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水陆两栖飞机设计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微喷溅高性能双体水陆两栖飞机。
技术介绍
常规的水上飞机,滑行面是明显的V型或者是W型剖面,在水面滑行时,机身首部靠近自由液面处存在将来流速度阻滞为零的驻点,并且在机身底部宽度范围内形成一条驻点线,由于驻点线附近压力最高,形成了驻点线和船底舷侧外的巨大压力差,从而产生向外运动的喷射水流,喷溅水流的高度与船体线型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喷溅对水陆两栖飞机安全性的巨大影响,目前一方面通过在飞机设计上,对横剖面进行优化,以设计出具有良好喷溅性能的船体,另一方面采用增加局部构件(抑波槽、垂直防溅条等)的方式来得到一定的效果。在高性能船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海军最新型高速隐形试验快艇“短剑”,双M船型构成了以充分反射和吸收高速航行时的流体阻力,将其转化为升力,同时形成地垫垫升的作用,而且船舷侧无外飘,高速航行时压力较小,不容易形成向艇体外的喷溅,与常规滑行型快艇相比,其抑制两舷喷溅效果明显。目前暂未有类似水陆飞机将M型高性能船与具有优良喷溅性能的水上飞机融合的新型微喷溅水上飞机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喷溅高性能双体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机翼2、尾翼3、涡扇发动机4和微喷溅滑行船体6;机翼2安装在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中部,在机翼2上方靠近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处布置有涡扇发动机4;在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的尾端布置有尾翼3;两个微喷溅滑行船体6安装在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下部纵向两侧,两个微喷溅滑行船体6与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连接后形成纵向的气动槽道5;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设置有反向剖面断阶7,将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分为前体和后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喷溅高性能双体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机翼2、尾翼3、涡扇发动机4和微喷溅滑行船体6;机翼2安装在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中部,在机翼2上方靠近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处布置有涡扇发动机4;在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的尾端布置有尾翼3;两个微喷溅滑行船体6安装在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下部纵向两侧,两个微喷溅滑行船体6与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连接后形成纵向的气动槽道5;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设置有反向剖面断阶7,将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分为前体和后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喷溅高性能双体水陆两栖飞机,其特征在于:气动升力型主机身1的长宽比L/B为4.68,气动槽道5的半宽B2与微喷溅滑行船体6的宽度B1比值为1,气动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刘涛,唐彬彬,曹凯,王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