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件机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888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附件机匣组件。所述附件机匣组件包括:附件机匣,所述附件机匣具有一个通孔;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所述过滤组件具有第一回油滤网以及第二回油滤网;所述第一回油滤网上具有收集部;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滤网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回油中的杂质;所述收集部用于收集所述杂质;所述第二回油通道滤网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所述回油中的杂质。本申请的附件机匣组件中的回油滤网组件能同时实现既能收集碎屑又能防止回油堵塞的问题。即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收集碎屑,又不会因为碎屑过多导致回油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件机匣组件
本申请属于附件机匣
,特别涉及一种附件机匣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附件机匣滤网的滤网尖端与滑油同向。设计目的是使用该滤网过滤掉附件机匣内产生的碎屑等异物,保护滑油泵安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发生由于机匣磨损下的碎屑、碎块过多导致滤网装满堵塞回油情况。还有一种滤网尖端与滑油运动方向相反,这种滤网不具有碎屑收集的功能,碎屑在机匣内未被收集可能导致其它磨损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附件机匣组件,以解决现有发动机扩张调节片试验加载装置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件机匣组件,所述附件机匣组件包括:附件机匣,所述附件机匣具有一个通孔;回油滤网组件,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具有第一回油滤网以及第二回油滤网;所述第一回油滤网上具有收集部;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滤网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回油中的杂质;所述收集部用于收集所述杂质;所述第二回油通道滤网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所述回油中的杂质。可选地,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通孔,所述底座安装在附件机匣上,所述底座的外壁与所述附件机匣的通孔的内壁贴合;回油滤网组件,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回油滤网以及所述第二回油滤网。可选地,所述底座具有进油端以及出油端;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油端。可选地,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进一步包括:回油滤网底座,所述回油滤网底座具有第一通孔,所述回油滤网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通孔内;所述第一回油滤网以及所述第二回油滤网安装在所述回油滤网底座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回油滤网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油滤网底座的第一通孔内的第一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油滤网底座的第一通孔的远离所述出油端一侧的外部的第二部分。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收集部,所述第一部分的形状为漏斗状,其自近所述进油端向出油端方向渐缩。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为漏斗状,其自近所述进油端向出油端方向渐缩;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为筒状。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为收集部,所述第一部分为筒状。可选地,所述第二回油滤网设置在所述回油滤网底座的第一通孔的远离所述出油端的一侧的外部。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申请的附件机匣组件中的回油滤网组件能同时实现既能收集碎屑又能防止回油堵塞的问题。即本专利技术既能收集碎屑,又不会因为碎屑过多导致回油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附件机匣;2-第一回油滤网;3-第二回油滤网;31-收集部;4-底座;5-回油滤网底座;51-第一通孔;6-第二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附件机匣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的附件机匣组件包括附件机匣1以及过滤组件,附件机匣1具有一个通孔;过滤组件设置在通孔上,过滤组件具有第一回油滤网2以及第二回油滤网3;第一回油滤网3上具有收集部31;其中,第一回油滤网3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回油中的杂质;收集部31用于收集杂质;第二回油通道滤网2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回油中的杂质。本申请的附件机匣组件中的回油滤网组件能同时实现既能收集碎屑又能防止回油堵塞的问题。即本专利技术既能收集碎屑,又不会因为碎屑过多导致回油堵塞。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回油滤网组件包括底座4以及回油滤网组件,底座4具有通孔,底座安装在附件机匣上,底座的外壁与附件机匣的通孔的内壁贴合;回油滤网组件安装在底座4上,回油滤网组件包括第一回油滤网2以及第二回油滤网3。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进油端以及出油端;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油端。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进一步包括:回油滤网底座5,回油滤网底座5具有第一通孔51,回油滤网底座(5)设置在底座4的通孔内;第一回油滤网2以及第二回油滤网3安装在回油滤网底座上。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油滤网2包括设置在回油滤网底座的第一通孔内的第一部分以及设置在回油滤网底座5的第一通孔的远离出油端一侧的外部的第二部分6。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为所述收集部31,第一部分的形状为漏斗状,其自近进油端向出油端方向渐缩。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的形状为漏斗状,其自近所述进油端向出油端方向渐缩;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的形状为筒状。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为收集部,第一部分为筒状。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回油滤网设置在所述回油滤网底座的第一通孔的远离所述出油端的一侧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环。在本实施例中,回油滤网底座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环。底座上的环形槽用于与通孔密封。回油滤网底座上的环形槽用于与底座密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为漏斗状,当杂质堵塞时,会流量一点一点减少,容易发现。参见图5,第一部分为筒状,可以容纳更多的杂质。参见图3,第二部分为漏斗状,可以容纳更多的杂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油滤网与第二回油滤网一体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件机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机匣组件包括:附件机匣(1),所述附件机匣(1)具有一个通孔;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所述过滤组件具有第一回油滤网(2)以及第二回油滤网(3);所述第一回油滤网(3)上具有收集部(31);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滤网(3)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回油中的杂质;所述收集部(31)用于收集所述杂质;所述第二回油通道滤网(2)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所述回油中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件机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机匣组件包括:附件机匣(1),所述附件机匣(1)具有一个通孔;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上,所述过滤组件具有第一回油滤网(2)以及第二回油滤网(3);所述第一回油滤网(3)上具有收集部(31);其中,所述第一回油滤网(3)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回油中的杂质;所述收集部(31)用于收集所述杂质;所述第二回油通道滤网(2)用于供回油通过,并过滤所述回油中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机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具有通孔,所述底座安装在附件机匣上,所述底座的外壁与所述附件机匣的通孔的内壁贴合;回油滤网组件,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安装在底座(4)上,所述回油滤网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回油滤网(2)以及所述第二回油滤网(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件机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进油端以及出油端;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油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机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滤网组件进一步包括:回油滤网底座(5),所述回油滤网底座(5)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博强唐超李焱鑫路彬孔令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