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贵法专利>正文

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02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立体停车库,属于汽车停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下车架、上车架,其特征在于下车架、上车架两侧顶部分别与伸缩起重臂的两端活动连接,伸缩起重臂与推动油缸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推动油缸底部与下车架活动连接。所述的立体停车库构思新颖、结构合理,采用液压起重原理,制作工艺简单,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借用行车通道等利用车库侧边空间,停放、取用上层车辆,操作简单且不会影响底层车辆得使用,无需占用多余得地面面积,上下层车辆停放独立操作,实现了停车位的成倍增加,特别适合于道路、街道、住宅小区通道两旁的停车场所适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停车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小型汽车逐渐进入普通家庭作为代步的工具,私家车的数量每年都在剧增,已经出现车辆多而泊位少的现象,特别是在城市的住宅小区和写字楼、商业大厦密集区域。为提高停车区域的使用效率,已经有上层及多层的立体停车库投入应用,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停车,使现场能容纳停放更多的车辆。现有立体车库基本采用由升降机带动载车板上下垂直运动的机构,车辆升降设有专用通道,需要停车时,待停放车辆先停放在底层的载车板上,由升降机将其提升至上层,再平移到相应泊位。提取上层停放的车辆时,需要先将待取车辆平移到载车板,通过降机先将车辆下到底层,上层进行停车或提取车辆时,必须保证下层没有停放车辆,而且停放、提取车辆整个过程比较复杂。另外,从制作、使用成本考虑,目前投入的立体停车库一般都是大型的,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基本设置在专用停车场内,还不能应用到道路边、住宅小区内等利用道路、通道两侧的停车区域,限制了立体停车库更为广泛地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应用液压起重原理、利用侧边空间操作上层车辆停放的的立体停车库技术方案,使上下两层可以独立停车,以克服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体停车库,包括下车架(1)、上车架(10),其特征在于下车架(1)、上车架(10)两侧顶部分别与伸缩起重臂(9)的两端活动连接,伸缩起重臂(9)与推动油缸(7)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推动油缸(7)底部与下车架(1)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停车库,包括下车架(1)、上车架(10),其特征在于下车架(1)、上车架(10)两侧顶部分别与伸缩起重臂(9)的两端活动连接,伸缩起重臂(9)与推动油缸(7)的活塞杆活动连接,推动油缸(7)底部与下车架(1)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伸缩起重臂(9)包括伸缩配合的起重外臂(9b)、起重内臂(9c),起重外臂(9b)内连接设置起重油缸(9a),起重油缸(9a)的活塞杆与起重内臂(9c)配合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下车架(1)两侧顶部连接设置弧轨梁(5),伸缩起重臂(9)通过连接设置的轨轮(8)与弧轨梁(5)滑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推动油缸(7)、伸缩起重臂(9)与连接设置在下车架(1)上的铰接座(4)活动连接,铰接座(4)通过U型扣槽(3)与下车架(1)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上车架(10)包括立柱(14)及连接在立柱(14)顶部的横梁架(12),横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贵法
申请(专利权)人:冯贵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