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482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栅极;形成覆盖栅极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依次形成氧化物导体层和源漏金属层;对所述源漏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对所述氧化物导体层进行图案化,形成隔离层和像素电极;所述隔离层覆盖半导体层的两端,暴露的部分半导体层为沟道区;所述像素电极覆盖栅极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薄膜晶体管,通过在源漏极金属下新增氧化物导体层,来解决现有结构中源漏金属刻蚀对氧化物半导体层的影响,同时新增氧化物导体层可用作像素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图1所示是传统的背沟道刻蚀型的薄膜晶体管结构示意图,依序是基板01、栅极02、栅极绝缘层03、半导体层04、源漏极金属层的下垫层金属材料051和源漏极金属层的主层金属材料052,在某些源漏极金属中也会设计上垫层金属材料。目前源漏极金属趋向于往低电阻率方向发展,一般采用主层Cu金属,垫层为Ti、MoTi、Mo、MoNb等不同类型的金属,主要目的是隔离Cu对半导体层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Cu的附着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驱动架构有以下缺点:1.在源漏金属层的湿刻工艺中,刻蚀液中的F等氧化性离子容易造成对金属氧化物背沟道的影响,导致TFT特性不佳;2.在源漏金属垫层的干刻工艺中,干刻的等离子体容易造成对金属氧化物背沟道的影响,导致TFT特性不佳;3.现有背沟道刻蚀型TFT用于FFS显示模式时需要的光罩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及薄膜晶体管,通过在源漏极金属下新增透明氧化物导体层,来解决现有结构中源漏金属刻蚀对氧化物半导体层的影响,同时新增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栅极;形成覆盖栅极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依次形成氧化物导体层和源漏金属层;对所述源漏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对所述氧化物导体层进行图案化,形成隔离层和像素电极;所述隔离层覆盖半导体层的两端,暴露的部分半导体层为沟道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栅极;形成覆盖栅极的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依次形成氧化物导体层和源漏金属层;对所述源漏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形成源极和漏极;对所述氧化物导体层进行图案化,形成隔离层和像素电极;所述隔离层覆盖半导体层的两端,暴露的部分半导体层为沟道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形成覆盖源极、沟道区、漏极以及像素电极的无机绝缘层。3.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无机绝缘层上形成公共电极层。4.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覆盖栅极的栅极绝缘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形成在半导体层上的氧化物导体层,所述氧化物导体层包括隔离层和像素电极;所述隔离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层的两端,暴露的部分半导体层为沟道区;形成在所述氧化物导体上的源极和漏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超王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