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及使用该工艺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93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及使用该工艺的车辆。该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挡胶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形成挡胶环;S2:装配侧围加强结构:所述侧围加强结构包括:A柱连接件、C柱加强板、包含挡胶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S3:组装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将所述侧围加强结构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固定,组成侧围组件;S4:形成胶接区域:形成A处的胶接区域;形成C处的胶接区域。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通过S1、S2、S3以及S4步骤,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车辆的侧围上的应用,从而实现了降低车辆的重量,实现了车辆轻量化,并且提升了车辆的车身静态力学和碰撞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及使用该工艺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及使用该工艺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的车身轻量化技术正以多材料混合车身技术为趋势发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轻量化材料,逐渐在量产车辆的车身结构件中得到应用,例如,在侧围内板与侧围外板之间设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来降低车身的重量,并且提升车身的静态力学和碰撞性能,但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物化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热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与车身的金属材料具有较大的差异,导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面向量产的应用过程中面临与传统金属车身在结构、性能、装配工艺等方面的不匹配,从而造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该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可以解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无法与金属车身相匹配,导致无法应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障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装配工艺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挡胶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形成挡胶环;S2:装配侧围加强结构:所述侧围加强结构包括:A柱连接件、C柱加强板、包含挡胶环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S3:组装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将所述侧围加强结构与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固定,形成所述侧围组件;S4:形成胶接区域: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A柱连接件、所述侧围内板的配合处注入胶粘剂,形成A处的胶接区域;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所述侧围内板的配合处注入胶粘剂,形成C处的胶接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通过S1步骤中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设置挡胶环,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形成胶接区域提供了可能,通过S2步骤,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可以与侧围内板以及侧围外板固定连接提供了可能,通过S3步骤,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侧围内板、侧围外板固定连接,通过S4步骤,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A柱连接件以及C柱加强板的固定连接。因此,通过S1、S2、S3以及S4步骤,实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车辆的侧围上的应用,从而实现了降低车辆的重量,实现了车辆轻量化,并且提升了车辆的车身静态力学和碰撞性能。进一步地,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侧围组件进行高温烘烤,烘烤过程中,所述挡胶环受热膨胀,以将每个所述胶接区域的端部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胶接区域的两端都设置有边缘挡筋,所述边缘挡筋以外凸形式设置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外表面上且用于限定所述胶接区域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侧围组件进行电泳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还包括:装配B柱加强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所述B柱加强板进行胶接与铆接固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侧围组件进行前处理和/或喷漆工序。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将挡胶环粘贴在所述边缘挡筋的远离所述胶接区域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5: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侧围型腔的型腔侧壁之间注入胶粘剂,形成辅助胶接点。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胶接点位于所述A柱连接件与所述B柱加强板之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和/或,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C柱加强板之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6:对A处的胶接区域和C处的胶接区域和/或所述辅助胶接点进行加热固化。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使用上述装配工艺得到的侧围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侧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侧围加强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侧围内板、侧围外板、侧围型腔的示意图;图4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A柱连接件的示意图;图8是A柱连接件、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A柱连接件、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B柱加强板、侧围内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示意图;图11是B柱加强板、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B柱加强板、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C柱加强板、侧围内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装配示意图;图14是C柱加强板、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5是C柱加强板、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截面示意图;图16是A柱与B柱之间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侧围内板、侧围外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7是侧围组件的装配工艺的流程图。附图标记:侧围组件1000、侧围内板1001、侧围外板1002、侧围型腔1003、第一套筒1004、第二套筒1005、梁容纳空间1006、排气孔1008、辅助固定位1009;A柱连接件(第一连接件)100、A处上壁101、A处容纳槽底壁102、A处下壁103、A处容纳槽壁104、A下本体部105、A处第一连接部106、A处第二连接部107、A处定位孔108、第一板部109、第二板部110、第三板部111;B柱加强板(第二加强板)200、B处上壁201、B处容纳槽底壁202、B处下壁203、B处容纳槽壁204、B处第二本体部205、B处定位孔206、B处第一连接部207、前翻边208、后翻边209;C柱加强板(第一加强板)300、C处上壁301、C处容纳槽底壁302、C处下壁303、C处容纳槽壁304、C后本体部305、C处第一连接部306、C处第二连接部307、C处定位孔308;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加强梁本体401、固定段402、胶接区域403、边缘挡筋(环形凸台)404、凸台(圆形凸台)405、铆钉孔406、挡胶环407、第一加强梁段408、第二加强梁段409、第一梁面410、第二梁面411、第三梁面412、第四梁面413、挡胶结构414;侧围加强结构5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图17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围组件1000的装配工艺。参照图1-图2所示,侧围组件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围组件(1000)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挡胶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上形成挡胶环(407);S2:装配侧围加强结构(500):所述侧围加强结构(500)包括:A柱连接件(100)、C柱加强板(300)、包含挡胶环(407)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S3:组装侧围内板(1001)和侧围外板(1002):将所述侧围加强结构(500)与所述侧围内板(1001)和所述侧围外板(1002)固定,形成所述侧围组件(1000);S4:形成胶接区域(40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的一端与所述A柱连接件(100)、所述侧围内板(1001)的配合处注入胶粘剂,形成A处的胶接区域(40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的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300)、所述侧围内板(1001)的配合处注入胶粘剂,形成C处的胶接区域(4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组件(1000)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挡胶结构: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上形成挡胶环(407);S2:装配侧围加强结构(500):所述侧围加强结构(500)包括:A柱连接件(100)、C柱加强板(300)、包含挡胶环(407)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S3:组装侧围内板(1001)和侧围外板(1002):将所述侧围加强结构(500)与所述侧围内板(1001)和所述侧围外板(1002)固定,形成所述侧围组件(1000);S4:形成胶接区域(40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的一端与所述A柱连接件(100)、所述侧围内板(1001)的配合处注入胶粘剂,形成A处的胶接区域(403);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的另一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300)、所述侧围内板(1001)的配合处注入胶粘剂,形成C处的胶接区域(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组件(1000)的装配工艺,在步骤S4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侧围组件(1000)进行高温烘烤,烘烤过程中,所述挡胶环(407)受热膨胀,以将每个所述胶接区域(403)的端部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组件(1000)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胶接区域(403)的两端都设置有边缘挡筋(404),所述边缘挡筋(404)以外凸形式设置在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的外表面上且用于限定所述胶接区域(403)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赛田宇黎杨宇威张晶贾彦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