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泽宇专利>正文

自行车防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14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行车车锁置于车架管内,形成车锁一体之车内锁定结构,使用该方法而设计的前叉锁定装置设置在车架下管内,通过其上所设的前叉锁舌卡入前叉锁孔内以锁定前叉。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前叉锁定装置的基础上还设置了中轴锁定装置和后轴锁定装置并采用了密码锁和报警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车锁融为一体,用一锁锁定前叉或同时锁定前叉、后轴或前叉、中轴和后轴,使用灵活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防盗问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防盗方法及采用这种方法而设计的装置。我国为自行车王国,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均离不开它,但自行车被盗现象非常严重,公安、交警系统曾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收效甚微,许许多多的自行车行业和锁具专家们在防盗问题上有过许多的专利技术,但大多采用外附式锁定机构,通过在车体外设置车锁来锁定其前轮或后轮,且为一锁锁定一轴,使用起来非常麻烦,防盗效果并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车锁融为一体,实现车内锁定进行防盗的方法及使用这种方法而设计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根据以往自行车被盗方式及防盗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进行构思,突破了传统的外附式锁定机构的型式,从车内结构着手,将锁定机构视为自行车生产中的零配件,将整个锁定机构巧妙地设置于车架管内,使车锁融为一体,独具匠心,通过设于车架管内的前叉锁定装置,后轴锁定装置和中轴锁定装置,可分别锁定前叉,中轴、后轴或以联动锁定的方式用一把锁同时锁定前叉、中轴和后轴,使盗贼无法将整车推走,若破坏其锁具则将导致整车的毁损;从根本上解决了自行车被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在车架立管或鞍管内设置了一报警装置,自行车被搬动时,可自动报警。其密码锁的应用更是使防盗功能进一步完善。本专利技术锁定装置开启方便,使用灵活,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行车。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叉锁定装置和中轴锁定装置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之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轴锁定装置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报警装置安装示意图。其中1-前叉立管 2-车架下管 3-车架立管4-平叉 5-车锁 6-前叉锁定装置 7-中轴锁定装置 8-后轴锁定装置 9-报警装置10-中轴11-中轴锁舌 12-连接杆13-中轴梭片14-锁体 15-摆片16-锁芯17-密码盘18-卡翅盘19-前叉梭片21-前叉锁舌 22-套管23-钢丝绳 24-回位弹簧 25-后轴锁舌26-护套27-后轴套28-后轴花盘29-后轴30-讯响器31-电源32-活动触块33-电路板34-固定块35-固定触块36-防尘盖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在充分分析自行车被盗的基础上构思,将自行车锁具置于车架管内,使车锁成为一体化结构,该结构可由生产厂家作为零部件进行生产和装配,通过设于其内的锁定装置分别锁定前叉、中轴和后轴,或在车架管内采用联动锁定装置用一锁锁定前叉和中轴或者前叉、后轴或中轴、后轴或前叉、中轴和后轴,达到全面锁定,稳固防盗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方法设计了一防盗装置,如图1、图2、图3所示,它由设置在车架管内的前叉锁定装置6组成,前叉锁定装置6由前叉锁舌21、连接件12、回位弹簧24、前叉梭片19、锁芯16和摆片15组成,车架下管2锁芯孔上面设有防尘盖36,以防脏物堵塞锁芯孔,雨水浸入锁内,保护锁体,延长锁的使用寿命。