入后衬套容易变形,精度很难控制,影响整车的性能;同时控制臂总成重量较大,增加了悬架非悬挂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包括架体、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安装环,所述架体一侧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均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柱,所述架体的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安装环,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远离架体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且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上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减震套和第二减震套,且第一减震套和第二减震套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内管,内管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连接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内螺纹,所述安装环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球头,安装环的内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一连接内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分别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且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远离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一侧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销和第二限位销。优选的,所述连接球头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内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优选的,所述凹槽顶端的架体上皆固定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部中心位置处的通孔的直径向两侧呈递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通过在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的外侧设置连接外螺纹,通过在第一减震套和第二减震套内部内管的内侧设置连接内螺纹,同时,安装环内侧壁上均匀设有连接内螺纹与连接球头外侧的连接内螺纹的相互配合,使得减震套与连接球头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在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内部第一限位销和第二限位销的作用下,锁紧螺母不易松动、脱落,连接牢固,不易脱落,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平顺和稳定,通过在架体一侧的凹槽内部设置中心直径向两侧呈递减的通孔,配合通孔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柱,降低架体重量的同时,保证架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本技术通过在凹槽顶端的架体上皆固定有加强筋,大大增加了架体的载荷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或是断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锁紧螺母;2、第一减震套;3、通孔;4、凹槽;5、加强筋;6、第二减震套;7、第二锁紧螺母;8、第二安装柱;9、第二限位销;10、架体;11、连接柱;12、安装环;13、连接球头;14、第一限位销;15、第一安装柱;16、第一连接内螺纹;17、第二定位孔;18、第二支撑板;19、第一支撑板;20、第一定位孔;21、第二连接内螺纹;22、内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包括架体10、第一安装柱15、第二安装柱8和安装环12,架体10一侧的内部设有凹槽4,凹槽4顶端的架体10上皆固定有加强筋5,凹槽4的内部均匀设有通孔3,凹槽4内部中心位置处的通孔3的直径向两侧呈递减,且通孔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柱11,架体10的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9、第二支撑板18以及安装环12,第一支撑板19和第二支撑板18远离架体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且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上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且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内管22,内管22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连接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内螺纹21,安装环12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球头13,安装环12的内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一连接内螺纹16,连接球头13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内螺纹16连接的外螺纹,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分别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锁紧螺母1和第二锁紧螺母7,且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远离第一支撑板19和第二支撑板18一侧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17,第一定位孔20和第二定位孔17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销14和第二限位销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通过螺纹的相互配合安装在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上,通过第一锁紧螺母1和第二锁紧螺母7锁紧,并通过第一限位销14和第一定位孔20的相互配合限制第一锁紧螺母1的位置,第二限位销9和第二定位孔17的相互配合限制第二锁紧螺母7的位置,锁紧螺母不易松动、脱落,连接牢固,不易脱落,保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与车身之间的平顺和稳定,架体10一侧的凹槽4内部设置中心直径向两侧呈递减的通孔3,配合通孔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柱11,降低架体10重量的同时,保证架体1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能,另外,凹槽4顶端的架体10上皆固定有加强筋5,大大增加了架体10的载荷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或是断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包括架体(10)、第一安装柱(15)、第二安装柱(8)和安装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一侧的内部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均匀设有通孔(3),且通孔(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柱(11),所述架体(10)的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9)、第二支撑板(18)以及安装环(12),第一支撑板(19)和第二支撑板(18)远离架体(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且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上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且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内管(22),内管(22)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连接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内螺纹(21),所述安装环(12)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球头(13),安装环(12)的内侧壁上均匀设有第一连接内螺纹(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轻质控制臂结构,包括架体(10)、第一安装柱(15)、第二安装柱(8)和安装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0)一侧的内部设有凹槽(4),凹槽(4)的内部均匀设有通孔(3),且通孔(3)内部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连接柱(11),所述架体(10)的顶端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板(19)、第二支撑板(18)以及安装环(12),第一支撑板(19)和第二支撑板(18)远离架体(10)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分别固定有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且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上分别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且第一减震套(2)和第二减震套(6)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内管(22),内管(22)的内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柱(15)和第二安装柱(8)连接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连接内螺纹(21),所述安装环(12)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连接球头(13),安装环(12)的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欣彭冠荣申得里贺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渤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