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工程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502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该车辆后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后防护梁和限位件;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安装座上具有安装槽,所述后防护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连接板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程车的后防护梁在后防护梁安装时只需将所述连接板放置于所述安装槽后,将限位件与安装座和连接板连接即可,在后防护梁拆卸时,只需将限位件拆下,并将连接板移出安装槽即可,拆装简单、快捷,拆装过程中不需要借助辅助装备,一个人即可完成,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工程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防护装置及工程车。
技术介绍
工程车指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车辆,工程车的尾部一般都设置有后防护,工程车的后防护不仅能够防止后车及行人钻入车底,还能将可能发生的车辆交通事故危害降低至最低程度。由于工程车的工作环境恶劣,工地上经常上下坡,在坡度较大的情况下,后防护影响车辆上下坡,需要快速拆下后防护使车辆通过,现有可拆卸后防护一般通过在后防护上设置螺栓安装位置,后防护通过两组螺栓和车架相连接。然而上述可拆卸连接的后防护完全靠螺栓受力,螺栓数量较多,拆装麻烦,而且拆装时必须将后防护托起才方便拧螺栓,然而后防护一般较重,拆装者很难操作,必须借助辅助装置或者其他人帮忙,拆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后防护梁拆装困难、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车,以解决现有工程车后防护梁拆装困难、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座、后防护梁和限位件;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安装座上具有安装槽,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后防护梁和限位件;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安装座上具有安装槽,所述后防护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连接板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后防护梁和限位件;所述安装座固定于后车架上,所述安装座上具有安装槽,所述后防护梁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其中,当所述连接板卡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后防护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均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第二连接孔,其中当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强丁亭张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