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7843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探针的结构式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线粒体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会将线粒体内部的质子主动运输到线粒体外,从而形成了达-160mV~-180mV的内负外正的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电位为有氧呼吸过程提供能量,催化其分解具有高稳定性的化合物。此外,线粒体膜电位与细胞状态息息相关,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可以精确反映细胞的健康状态。因此,实时观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意义。到目前为止,荧光成像是研究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最重要工具。线粒体体积微小,难以精准的嵌入电极,这限制了电化学方法在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上的应用。相比之下,荧光成像法具有对生物样本低损伤、可进行原位、动态观测等优点,是用于研究线粒体膜电位的理想工具。目前,TMRM和JC-1是常用于研究线粒体膜电位的荧光探针。TMRM常用于计算线粒体膜电位的大小,然而计算过程繁琐,限制了其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C-1在高膜电位的线粒体中呈现J-聚集态,发射橘红色荧光;在低膜电位的线粒体中呈现单体态,发射黄色荧光;因此J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粒体膜电位探针,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粒体膜电位探针,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6-羟基-2-萘甲醛和碘己烷在碳酸钾存在下于DMF中室温反应,然后将反应液分离纯化得6-己氧基-2-萘甲醛;(2)2-甲基喹啉和碘甲烷在乙醇中40-60℃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过滤并使用乙醇洗涤固体析出,得1,2-二甲基-喹啉碘盐;(3)6-己氧基-2-萘甲醛与1,2-二甲基-喹啉碘盐在吡咯烷存在下于乙醇中反应,室温反应后过滤得粗产物,以乙醇重结晶得2-(6-己氧基-2-萘乙烯基)-N-甲基-喹啉碘盐,即荧光探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6-羟基-2-萘甲醛与碘己烷的摩尔比为1:1-2;步骤(2)中,所述2-甲基喹啉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为1:1-2;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英孙洁田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