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762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包括前悬总成和后悬总成,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后悬总成及右后悬总成、左右后悬上支架;所述前悬总成包括左、右前悬上支架总成,左、右翻转臂,稳定杆,减震器,减震器下支架,限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前、后悬均采用能大幅吸收冲击及衰减振动的减震器等组件,从而将中型商用车的驾驶室悬置由原来的半浮悬置改进为四点全浮,其隔振效果好,提升了中型商用车驾驶室的隔振率,改善了驾乘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中型卡车在轻抛货物的运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在1000公里内的中短途运输中成为了主力车型。如此一来,用户对中型卡车驾驶室的舒适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中型卡车悬置均采用半浮悬置,其在驾驶前部两个支撑点采用橡胶隔振垫铰接固定,后悬采用弹簧阻尼原件构成浮动式连接,但是驾驶室前部支撑点的橡胶悬置因橡胶本身的非线性原因其阻尼偏小,动刚度大,使悬置整体的隔振效果较弱,驾乘员的舒适感不理想,无法满足人们对驾乘舒适性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由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四点浮动、缓冲减震效果较好,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驾驶室悬置。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型车驾驶悬置包括两部分:前悬总成和后悬总成。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后悬总成及右后悬总成、左右后悬上支架。所述前悬总成包括左、右前悬上支架总成,左、右翻转臂,稳定杆,减震器,减震器下支架,限位块。所述左、右翻转臂前端通过一稳定杆连接,所述左、右翻转臂前部上端设有台肩,在台肩处与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铰接;在所述左、右翻转臂前部,台肩后处、翻转臂外侧连接垂直设置的前悬减震器,所述前悬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铰接。所述前悬上支架包括前板,槽型底板,翻转轴,限位轴,复合翻转衬套,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槽型底板及前板与驾驶室总成连接,槽型底板与驾驶室总成底板纵梁用六个螺栓固定连接,前板与驾驶前板用三个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块在所述稳定杆下方。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右后悬上支架总成,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所述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由锁体总成、后悬弹簧减震器、舒适衬套,后悬下支架组成。所述后悬下支架上端孔内装有所述舒适衬套,所述锁体总成一端与所述后悬下支架上端铰接,铰接轴穿过所述舒适衬套,所述锁体另一侧下端与所述后悬弹簧减震器铰接,所述弹簧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后悬下支架铰接。上述驾驶室全浮悬置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方案中,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的翻转,采用复合衬套支撑,且复合衬套带有自润滑功能,所述翻转轴穿过所述衬套与所述限位板压合后,可起到翻转免维护功能。具体方案中,所述前悬减震器布置在所述稳定杆下方。具体安装中,所述后悬总成采用分体布局,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分别在两侧无横向连接。所述锁体同时与所述后悬弹簧减震器和所述后悬下支架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后悬弹簧减震器与所述后悬下支架行成一个小于45°的锐角,所述后悬下支架与所述锁体铰接需有舒适衬套过渡。进一步的所述前悬弹簧减震器阻尼系数在0.45-1.05之间,阻尼力在200N-3500N之间,所述后悬弹簧减震器阻尼系数在0.3-0.7之间,阻尼力在100N-800N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专利前、后悬均采用能大幅吸收冲击及衰减振动的减震器等组件,从而将中型商用车的驾驶室悬置由原来的半浮悬置改进为四点全浮,其隔振效果好,提升了中型商用车驾驶室的隔振率,改善了驾乘舒适性。2.减震器位于稳定杆的下方,垂直于前悬上支架,可使稳定杆随驾驶室浮动,有效提高驾驶的刚度,提高侧倾稳定性;同时对前悬上支架起辅助支撑作用,这种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提高了舒适性,使驾驶室的平顺性得到提高,利于节省空间。3.左、右后悬总成独立存在,通过拓扑优化后悬下支架,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降低自重。4.通过锁体结构优化,使后悬下支架,弹簧减震器,锁体构成稳定三角结构,同时舒适衬套的使用,使驾驶室在兼顾了稳定性与舒适度。5.