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52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齿轮轴,包括直齿轮和轴主体,轴主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及支撑部;直齿轮固定于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开设有矩形键槽;支撑部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支撑部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工”形滑槽,“工”形滑槽内活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与“工”形滑槽滑移配合,“工”形滑槽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滑块下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螺栓孔;支撑部的下端外周设置有与“工”形滑槽对应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弹性套箍,滑块与弹性套箍之间抵设有弹簧,通过设置上述结构,该齿轮轴支撑部的安装孔内可安装不同尺寸规格的小轴,且结构简单、合理,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轴
本技术涉及轴类
,特别涉及一种齿轮轴。
技术介绍
齿轮轴是一种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在机械传动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244099U)公开了一种齿轮轴,其结构包括直齿轮和轴主体,轴主体包括沿轴向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及支撑部;直齿轮固定于所述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用于安装斜齿轮,且斜齿轮安装部设有与斜齿轮对应的键槽,键槽用于安装矩形键;所述支撑部用于安装轴承,支撑部远离斜齿轮安装部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设置有塑料圆环安装槽,并且安装孔外围开设有六个互为六十度夹角的螺纹孔,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安装孔内安装小轴,解决了齿轮轴安装在减速箱体内的轴向间隙调整不便的问题。上述齿轮轴有以下缺点:1.该齿轮轴支撑部的安装孔内仅可安装单一尺寸规格的小轴。2.由于安装孔内仅能安装与之尺寸匹配的小轴,使用存在较大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轴,其结构简单合理,齿轮轴支撑部的安装孔内可安装不同尺寸规格的小轴,使用较为方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齿轮轴,包括直齿轮和轴主体,轴主体包括自上而下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及支撑部;直齿轮固定于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开设有与斜齿轮对应的矩形键槽,支撑部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孔,支撑部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工”形滑槽,“工”形滑槽内活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与“工”形滑槽滑移配合,“工”形滑槽的内端设有用于对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部,“工”形滑槽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沿滑块的滑动方向延伸,滑块下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有螺栓;支撑部的下端外周设置有与工”形滑槽对应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弹性套箍,滑块与弹性套箍之间抵设有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三个互为120°夹角的“工”形滑槽。进一步地,所述直齿轮、直齿轮固定部、斜齿轮安装部及支撑部为一体化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外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的弹簧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端设置有呈弧形的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端的两侧设有倒角。进一步地,滑块上设有与限位部对应的限位槽,限位部与限位槽滑移配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齿轮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结构设置简单合理,而且,齿轮轴支撑部的安装孔内可安装不同尺寸规格的小轴,使用较为方便。具体地说,本技术在使用时,斜齿轮通过矩形键安装在斜齿轮安装部上,支撑部的靠近斜齿轮安装部的一端用于安装轴承,远离斜齿轮安装部的一端用于安装小轴,当小轴插入到支撑部下端的安装孔时,滑块受到小轴的径向推力,会沿“工”形滑槽远离支撑部的轴心,当三个互为120°夹角的滑块的内凹弧面同时抵设到小轴的外周上,再由操作人员稍稍调整小轴的轴心位置,小轴完成调心之后,将先前预装在滑块上的螺栓锁紧,使滑块固定在锁紧位置,装好小轴之后,将齿轮轴安装到减速器箱体内,拆卸时只要从减速器箱体内取出齿轮轴,拧开螺栓,即可将齿轮轴与小轴分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轴主体与直齿轮配合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滑块的装配示意图;图1至图5中:1、直齿轮;2、直齿轮固定部;3、斜齿轮安装部;31、矩形键槽;4、支撑部;41、“工”形滑槽;42、定位槽;43、限位部;44、环形槽;45、安装孔;5、滑块;51、螺栓孔;52、内凹弧面;53、外拱形面;54、橡胶垫;55、限位槽;56、弹簧安装孔;6、弹簧;7、弹性套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齿轮轴,包括直