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76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紧器,属于捆绑工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紧器操作费力的问题。本拉紧器包括罩壳、转轴、棘轮、用于带动棘轮转动的手柄和两根同轴设置且分别转动连接在罩壳上的收紧件,两收紧件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驱动伞齿,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和与两驱动伞齿同时啮合的传动伞齿,转轴带动两收紧件转动时能改变两收紧件整体的长度,传动齿轮设置在两收紧件的驱动伞齿之间,罩壳上转动设置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的底部伸入两驱动伞齿之间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棘轮位于中间齿轮的上方且与中间齿轮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轻便、省力的优点。

A tension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nsion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inding tools.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laborious operation of the tensioner in the prior art. The tensioner comprises a housing, a rotating shaft, a ratchet wheel, a handle for driving the ratchet wheel and two tighteners arranged in coaxial direction and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respectively. The opposite end of the two tighteners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driving bevel teeth, and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driving gear and transmission bevel teeth meshing with the two driving bevel teeth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two tighteners, the overall length of the two tighteners can be changed. The transmission ge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bevel teeth of the two tightening parts, and the middle gear is rotated on the housing. The bottom of the intermediate gear is extended between the two driving bevel teeth and meshes with the transmission gear. The ratchet is located above the intermediate gear and meshes with the intermediate gea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operation and labor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紧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捆绑工具
,涉及一种拉紧器。
技术介绍
汽车运输过程中,货物通常需要捆绑。拉紧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螺杆式拉紧器是一种依靠改变螺杆套与螺杆之间螺接深度,以改变拉紧器两端挂钩之间距离,实现货物捆绑的工具。常规的螺杆式拉紧器有两种,一种是手柄与螺杆方向垂直设置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测力刚性拉紧器(授权公告号:CN201484273U),该拉紧器通过在调节件上设置棘轮,通过手柄的转动带动棘轮转动,继而带动调节件转动,实现捆绑。这样的拉紧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手柄与拉紧器的收紧方向垂直,当捆绑器进行竖向捆绑或倾斜捆绑时,要施加外力掰动手柄摆动十分不顺手,导致操作费力。而且,在掰动手柄的过程需要一个广阔的施展空间,因此在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该拉紧器使用起来会较为麻烦。另外一种常规的螺杆式拉紧器为手柄的摆动方向与螺杆方向平行的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开的棘轮式拉紧器(授权公告号:CN207712359U),该拉紧器包括齿轮箱,齿轮箱设有三组伞齿轮、一组棘轮,第三销轴的一端连接伞齿轮,棘轮固定在第三销轴的另一端,手柄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棘爪,使手柄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棘爪扣紧棘轮转动,然后带动伞齿轮以及套筒转动,以改变螺杆与套筒的螺纹深度,实现捆绑。该捆绑器通过设置伞齿结构,实现了手柄的换向,使得手柄在拉紧器的收紧方向上进行摆动,因此弥补了使用时空间限制的缺陷,而且掰动手柄的过程也较为顺手。该拉紧器将棘轮设置在第三销轴的端部,这样的结构保证相对的两伞齿轮之间间距较小,使得齿轮箱尺寸较小,整体质量轻,但是,该拉紧器由于棘轮设置在第三销轴的端部,使得棘轮位于套筒的侧部,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拉紧器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手柄施加扭力在棘轮上带动套筒转动的,随着拉紧器越收越紧,所需要的操作力也越来越大,若捆绑器力的传递效率越低,则需要达到某一捆绑力时所需的操作力会越大。而该捆绑器由于棘轮位于套筒的侧部,掰动手柄的过程中,手柄施加给棘轮的扭力会使拉紧器产生旋转的一个趋势,不仅操作不顺畅,而且还会出现力的浪费,力的传递效率较低。因此,该捆绑力在捆绑的后期,捆绑力到达较大的状态时,操作会十分费力。而且,同样的捆绑力要求的操作力较大,因此该拉紧器对操作者的力气要求较大,否则会出现捆绑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拉紧器,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拉紧器操作更加省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拉紧器,包括罩壳、转轴、棘轮、用于带动棘轮转动的手柄和两根同轴设置且分别转动连接在罩壳上的收紧件,两收紧件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驱动伞齿,所述转轴上设有传动齿轮和与两驱动伞齿同时啮合的传动伞齿,所述转轴带动两收紧件转动时能改变两收紧件整体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两收紧件的驱动伞齿之间,所述罩壳上转动设置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的底部伸入两驱动伞齿之间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棘轮位于中间齿轮的上方且与中间齿轮相啮合。本拉紧器通过将传动齿轮设置在两收紧件的驱动伞齿之间,使得传动齿轮位于收紧件的轴心处,而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棘轮三者相互啮合,传动齿轮的位置决定了中间齿轮和棘轮的位置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当手柄作用在棘轮上带动棘轮转动时,手柄施加给棘轮的作用力是位于收紧件的上部而不是在收紧件的侧部施加压力,这样避免了在收紧件的侧部施加压力使拉紧器产生旋转趋势的情况,因此大大提升了力的传递效率,使拉紧器掰动过程较为省力,而且相同的操作力也能达到较大的捆绑力,提升捆绑效果。