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573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14 0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包括悬挂车体、座椅、两个车轮、套筒、车底板、配重块、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传动机构的一端位于套筒内部,另一端连接车轮上设置的车轮轴;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的一端均位于车底板上方,另一端均连接套筒内部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制动机构均有两个,且均沿悬挂车体的中心平面对称分布;车轮上设置螺旋桨轮辐。无需使用电力驱动,仅靠人力脚踩踏板驱动,节能环保,实现了无碳化设计。并且由于采用人力驱动,因此速度可以自由调节,保证安全性。同时,车轮采用倾斜轮辐设计,可以在水中直接充当船桨,可以直接进入水面,给人们提供安全的水上观光服务。

A Carbon-free Amphibious Multifunctional Sightseeing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bonless amphibious multi-functional sightseeing car, which comprises a suspension body, a seat, two wheels, sleeves, a bottom plate, a counterweight block, a power mechanism,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steering mechanism and a braking mechanism;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located in the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wheel axle arranged on the wheel.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r bottom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side the sleeve at the other end; the power mechanism,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brake mechanism are all two, and they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central plane of the suspended car body; and the spokes of the propeller are arranged on the wheels. No need to use electric drive, only rely on human foot pedal driv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chieve a carbonization-free design. And because of the use of human drive, speed can be adjusted freely to ensure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wheel is designed with inclined spokes, which can directly act as an oar in the water, and can directly enter the water surface to provide people with safe water sightseeing ser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观光车
,涉及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度假意识的日益提高,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观光车作为人们休闲、观光的代步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同时由于观光车有噪音低、操作简单、维护使用费用较低等特点,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旅游观光车作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的特殊车辆产品,已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旅游风景区、步行街、休闲度假村、疗养院、大学校园、房产开发新区、体育场馆、游乐场、包括警车、市容监察用车,虽然与汽车等成熟产品相比较,旅游观光车只是汽车的初级或过渡产品,但它的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使用者认可。但是市面上几乎所有自助的观光车均使用电力驱动,而电力驱动的小车一般速度较快,无法使人们充分欣赏风景,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电力驱动的观光车由于可能会发生的漏电以及其他特殊系统故障,会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并且由于使用电力驱动,一般也不可直接进入水中,为想在水中观光的游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包括悬挂车体、座椅、两个车轮、套筒、车底板、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悬挂车体的两端与两个车轮连接;车底板设置在悬挂车体内部;座椅设置在车底板上方;套筒设置在车底板下方;套筒两端与悬挂车体固定连接;车轮上设置用于在水中给观光车提供动力的螺旋桨轮辐;传动机构的一端位于套筒内部,另一端连接车轮上设置的车轮轴;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的一端均位于车底板上方,另一端均连接套筒内部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制动机构均有两个,且均沿悬挂车体的中心平面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动力机构包括两个踏板、两个踏板支座、主动链、主动链轮和踏板轴;两个踏板支座的一端与车底板连接,另一端通过踏板轴连接;两个踏板分别与踏板轴的两端连接;主动链轮设置在踏板轴上;主动链一端与主动链轮连接,另一端连接传动机构。动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踏板轴与踏板支座连接处的用于承载踏板轴的径向力的踏板轴承。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链、从动链轮、传动主动链轮、传动从动链轮和半轴;半轴位于套筒内部,半轴一端上设置传动从动链轮,另一端上设置传动主动链轮;从动链轮设置在车轮轴上;传动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连接;从动链一端连接传动从动链轮,另一端连接从动链轮。