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条和钢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74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3
本申请涉及钢轨交通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条和钢轨组件。该弹条包括U形弹条本体、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分别设置在U形弹条本体的两侧;U形弹条的本体支撑部用于抵接钢轨组件的连接件;第一弹臂与第一子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第一弹臂向远离U形弹条本体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支脚;第二弹臂与第二子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绝缘块,第二弹臂向远离U形弹条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支脚;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用于抵接在钢轨上。该钢轨组件包括该弹条。该弹条和该钢轨组件提高了弹性系数和最低固有频率,降低了对于钢轨波磨和振动激励的敏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条和钢轨组件
本申请涉及钢轨交通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弹条和钢轨组件。
技术介绍
弹条是钢轨交通结构的关键部件,用于连接钢轨与绝缘块,能够承载列车抵抗纵向载荷,提高钢轨系统的弹性和钢轨系统的结构连接可靠性。但是现有的广泛应用的ω型弹条,其两个支脚向内弯,即向相向的方向弯折,导致弹条的后弯支点弧形内侧表面成为裂纹源区,进而在弹条的继续使用过程中,裂纹向弹条内部呈放射状扩展,使扩展区形成扇形。且其端口光滑,无明显塑性变形,属于典型的疲劳失效。经分析,是由于支脚内弯的ω型弹条的固有频率过低,因而对于钢轨波磨和振动激励非常敏感,从而造成在后弯支点断裂的现象。所以,目前亟待提出一种结构继承性高且能够有效提高固有频率的新型弹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条。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组件。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条,用于将钢轨组件的钢轨扣压在绝缘块上,包括U形弹条本体、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弹条本体的两侧;所述U形弹条本体包括第一子本体和第二子本体,所述第一子本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本体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本体支撑部,所述本体支撑部用于抵接所述钢轨组件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子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所述第一弹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U形弹条本体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支脚;所述第二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子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所述第二弹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U形弹条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用于抵接在所述钢轨。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子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支撑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子本体与所述第一弹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弹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一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一弹臂的最高点均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一支点距离,所述第一弹臂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一顶点距离,所述第一支点距离与所述第一顶点距离之间的比值A:2.4≤A≤2.8;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二弹臂的最高点均高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支点距离,所述第二弹臂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顶点距离,所述第二支点距离与所述第二顶点距离之间的比值B:2.4≤B≤2.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弹条是对称弹条;所述第一支脚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支脚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为支脚距离,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为连接距离,所述支脚距离与所述连接距离之间的比值C:1.5≤C≤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弹条的最低固有频率不小于980Hz;所述弹条的最大工作应力不大于1220MPa;所述弹条的疲劳应力不大于100MPa。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从所述第一弹臂的固定端至所述第一支脚的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U形弹条本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所述第一支脚的固定端至所述第一支脚的自由端之间,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U形弹条本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从所述第二弹臂的固定端至所述第二支脚的固定端之间,所述第二弹臂与所述U形弹条本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所述第二支脚的固定端至所述第二支脚的自由端之间,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U形弹条本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从所述第一弹臂的固定端至所述第一支脚的固定端,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从所述第二弹臂的固定端至所述第二支脚的固定端,所述第二弹臂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钢轨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条;具有止挡部的连接件;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上设置有第一绝缘扣槽和第二绝缘扣槽;钢轨;所述弹条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绝缘扣槽相连接,所述弹条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绝缘扣槽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弹条的U形弹条本体连接在所述绝缘块上,所述止挡部抵接在所述U形弹条本体上,以使所述弹条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抵接所述钢轨的底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条,由于第一支脚相对于第一弹臂的弯折方向与第一连接部相对于第一弹臂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二支脚相对于第二弹臂的弯折方向与第二连接部相对于第二弹臂的弯折方向相反,从而显著提高了弹条的弹性系数,有效提高了弹条的最低固有频率,因而降低了弹条对于钢轨波磨和振动激励的敏感度。进一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钢轨组件,通过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与钢轨的底座相抵接,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与绝缘块相连接,从而使弹条整体扣接绝缘块和钢轨;进而连接件的一端抵接U形弹条本体,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绝缘块,实现了将弹条固定在绝缘块与钢轨形成的整体上。由于弹条的最低固有频率提高了,因而该钢轨组件件对于钢轨波磨和振动激励的敏感度显著降低。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弹条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弹条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弹条的左视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弹条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钢轨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钢轨组件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钢轨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标:1-弹条;10-U形弹条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条,用于将钢轨组件的钢轨扣压在绝缘块上,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弹条本体、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弹条本体的两侧;所述U形弹条本体包括第一子本体和第二子本体,所述第一子本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本体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本体支撑部,所述本体支撑部用于抵接所述钢轨组件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子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所述第一弹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U形弹条本体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支脚;所述第二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子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所述第二弹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U形弹条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用于抵接在所述钢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条,用于将钢轨组件的钢轨扣压在绝缘块上,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弹条本体、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和所述第二弹臂分别设置在所述U形弹条本体的两侧;所述U形弹条本体包括第一子本体和第二子本体,所述第一子本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本体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本体支撑部,所述本体支撑部用于抵接所述钢轨组件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子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所述第一弹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U形弹条本体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支脚;所述第二弹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子本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块,所述第二弹臂的自由端向远离所述U形弹条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二支脚用于抵接在所述钢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子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支撑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子本体与所述第一弹臂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子本体与所述第二弹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和所述第一弹臂的最高点均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一支点距离,所述第一弹臂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一顶点距离,所述第一支点距离与所述第一顶点距离之间的比值A:2.4≤A≤2.8;所述第二支脚和所述第二弹臂的最高点均高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支脚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支点距离,所述第二弹臂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高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顶点距离,所述第二支点距离与所述第二顶点距离之间的比值B:2.4≤B≤2.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是对称弹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卢俊赵才友江万红陈明明王刘翀周华龙李祥魏晓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