在左、右前悬上支架的翻转中采用复合衬套,及过盈压合方式,可使翻转系统免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驾驶室悬置装置的机构示意图图2是前悬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是后悬上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是后悬下支架总成结构示意图。包括1-前悬总成、2-右后悬上支架2、3-右后续下支架,4-左后悬上支架,5-左后悬下支架,6-右前悬上支架合件,7-右翻转臂,8-前悬弹簧减震器,9-前悬下支架,10-横向稳定杆,11-限位块,12-左翻转臂,13-左前悬上支架合件,14-前悬槽型底板,15-前面板,16-限位轴,17-衬套,18-翻转轴,19-锁体,20-后悬弹簧减震器,21-后悬下支架,22-舒适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的驾驶室全浮装置,主要包括一套前悬总成件1,一组左、右后悬上支架合件件2、件4,一组左、右后悬下支架合件件3、件5。在前悬总成件件1中,前悬槽型底板件14与车身纵梁连接,前面板件15与车身前板连接。右后悬合件件3和左后悬组件件5分别位于车架两侧,右后悬上支架件2和左后悬上支架件4,位于车身的左右两侧与车身连接,驾驶室落下后,后悬上支架合件后悬下支架合件结合。以此构成4点全浮动。如图2所示前悬总成包括:右前悬上支架合件件6、翻转臂7、前悬弹簧减震器8、前悬下支架9、横向稳定杆10、限位块11、左翻转臂12、左前悬上支架合件13。其中左前悬上支架合件13与右前悬上支架合件6为对称件,结构相同;左前悬翻转臂12与右前悬翻转臂7为对称件。所述左、右前悬翻转臂12、7分别固定在所述横向稳定杆10左右两边,所述左、右前悬翻转12、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铰接点连接车架。左、右前悬翻转臂12、7上部设有台肩,此处分别与左、右前悬上支架13、6铰接。左、右前悬翻转臂12、7前部外侧通过第二铰接前悬减震器8,前悬减震器8通过第三铰接点连接前悬下支架9。更优选,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三铰接轴相互垂直,从而通过所述弹簧减震器件8实现较好缓冲。参考图3,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合件13、6中,限位轴16与翻转轴18的压合需穿过复合衬套17,且限位轴16与翻转轴18之间无间隙已达到免维护功能。参考图4,所述左、右后悬下支架合件5、3,为左右对称件,单个后悬下支架合件包括锁体19,后悬减震器20,后悬下支架21,舒适衬套22。所述后悬下支架5上端孔内装有所述舒适衬套22,锁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包括前悬总成和后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后悬总成及右后悬总成、左右后悬上支架;所述前悬总成包括左、右前悬上支架总成,左、右翻转臂,稳定杆,减震器,减震器下支架,限位块;所述左、右翻转臂前端通过一稳定杆连接,所述左、右翻转臂前部上端设有台肩,在台肩处与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铰接;在所述左、右翻转臂前部,台肩后处、翻转臂外侧连接垂直设置的前悬减震器,所述前悬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铰接;所述前悬上支架包括前板,槽型底板,翻转轴,限位轴,复合翻转衬套,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槽型底板及前板与驾驶室总成连接,槽型底板与驾驶室总成底板纵梁固定连接,前板与驾驶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稳定杆下方;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右后悬上支架总成,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所述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由锁体总成、后悬弹簧减震器、舒适衬套,后悬下支架组成;所述后悬下支架上端孔内装有所述舒适衬套,所述锁体总成一端与所述后悬下支架上端铰接,铰接轴穿过所述舒适衬套,所述锁体另一侧下端与所述后悬弹簧减震器铰接,所述弹簧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后悬下支架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包括前悬总成和后悬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后悬总成及右后悬总成、左右后悬上支架;所述前悬总成包括左、右前悬上支架总成,左、右翻转臂,稳定杆,减震器,减震器下支架,限位块;所述左、右翻转臂前端通过一稳定杆连接,所述左、右翻转臂前部上端设有台肩,在台肩处与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铰接;在所述左、右翻转臂前部,台肩后处、翻转臂外侧连接垂直设置的前悬减震器,所述前悬减震器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器下支架铰接;所述前悬上支架包括前板,槽型底板,翻转轴,限位轴,复合翻转衬套,所述左右前悬上支架槽型底板及前板与驾驶室总成连接,槽型底板与驾驶室总成底板纵梁固定连接,前板与驾驶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稳定杆下方;所述后悬总成包括左、右后悬上支架总成,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所述左、右后悬下支架总成由锁体总成、后悬弹簧减震器、舒适衬套,后悬下支架组成;所述后悬下支架上端孔内装有所述舒适衬套,所述锁体总成一端与所述后悬下支架上端铰接,铰接轴穿过所述舒适衬套,所述锁体另一侧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鑫文世红罗御董昕昕马庸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