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953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发射壳体和发射装置,所述机身主体顶部设有共轴双桨叶装置,所述共轴双桨叶装置包括内轴,所述内轴的底部设有锥齿轮一,所述内轴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上旋转盘,所述内轴的中部位置处套接设有外轴,所述机身主体下部设有任务装置,所述发射壳体和折叠桨叶的机身主体相配合,所述发射壳体包括两块等大的弧面壳体,所述弧面壳体之间相配合连接,所述发射装置内设有和发射壳体相配合的发射腔体,所述发射装置内设有弹射发射壳体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采用共轴反桨布局,具有可折叠桨叶,可以快速抵近目标区域后进行悬停或飞行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是指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许多传统行业开始慢慢引进无人机的应用,推进着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市场上的无人机通常以旋翼无人机与固定翼无人机为主。旋翼无人机可以在空中悬停,在指定地点上空进行工作,但有航时短、飞行速度慢等缺点;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快,可短时间完成大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但无法悬停,且对起降场地有较高的要求,不便于快速展开、快速使用。实际使用中,如需要无人机高速抵近工作区后悬停作业,则需要一种新型的无人机以满足这种特殊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结构合理,采用共轴反桨布局,具有可折叠桨叶,可以快速抵近目标区域后进行悬停或飞行作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发射壳体和发射装置,所述机身主体顶部设有共轴双桨叶装置,所述共轴双桨叶装置包括内轴,所述内轴的底部设有锥齿轮一,所述内轴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上旋转盘,所述内轴的中部位置处套接设有外轴,所述外轴底部设有锥齿轮二,所述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1)、发射壳体(13)和发射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顶部设有共轴双桨叶装置(2),所述共轴双桨叶装置(2)包括内轴(3),所述内轴(3)的底部设有锥齿轮一(4),所述内轴(3)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上旋转盘(5),所述内轴(3)的中部位置处套接设有外轴(6),所述外轴(6)底部设有锥齿轮二(7),所述锥齿轮二(7)和锥齿轮一(4)对称设置,所述内轴(3)贯通锥齿轮二(7)的中心处设置,所述锥齿轮二(7)和锥齿轮一(4)均设置于机身主体(1)内,所述机身主体(1)内设有和同时和锥齿轮二(7)、锥齿轮一(4)相配合的主动锥齿轮(8),所述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抵近的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1)、发射壳体(13)和发射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顶部设有共轴双桨叶装置(2),所述共轴双桨叶装置(2)包括内轴(3),所述内轴(3)的底部设有锥齿轮一(4),所述内轴(3)的顶部位置处设有上旋转盘(5),所述内轴(3)的中部位置处套接设有外轴(6),所述外轴(6)底部设有锥齿轮二(7),所述锥齿轮二(7)和锥齿轮一(4)对称设置,所述内轴(3)贯通锥齿轮二(7)的中心处设置,所述锥齿轮二(7)和锥齿轮一(4)均设置于机身主体(1)内,所述机身主体(1)内设有和同时和锥齿轮二(7)、锥齿轮一(4)相配合的主动锥齿轮(8),所述主动锥齿轮(8)的中心处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所述机身主体(1)内设有控制器,所述减速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所述外轴(6)的上部外侧设有下旋转盘(9),所述上旋转盘(5)和下旋转盘(9)上沿周向对称分别设有一对桨叶(10),所述桨叶(10)铰接在上旋转盘(5)和下旋转盘(9)边缘处,所述桨叶(10)靠近铰接位置下部铰接设有连接杆(11),所述内轴(3)和外轴(6)上和桨叶(10)同侧设有桨叶收放装置(12),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铰接桨叶收放装置(12),所述桨叶收放装置(12)传动连接杆(11)控制桨叶(10)的收放,所述机身主体(1)下部设有任务装置(14),所述发射壳体(13)和折叠桨叶(10)的机身主体(1)相配合,所述发射壳体(13)包括两块等大的弧面壳体(15),所述弧面壳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融潘祈帆陈希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君晖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