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盘、转向锥齿轮组、丝杆、第一活动套筒、两个转向轴承挂板和第二活动套筒;转向锥齿轮组包括相连接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第一锥齿设置在转向盘的操纵杆位于车底板下方的一端上,第二锥齿设置在丝杆上,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垂直安装;第一活动套筒一端连接第一半轴,另一端设置花键轴;第二活动套筒一端连接第二半轴,另一端设置与花键轴相配合的花键轴孔;两个转向轴承挂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丝杆的两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活动套筒和第二活动套筒;第一活动套筒和第二活动套筒能在丝杆和两个转向轴承挂板的旋合作用下进行伸缩,使花键轴与花键轴孔啮合或分离。转向机构还包括两个转向轴承,转向轴承设置在转向轴承挂板与第一活动套筒之间以及转向轴承挂板和第二活动套筒之间;转向轴承用于连接转向轴承挂板和第一活动套筒以及转向轴承挂板和第二活动套筒。转向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操纵杆与车底板之间的用于支撑转向盘的转向盘支撑轴承。转向机构还包括轴承内套筒以及套筒支撑轴承;套筒支撑轴承设置在套筒内部,轴承内套筒设置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外侧以及套筒支撑轴承内部。制动机构包括刹车盘、刹车盘支撑轴承和刹车片;刹车盘的刹车盘操作杆通过刹车盘支撑轴承与车底板连接,刹车盘操作杆的一端连接刹车片;刹车片能在刹车盘操作杆的控制下与半轴连接或分离。观光车还包括遮阳板、平衡轮、配重块以及底轮支架;遮阳板位于悬挂车体上设置的滑动槽内且能在滑动槽内滑动;平衡轮通过底轮支架与悬挂车体下端外壁连接;配重块设置在车底板下方且与悬挂车体连接,配重块用于保证观光车的重心位于观光车的正中间;所述悬挂车体采用透明塑料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人力脚踩踏板给整个观光车提供动力,不需要额外的其他动力源,节能环保,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碳化设计,不使用任何燃料,对环境无害。同时,采用人力驱动,速度可以自由调节,给人们充足的时间和视界欣赏路上的风景;在安全性能上相较于传统的电力驱动也有很大提升。通过在车轮上设置螺旋桨轮辐,使车轮在水中能够充当船桨使用,实现一轮两用,可以直接进入水面,给人们提供安全的水上观光服务。进一步的,将传动主轴分为两个半轴,两个半轴均连接有活动套筒,通过两个活动套筒端部的花键轴和花键轴孔的啮合和分离,实现观光车的前进和转向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实施。进一步的,在车底板下方设置与悬挂车体连接的配重块,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车体的重心始终位于车体正中间,从而不会在水中发生翻转;在悬挂车体的滑动槽内设置遮阳板,且遮阳板能在滑动槽内自由移动,方便游客抵挡阳光的照射;在悬挂车体下端外壁上设置平衡轮,由于在上坡、下坡、刹车、加速过程中,车体可能由于惯性会向前或向后旋转,为了保持不至于发生侧翻,当车体旋转的角度超过了设定的角度后,平衡轮会接触到地面,产生一定的支撑力,从而保证了观光车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剖面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剖面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踏板传动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轮辐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合轴系统工作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机械传动原理图。其中:1-悬挂车体;2-遮阳板;3-座椅;4-转向盘;5-刹车盘;6-刹车盘支撑轴承;7-踏板;8-踏板支座;9-主动链;10-车轮;11-主动链轮;12-从动链;13-从动链轮;14-车轮轴;15-踏板轴承;16-转向锥齿轮组;17-丝杆;18-第一半轴;19-传动主动链轮;20-第一活动套筒;21-转向轴承挂板;22-转向轴承;23-第二活动套筒;24-第二半轴;25-平衡轮;26-刹车片;27-套筒;28-轴承内套筒;29-套筒支撑轴承;30-车底板;31-配重块;32-底轮支架;33-滑动槽;34-螺旋桨轮辐;35-转向盘支撑轴承;36-踏板轴;37-传动从动链轮;38-链轮;39-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车体(1)、座椅(3)、两个车轮(10)、套筒(27)、车底板(30)、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悬挂车体(1)的两端与两个车轮(10)连接;车底板(30)设置在悬挂车体(1)内部;座椅(3)设置在车底板(30)上方;套筒(27)设置在车底板(30)下方;套筒(27)两端与悬挂车体(1)固定连接;车轮(10)上设置用于在水中给观光车提供动力的螺旋桨轮辐(34);传动机构的一端位于套筒(27)内部,另一端连接车轮(10)上设置的车轮轴(14);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的一端均位于车底板(30)上方,另一端均连接套筒(27)内部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制动机构均有两个,且均沿悬挂车体(1)的中心平面对称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车体(1)、座椅(3)、两个车轮(10)、套筒(27)、车底板(30)、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悬挂车体(1)的两端与两个车轮(10)连接;车底板(30)设置在悬挂车体(1)内部;座椅(3)设置在车底板(30)上方;套筒(27)设置在车底板(30)下方;套筒(27)两端与悬挂车体(1)固定连接;车轮(10)上设置用于在水中给观光车提供动力的螺旋桨轮辐(34);传动机构的一端位于套筒(27)内部,另一端连接车轮(10)上设置的车轮轴(14);动力机构、转向机构和制动机构的一端均位于车底板(30)上方,另一端均连接套筒(27)内部的传动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和制动机构均有两个,且均沿悬挂车体(1)的中心平面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两个踏板(7)、两个踏板支座(8)、主动链(9)、主动链轮(11)和踏板轴(36);两个踏板支座(8)的一端与车底板(30)连接,另一端通过踏板轴(36)连接;两个踏板(7)分别与踏板轴(36)的两端连接;主动链轮(11)设置在踏板轴(36)上;主动链(9)一端与主动链轮(11)连接,另一端连接传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踏板轴(36)与踏板支座(8)连接处的用于承载踏板轴(36)的径向力的踏板轴承(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链(12)、从动链轮(13)、传动主动链轮(19)、传动从动链轮(37)和半轴;半轴位于套筒(27)内部,半轴一端上设置传动从动链轮(37),另一端上设置传动主动链轮(19);从动链轮(13)设置在车轮轴(14)上;传动从动链轮(37)与主动链(9)连接;从动链(12)一端连接传动从动链轮(37),另一端连接从动链轮(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碳水陆两栖多功能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盘(4)、转向锥齿轮组(16)、丝杆(17)、第一活动套筒(20)、两个转向轴承挂板(21)和第二活动套筒(23);转向锥齿轮组(16)包括相连接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第一锥齿设置在转向盘(4)的操纵杆位于车底板(30)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琰李富康龙麒谭栾飞张国连彭智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