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493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配体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所述制备方法为:将2‑氨基吡啶甲醛和芳香乙腈在碱和溶剂条件下反应,得到2‑氨基‑3‑苯基萘啶化合物,然后在氢气及贵金属催化条件下反应,得到2‑氨基‑5,6,7,8‑四氢‑3‑苯基萘啶化合物,最后与二烷基氯化磷或二芳基氯化磷反应,得到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以2‑氨基吡啶甲醛与芳香乙腈为原料三步合成2‑氨基四氢萘啶P^N^P配体化合物,具有合成步骤简单、操作安全、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合成方法对功能团兼容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配合物,尤其是以pincer配体为基础的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高原子经济性等优点,并且在药物、农药和材料化学前体的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Pincer配合物是由过渡金属和pincer配体之间通过配位作用形成的金属络合物。自从1976年Shaw及其同事首次报道了pincer配体和VanKoten与Noltes在1978年第一次报道了pincer配合物之后,许多以pincer配体为基础的过渡金属配合物被开发出来,常见的主要有P^N^P、P^N^N、P^C^P和P^C^N等构型。虽然pincer配体已经有了很多种类,但是新型配体的出现可能会解决许多科研问题,同时合适的配体对于调整金属络合物的催化性能和立体选择性至关重要。其次,P^N^P型pincer配体是一类三齿配体,具有邻近的三个配位点,能够像钳子一样牢固的将金属夹在子午几何形状的中心。目前为止,P^N^P型配体全是对称性骨架,并未发现非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中R1表示苯环上一取代或多取代的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酯基、氟或氢;R2表示烷基或芳基。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在反应器中,加入化合物1、化合物2、碱和溶剂,在25~80℃下搅拌反应1~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固体产物经乙醇洗涤得到化合物3;(2)在反应器中,加入化合物3、贵金属催化剂和溶剂,在氢气氛围及25~80℃下搅拌反应6~1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蒸除溶剂得到化合物4;(3)在反应器中,加入化合物4、化合物5、碱和溶剂,在惰性气体氛围及-78~120℃下搅拌反应12~24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稀释反应液,过滤,取滤液蒸除溶剂得到粗产物,粗产物经柱层析提纯或者重结晶提纯,得到所述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所述的化合物1是指具有式(1)结构的2-氨基吡啶甲醛;所述的化合物2是指具有式(2)结构的芳香乙腈;所述的化合物3是指具有式(3)结构的2-氨基-3-苯基萘啶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4是指具有式(4)结构的2-氨基-5,6,7,8-四氢-3-苯基萘啶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5是指具有式(5)结构的二烷基氯化磷或二芳基氯化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化合物1与化合物2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化合物1与碱的摩尔比为1:(0.1~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2-氨基四氢萘啶的非对称P^N^P型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为叔丁醇钾、叔丁醇钠、叔丁醇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甲醇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化钠、磷酸钾、碳酸钾、碳酸铯、四甲基乙二胺和三乙胺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珉谭振达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