另外,对于拉紧器而言,需要保证手柄具有足够的摆动幅度,以避免手柄摆动幅度较小使得摆动次数增加,导致操作费力。将传动齿轮设置在两收紧件的驱动伞齿之间时,如果棘轮直接与传动齿轮啮合来实现动力传递,那么需要传动齿轮做得较大,使棘轮与传动齿轮的啮合点到转轴的距离较大,从而避免手柄摆动过程中驱动伞齿发生抵触,以保证手柄具有较大的摆动幅度。而这样的设置方式会导致两驱动伞齿之间间距变大,同时传递伞齿直径要做大,导致整个罩壳体积较大。为此,本拉紧器通过设置一个中间齿轮,且中间齿轮的底部伸入两驱动伞齿之间的间隔内与传动齿轮啮合,这样能够尽可能减小传动齿轮的直径,从而保证两驱动伞齿之间保留较小的间隔,以减小传动伞齿的大小尺寸,保证罩壳体积较小,质量轻,使拉紧器在使用过程中轻便省力。同时,设置中间齿轮,棘轮位于中间齿轮的上方与中间齿轮啮合,保证了棘轮到转轴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供手柄进行摆动,使手柄摆动幅度大以保证捆绑过程省时省力。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每个收紧件均包括转动设置在罩壳上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其中一端端面上设有上述的驱动伞齿,套筒的另一端穿设有螺杆且螺杆与套筒螺纹连接。螺杆的自由端设置挂钩,当转轴转动时,传动伞齿随转轴一起转动,继而带动两个套筒转动,且两个套筒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便能改变螺杆与套筒的螺接深度,使得拉紧器两端的挂钩距离增大或减小,实现货物的捆绑或松开。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所述传动齿轮位于套筒的轴心线上,所述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所述棘轮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的结构使得传动齿轮位于套筒径向的正中位置,而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棘轮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完全避免了手柄施加给棘轮的扭力驱使拉紧器产生旋转的可能,力的传递效率更优,因此省力效果更好。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所述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棘轮沿转轴的径向依次排列,且传动齿轮、中间齿轮和棘轮排列的方向垂直于收紧件的长度方向。这样的结构在各齿轮直径一致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地增大手柄铰接点到套筒的距离,因此在罩壳体积较小的前提下,保证了手柄具有较大的摆动幅度。而手柄摆动幅度大、罩壳体积小质量轻,均有利于拉紧器使用过程轻便省力。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小于驱动伞齿的直径。两驱动伞齿与传动齿轮是不能产生抵触干涉的,因此,传动齿轮的直径较小,使得两驱动伞齿之间间隔小,传动伞齿的尺寸以及罩壳的体积都较小,质量轻,使拉紧器在使用过程中轻便省力。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所述中间齿轮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所述棘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中间齿轮的直径。中间齿轮和棘轮的位置相较于传动齿轮的安装空间较大,因此棘轮的直径大于中间齿轮的直径、中间齿轮的直径大于传动齿轮的直径,这样形成了两级减速,实现省力的目的。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所述罩壳上开设有两个相互正对的轴孔,每个轴孔内分别固定设置有轴套,两收紧件的套筒分别通过轴套转动设置两个轴孔内。轴套使得套筒转动更加稳定,额外设置轴套后,只需在罩壳上开孔进行套筒的安装,避免了在罩壳上一体成型出轴套的情况,使得罩壳的结构得到简化,制造更加方便。在上述的拉紧器中,所述罩壳包括两个相互盖合连接的半壳,两个半壳对称设置在套筒两侧且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半壳上,两半壳之间转动设置有位于转轴上方的中间轴和位于中间轴上方的销轴,所述中间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中间轴上,所述手柄的一端转动套设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棘轮固定套设在销轴。由于本拉紧器的传动齿轮、中间齿轮、棘轮是在套筒的中部进行排列设置的,形成了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采用两个半壳相互对称进行盖合连接,两个半壳可以设置为形状、大小相同的结构,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具制造成型,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紧器,包括罩壳(1)、转轴(2)、棘轮(3)、用于带动棘轮(3)转动的手柄(4)和两根同轴设置且分别转动连接在罩壳(1)上的收紧件(5),两收紧件(5)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驱动伞齿(6),所述转轴(2)上设有传动齿轮(7)和与两驱动伞齿(6)同时啮合的传动伞齿(9),所述转轴(2)带动两收紧件(5)转动时能改变两收紧件(5)整体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7)设置在两收紧件(5)的驱动伞齿(6)之间,所述罩壳(1)上转动设置有中间齿轮(8),所述中间齿轮(8)的底部伸入两驱动伞齿(6)之间与传动齿轮(7)相啮合,所述棘轮(3)位于中间齿轮(8)的上方且与中间齿轮(8)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紧器,包括罩壳(1)、转轴(2)、棘轮(3)、用于带动棘轮(3)转动的手柄(4)和两根同轴设置且分别转动连接在罩壳(1)上的收紧件(5),两收紧件(5)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驱动伞齿(6),所述转轴(2)上设有传动齿轮(7)和与两驱动伞齿(6)同时啮合的传动伞齿(9),所述转轴(2)带动两收紧件(5)转动时能改变两收紧件(5)整体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7)设置在两收紧件(5)的驱动伞齿(6)之间,所述罩壳(1)上转动设置有中间齿轮(8),所述中间齿轮(8)的底部伸入两驱动伞齿(6)之间与传动齿轮(7)相啮合,所述棘轮(3)位于中间齿轮(8)的上方且与中间齿轮(8)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收紧件(5)均包括转动设置在罩壳(1)上的套筒(51),所述套筒(51)的其中一端端面上设有上述的驱动伞齿(6),套筒(51)的另一端穿设有螺杆(52)且螺杆(52)与套筒(51)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7)位于套筒(51)的轴心线上,所述传动齿轮(7)、中间齿轮(8)和所述棘轮(3)位于同一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7)、中间齿轮(8)和棘轮(3)沿转轴(2)的径向依次排列,且传动齿轮(7)、中间齿轮(8)和棘轮(3)排列的方向垂直于收紧件(5)的长度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7)的直径小于驱动伞齿(6)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拉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卜琴朱正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