齿轮1和轴主体,轴主体包括自上而下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直齿轮固定部2、斜齿轮安装部3及支撑部4;直齿轮1固定于直齿轮固定部2;斜齿轮安装部3开设有与斜齿轮对应的矩形键槽31,支撑部4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孔45,支撑部4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工”形滑槽41,“工”形滑槽41的外端贯穿支撑部4的外壁,“工”形滑槽41的内端与安装孔45相连通,“工”形滑槽41内活动安装有滑块5,滑块5与“工”形滑槽41滑移配合,“工”形滑槽41的内端设有用于对滑块5进行限位的限位部43,“工”形滑槽41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42,定位槽42沿滑块5的滑动方向延伸,滑块5下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42对应的螺栓孔51,螺栓孔51内设置有螺栓;支撑部4的下端外周设置有与“工”形滑槽41对应的环形槽44,环形槽44内设置有弹性套箍7,滑块5与弹性套箍7之间抵设有弹簧6。支撑部4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三个互为120°夹角的“工”形滑槽41,滑块5通过“工”形滑槽41滑向或远离支撑部4的轴心,可调节滑块5在“工”形滑槽41上的位置,对不同直径的小轴进行定位。通过开设螺栓孔51与定位槽42,当三个互为120°夹角的滑块5内端都抵到小轴的外周时,再由操作人员稍稍调整小轴圆心,将先前预装的螺栓锁紧,从而可以将滑块5紧固在锁紧位置上。所述直齿轮1、直齿轮固定部2、斜齿轮安装部3及支撑部4为一体化连接,不仅加工精度较高,而且加工较为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滑块5的内端为内凹弧面52,外端为外拱形面53,内凹弧面52与外拱形面53平行设置,滑块5的内凹弧面52上设置有橡胶垫54,增加滑块5与小轴外周之间的摩擦力,使三个滑块的内凹弧面52能保证对小轴行进定位,在齿轮轴转动过程中与小轴不发生打滑现象。滑块5的外拱形面53上开设有弹簧安装孔56,弹簧6抵设在弹性套箍7与弹簧安装孔56之间,使弹簧6作用在滑块5滑移方向上,当安装孔45内插入小轴时,使滑块5能自动远离支撑部4的轴心,在弹性套箍7作用下滑块5的内端抵设到小轴的外圆上,达到对小轴进行定位的效果。滑块5的内凹弧面52的两侧设有倒角,防止三个滑块5同时滑向支撑部4的轴心时,相邻内凹弧面52的两端部相抵造成无法夹取小直径的轴,或者相邻两个内凹弧面52的两端部相撞会造成滑块5损坏而无法对小轴进行定位。安装孔45的深度大于支撑部4下端面到“工”形滑槽41上端面的距离,保证“工”形滑槽41能与小轴的外壁充分接触,达到夹紧小轴的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安装时,斜齿轮通过矩形键安装在斜齿轮安装部3上,支撑部4的靠近斜齿轮安装部3的一端用于安装轴承,远离斜齿轮安装部3的一端用于安装小轴,当小轴插入到支撑部4下端的安装孔45时,滑块5受到小轴的径向推力,会沿“工”形滑槽41远离支撑部4的轴心,三个互为120°夹角的滑块5的内凹弧面52同时抵设到小轴的外周上,再由操作人员稍稍调整小轴的轴心位置,小轴完成调心之后,将先前预装在滑块上的螺栓锁紧,使滑块5固定在锁紧位置,装好小轴之后,将齿轮轴安装到减速器箱体内,拆卸时只要从减速器箱体内取出齿轮轴,拧开螺栓,即可将齿轮轴与小轴分离。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轴,包括直齿轮(1)和轴主体,所述轴主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直齿轮固定部(2)、斜齿轮安装部(3)及支撑部(4);直齿轮(1)固定于所述直齿轮固定部(2);所述斜齿轮安装部(3)开设有与斜齿轮对应的矩形键槽(31);所述支撑部(4)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孔(4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工”形滑槽(41),“工”形滑槽(41)的外端贯穿支撑部(4)的外壁,“工”形滑槽(41)的内端与安装孔(45)相连通,所述“工”形滑槽(41)内活动安装有滑块(5),滑块(5)与所述“工”形滑槽(41)滑移配合,“工”形滑槽(41)的内端设有用于对滑块(5)进行限位的限位部(43),“工”形滑槽(41)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42),定位槽(42)沿滑块(5)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滑块(5)下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42)对应的螺栓孔(51),螺栓孔(51)内设置有螺栓;支撑部(4)的下端外周设置有与“工”形滑槽(41)对应的环形槽(44),环形槽(44)内设置有弹性套箍(7),滑块(5)与弹性套箍(7)之间抵设有弹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轴,包括直齿轮(1)和轴主体,所述轴主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直齿轮固定部(2)、斜齿轮安装部(3)及支撑部(4);直齿轮(1)固定于所述直齿轮固定部(2);所述斜齿轮安装部(3)开设有与斜齿轮对应的矩形键槽(31);所述支撑部(4)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孔(4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4)的下端沿径向开设有若干呈放射状的“工”形滑槽(41),“工”形滑槽(41)的外端贯穿支撑部(4)的外壁,“工”形滑槽(41)的内端与安装孔(45)相连通,所述“工”形滑槽(41)内活动安装有滑块(5),滑块(5)与所述“工”形滑槽(41)滑移配合,“工”形滑槽(41)的内端设有用于对滑块(5)进行限位的限位部(43),“工”形滑槽(41)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42),定位槽(42)沿滑块(5)的滑动方向延伸,所述滑块(5)下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定位槽(42)对应的螺栓孔(51),螺栓孔(51)内设置有螺栓;支撑部(4)的下端外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波胡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科盛微型轴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