锁芯16之外环上套有摆片15,可带动其转动,摆片15上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齿,该齿可与前叉梭片19上开设的齿槽相啮合并带动前叉梭片10作滑移,为控制前叉梭片19滑移距离,在前叉梭片19和锁芯16之间设一锁体14,前叉梭片19呈L形,其前端轴心处设置一活动连接件12,该连接件12既可采用拉杆,亦可采用钢索,另一端与前叉锁舌21相接,前叉锁舌21上套一回位弹簧24,该回位弹簧亦可设于连接件12上,前叉锁舌21之前端可卡入前叉立管1上开设的孔内,以锁定前叉。前叉立管1上孔可设一个或一个以上,便于灵活锁定。本专利技术还在前叉锁定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了一后轴锁定装置8,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后轴锁定装置8置于平叉4后端,其结构和原理与前叉锁定装置6一致,它由中轴梭片13、后轴锁舌25、钢丝绳23、回位弹簧24和后轴套27组成。中轴梭片13置于前叉梭片19相对的位置上,其上所开设的齿槽可与摆片15上的齿啮合,摆片15亦可带动中轴梭片13作滑移,其滑移距离由摆片15和中轴梭片13之间所设的锁体14控制,中轴梭片13亦呈L型。因后轴29距车架下管2较远,其前端固定一钢丝绳23,其上套有一套管22,便于钢丝绳23灵活滑动,钢丝绳23另一端与后轴锁舌25联接,回位弹簧24套于后轴锁舌25或钢丝绳23上。为锁定好后轴29,本专利技术在原有的后轴结构上作了一小小的改进,即在平叉4后轴端焊接一护套26,可掩盖后轴锁舌25,在后轴花盘28上固定一后轴套27,后轴套27上开设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孔,和带动后轴29转动的后轴花盘28一起插入护套26内,后轴锁舌25可插入后轴套27孔内,以锁定后轴29。本专利技术可设置由密码控制的车锁形式,车锁5由卡翅盘18、前叉梭片19和设置在车架下管2之外的密码盘17组成,紧邻前叉梭片19上旁设三个卡翅盘18,与密码盘17相连,其上各开设有一个凹槽,只有按照特定的密码转动密码盘17,使三个卡翅盘18上的凹槽完全重叠时,呈L型的前叉梭片19前端才可进入卡翅盘18上的凹槽中,前叉锁舌21和后轴锁舌25才可开启,此时锁芯16可带动摆片15转动,摆片15上齿同时与前叉梭片19和中轴梭片13上齿槽配合带其作滑移,然后通过连接件12和钢丝绳23带动前叉锁舌21和后轴锁舌25脱离前叉立管1和后轴套27上锁孔。锁定时,前叉锁舌21和后轴锁舌25在回位弹簧24的作用下自动卡入前叉立管1和后轴套27锁孔内,将车的前叉和后轴锁定。根据以上同样原理,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一中轴锁定装置7,在中轴梭片13上同样固定一连接件12,连接件12另一端设套有回位弹簧24的中轴锁舌11,在中轴7上,开设一凹槽,中轴锁舌11可卡入其内以锁定中轴7。为进一步完善防盗功能,本专利技术还在车架立管3或鞍管内设置了一报警装置9,如图5所示,它由电源31、讯响器30、电路板33、活动触块32和固定触块35组成,活动触块32设在中轴锁舌11上或后轴锁舌25上,用导线与电路板33连接,固定触块35置于固定块34上,与电源31相接,电源31与讯响器30相联,电路板33上含一振动开关。当开启车锁时,后轴锁舌25或中轴锁舌11上活动触块32与固定触块35分开,报警装置9电路断开,讯响器30不发声。锁定时,后轴锁舌25或中轴锁舌11带动活动触块32前移,活动触块32和固定触块35贴合,报警装置9电路接通。但由于电路板33上含有一振动开关,此时讯响器30并不发声,只有在自行车稍微有移位振动时,振动开关便自动接通电路,发出警报声。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行车车锁置于车架管内,形成车锁一体之结构,通过设于其内的锁定装置分别锁定前叉、中轴、后轴,或采用联动锁定装置用一锁锁定前叉和中轴或前叉和后轴或后轴和中轴或前叉、中轴和后轴。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下管(2)内设置前叉锁定装置(6),所述前叉锁定装置(6)由前叉锁舌(21)、连接件(12)、前叉梭片(19)、回位弹簧(24)、锁芯(16)和摆片(15)组成,锁芯(16)外环上套有摆片(15),摆片(15)上所设齿与前叉梭片(19)上开设的齿槽相配合,连接件(12)一端与前叉梭片(19)前端相接,另一端与可卡入前叉立管(1)上开设的孔内的前叉锁舌(21)相接,前叉锁舌(21)或连接件(12)上套有一回位弹簧(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行车车锁置于车架管内,形成车锁一体之结构,通过设于其内的锁定装置分别锁定前叉、中轴、后轴,或采用联动锁定装置用一锁锁定前叉和中轴或前叉和后轴或后轴和中轴或前叉、中轴和后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奖保
申请(专利权)人:刘泽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