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组件及驾驶室前悬架翻转臂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705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商用车驾驶室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衬套组件及驾驶室前悬架翻转臂连接结构,包括橡胶内圈、套设在橡胶内圈外的外筒、设置在橡胶内圈和外筒之间的连接橡胶部;橡胶内圈、连接橡胶部和外筒一体成型;橡胶内圈轴向上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外筒外,用于与前悬支架的支架板抵接;橡胶内圈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内孔,通过在第一内孔内穿入压紧螺栓,并使压紧螺栓与螺母配合,使两块支架板夹紧橡胶内圈的两端;通过使橡胶内圈与两个支架板的内壁之间的柔性接触,代替现有技术中通过限位套管的端面或压紧螺栓的台阶面与两个支架板的内壁之间的刚性接触,以解决两者之间的磨损会造成压紧螺栓轴向方向上产生磨损间隙的技术问题。间隙的技术问题。间隙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衬套组件及驾驶室前悬架翻转臂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商用车驾驶室悬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衬套组件及驾驶室前悬架翻转臂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商用车驾驶室前悬架系统的连接结构一般采用隔振弹性元件,隔振弹性元件主要为衬套组件,现有的衬套组件主要由金属内筒、金属外筒、橡胶填充结构组成,安装时一般将橡胶衬套通过压装工装过盈压入翻转臂座孔内,然后将前悬支架的两个支架板(一般为U型支架)套在翻转臂座孔两侧,通过压紧螺栓销轴从前悬支架的一侧穿入橡胶衬套内孔,并在前悬支架的另一侧用螺母拧紧;
[0003]现有的驾驶室前悬架翻转臂连接结构中,对两块支架板之间的开裆尺寸的限位一般采用在橡胶衬套内装入一个限位套管或者采用压紧螺栓上设置一个台阶面来限位;使得压紧螺栓与螺母配合拧紧时,前悬支架夹紧在压紧螺栓或限位套管上,实现前悬支架与翻转臂之间的锁紧;而松开压紧螺栓后,翻转臂能够以压紧螺栓为铰接点,绕该铰接点转动;然而,现有的驾驶室前悬架翻转臂连接结构中,限位套管的端面或压紧螺栓的台阶面与两个支架板的内壁之间为刚性接触,在车辆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内圈、套设在所述橡胶内圈外的外筒、设置在所述橡胶内圈和所述外筒之间的连接橡胶部;所述橡胶内圈、所述连接橡胶部和所述外筒一体成型;所述橡胶内圈轴向上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外筒外,用于与前悬支架的支架板抵接;所述橡胶内圈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用于穿入压紧螺栓;所述外筒用于安装在翻转臂的安装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橡胶部包括多个绕所述橡胶内圈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橡胶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橡胶部还包括橡胶外圈,所述橡胶外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外筒的内周面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橡胶块的第一端面均与所述橡胶外圈的内周面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橡胶块的第二端面均与所述橡胶内圈的外周面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内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所述凸起部绕所述橡胶内圈的周向间隔布置,各所述凸起部均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橡胶块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橡胶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内圈呈直棱柱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御夏国锋吕鉴福陈振张家斌崔兆东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