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77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0.03~0.22%、Si:0.1~0.4%、Mn:0.8~2.0%、P≤0.02%、S≤0.009%、Nb≤0.10%、Cr≤0.50%、Mo≤0.50%,Re:0.002‑0.05%,Al≤0.05%,其余是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成分的上述配比设计以及选用相应的制备方法,且对方法中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了折弯成形性能优异的高焊接性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将其焊接加工成形后,零件板表层为高硬度区,心部处为低硬度区,且在经过退火热处理后仍可维持表心硬度差,因而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可以发挥出优异的疲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在崎岖路面上行驶时,扭力梁同时需承受车轮传递的纵向力以及垂直方向上的交变载荷,在横梁处应力高,易产生疲劳。因此必须要求扭力梁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还需要高疲劳强度。但在扭力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焊接后的钢管进行较大程度的冷塑性变形,因此会在变形区域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部分区域残余应力与外部载荷的叠加甚至可能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使其丧失承载能力,进行去应力退火同时也会消除部分有益残余应力,使钢材软化降低疲劳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中不降低疲劳强度,得到了折弯成形性能优异以及具有高焊接性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0.03~0.22%、Si:0.1~0.4%、Mn:0.8~2.0%、P≤0.02%、S≤0.009%、Nb≤0.10%、Cr≤0.50%、Mo≤0.50%,Al≤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0.03~0.22%、Si:0.1~0.4%、Mn:0.8~2.0%、P≤0.02%、S≤0.009%、Nb≤0.10%、Cr≤0.50%、Mo≤0.50%,Al≤0.05%,其余是Fe及不可避免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C:0.03~0.22%、Si:0.1~0.4%、Mn:0.8~2.0%、P≤0.02%、S≤0.009%、Nb≤0.10%、Cr≤0.50%、Mo≤0.50%,Al≤0.05%,其余是Fe及不可避免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含量为0.002~0.05%的Re。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Re含量为:0.01-0.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C含量为:0.06~0.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Si含量为:0.12~0.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所述Mn含量为:1.46-1.5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力梁用钢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寒郭子峰郭佳王智权冯军陈斌李玉鹏吕宝锋赵青尼兴范然然杨业周娜徐伟张嘉琪宋春华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