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应辉专利>正文

自行车防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85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其主要特征是该装置可通过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的前部,采用两排以上弹子和Z型钥匙孔,装置栓隐蔽在装置体内。与现有的自行车相比,可更有效地防止盗车者采取绊绳吊衣架、用万能钥匙和扳手等盗窃方式盗窃自行车,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运输
,是关于一种防止盗窃自行车的装置。现在的自行车钳型锁,由于装在自行车的后叉部门,它只有一排弹子,锁栓暴露长,锁芯突出,因而盗车者则采取绊绳吊衣架,用万能钥匙压出弹子,用钢筋扳手拔锁栓,或用套管扳手破锁头等多种方式比较容易地盗窃自行车。本技术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新型的自行车防盗装置,防止盗车者采取用绊绳吊衣架等方式盗窃自行车,克服现有自行车锁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1〉.防盗装置装在自行车的前部,其上体通过固定环和固定槽固定在自行车前下三通处,其下体通过固定环和固定孔固定在自行车前叉处,上下体通过装置栓锁合后限止自行车方向;〈2〉.采用两排以上弹子和Z型钥匙孔;〈3〉.装置栓隐蔽在铸造的上下装置体内。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措施,可较好地防止盗窃自行车。结合实例及附图进一步描述技术的具体形状结构特征。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自行车防盗装置的主视图;图2表示本自行车防盗装置的俯视图;图3表示本自行车防盗装置上体B-B局部剖视图。参照图1,图2,本自行车防盗装置分上体1和下体6两部分。参照图1,图2,图3,上体1具有转子11,转子定位销2,呈直型的装置栓5,二排以上的弹子3,弹簧4,上体固定环7,上体固定环7上刻有呈三角状的固定槽9,呈Z型的钥匙孔13。参照图1,图2,下体6具有下体固定环8,下体固定孔10和栓孔12。安装时,将上体固定环7套装在自行车前下三通的钢碗上部,三角状固定槽9对应下三通的焊接痕;将下体固定环8套压在自行车前叉子上的档下,下体固定孔10紧固在前叉子的泥瓦固定件上。装置闭锁时,先调整车把方向,使上体上的装置栓5对应下体上的栓孔12,然后用钥匙向顺时针方向旋动转子11,装置栓5的一端伸进下体的栓孔12中,这样上下体就锁合。开启时,用钥匙向逆时针方向旋动转子11,装置栓5从下体栓孔12中退回上体,这样上下体就分离。本自行车防盗装置和现有的自行车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防盗效果。本装置由于安装在自行车前下三通及前叉子上,因而锁合后可限制自行车驶动方向,使车子只能在一定的小范围内绕圈转,可防止盗车者绊绳吊衣架盗车;由于本装置采用两排以上弹子和Z型钥匙孔,因而可防止万能钥匙压弹子开启;由于装置栓缩短隐蔽,因而可防止钢筋扳手将栓拔出后开启;由于装置体为铸件,因而可防止用工具破锁。总之,本装置可有效地防止采用多种方式盗窃自行车,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主要有装置体、装置栓、弹子、弹簧、转子、钥匙孔等组成,其特征是装置体分为上体和下体上体有二排以上弹子和Z型钥匙孔,有可套装在自行车前下三通钢碗上的固定环,固定环上有可与三通焊痕对应的固定槽;装置下体有可套装在自行车前叉子档下的固定环,有可紧固在前叉子的泥瓦固定件上的固定孔;装置栓呈直型,当上下体锁合时装置栓的长度以全部隐蔽在铸造成的装置体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其主要特征是该装置可通过固定件安装在自行车的前部,采用两排以上弹子和Z型钥匙孔,装置栓隐蔽在装置体内。与现有的自行车相比,可更有效地防止盗车者采取绊绳吊衣架、用万能钥匙和扳手等盗窃方式盗窃自行车,并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E05B71/00GK2041342SQ88220229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韩应辉 申请人:韩应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防盗装置,主要有装置体、装置栓、弹子、弹簧、转子、钥匙孔等组成,其特征是装置体分为上体和下体:上体有二排以上弹子和Z型钥匙孔,有可套装在自行车前下三通钢碗上的固定环,固定环上有可与三通焊痕对应的固定槽;装置下体有可套装在自行车前叉子档下的固定环,有可紧固在前叉子的泥瓦固定件上的固定孔;装置栓呈直型,当上下体锁合时装置栓的长度以全部隐蔽在铸造成的装置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应辉
申请(专利权)人:韩应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