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手性双齿配体及其在钯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93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手性双齿配体及其在钯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轴手性双齿配体,结构式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手性双齿配体及其在钯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手性双齿配体的设计及其在催化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2005年,Rueping课题组利用Hantzsch酯作为氢源,采用2mol%手性磷酸作为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亚胺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得到了46-91%的收率和70-84%的ee值。随后进行了其他类似化合物的还原,反应方程式如:You课题组运用5mol%的手性磷酸实现了α-氨基酯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该反应在质子性溶剂与非质子性溶剂中都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反应方程式如:Antilla将磷酸催化的氢转移反应扩展到了手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在甲苯中由α-酮酸酯和芳香胺制备亚胺,在5mol%的手性BINOL磷酸催化下获得α-氨基酸酯,反应方程序如:目前,不对称的氢转移反应多数是由BINOL手性磷酸催化完成的,其他骨架类型的催化剂报道相对较少,并且催化剂用量一般为5-10mol%,催化剂用量偏大,不利于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手性双齿配体,同时提供其在钯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解决如何在温和的条件下取得了较高的收率的技术问题。轴手性双齿配体,结构式如下:其中R为H或2,4,6-Me或2,4,6-t-Bu或2,4,6-F。轴手性双齿配体在钯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轴手性双齿配体与钯盐在乙醚中搅拌配位,浓缩旋干,得到催化剂;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喹啉,Hantzsch酯作为氢源,加入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0.05mol%的上述催化剂,室温反应6-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产物。所述钯盐为PdCl2或者Pd(OAc)2或者PdNa2Cl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结构新颖的双齿化合物即轴手性双齿配体作为配体与金属钯进行配位,所得催化剂结构新颖,活性较高,催化剂用量低,反应条件温和,无需除水除氧,利用大规模应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甲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OAc)2和A1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80%,ee为87%。实施例2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甲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Cl2和A1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92%,ee为89%。实施例3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甲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Na2Cl4和A1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73%,ee为85%。实施例4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甲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5mol%的PdCl2和A1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94%,ee为90%。实施例5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甲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5mol%的PdCl2和A1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6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68%,ee为91%。实施例6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5mg2-乙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Cl2和A2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87%,ee为94%。实施例7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氯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Cl2和A3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82%,ee为95%。实施例8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溴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Cl2和A4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78%,ee为81%。实施例9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50mg2-甲氧基喹啉,100mgHantzsch酯,加入2mL氯仿溶解,然后加入0.01mol%的Pd(OAc)2和A1配合后的催化剂,室温反应12h,反应结束后直接过柱,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为84%,ee为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手性双齿配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手性双齿配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其中R为H、2,4,6-Me、2,4,6-t-Bu、2,4,6-F。2.轴手性双齿配体在钯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轴手性双齿配体与钯盐在乙醚中搅拌配位,浓缩旋干,得到催化剂;在10mL单口反应瓶中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标许萌柯军梁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