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卫专利>正文

路旁塔式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15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停车装置,具有多层立体框架、汽车提升架、提升架行走机构和汽车横移机构,其特征是在多层立体框架的每层设置有一个车室,汽车提升架位于多层立体框架的一侧,在车室的与汽车提升架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本装置对立体框架与汽车提升架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改进,从而可直接设置在路旁,便于车辆的就近停放。本装置的占地面积仅为一个车位,特别适于用地较紧张的地段。当本装置的汽车提升架处于升空状态时,还不会影响路面行车。(*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旁塔式停车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停放装置。在用地比较紧张的旧城区、宿舍、不宜单独修建车库的繁华地段等处,汽车停放始终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公告号为CN2218795Y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立体停车场,该停车场由螺栓将钢制构件连接组成多层中间走廊式建筑,同时设置有汽车升降平台,由液压千斤顶作为汽车升降平台的竖向行走驱动机构,用油马达作为汽车升降平台的横移驱动机构,将汽车送往各层车位。上述立体停车场虽有一定特点,但占地面积较宽,故仍不能适用于上述用地紧张的场所。本技术的目的是对现有停车装置的立体框架与汽车提升架的布置方式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便于在用地紧张的场所使用的路旁塔式停车装置。本技术的路旁塔式停车装置具有多层立体框架、汽车提升架、提升架行走机构和汽车横移机构。其中,特别地在多层立体框架的每层设置一个车室,并让汽车提升架位于多层立体框架的一侧。为便于车辆进出,在车室的与汽车提升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安装本技术的停车装置时,可将多层立体框架设置在道路的一旁,让设置在其一侧的汽车提升架位于道路路面上。这样,欲停放的汽车即可直接驶上汽车提升架,经提升架行走机构使汽车提升架上升至与欲停放车室相同的高度,再利用汽车横移机构经车室的开口将汽车横移至立体框架的车室内。当欲取出存放的汽车时,可先利用提升架行走机-->构使汽车提升架移动至汽车所在车室的层位,再由汽车横移机构把汽车移入汽车提升架,使汽车提升架降到路面,让汽车从提升架上驶出即可。在本技术中,所采用的提升架行走机构和汽车横移机构可为上述现有停车装置的类似结构,但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结构形式。本技术的停车装置与上述现有同类装置相比,由于对停车装置的立体框架与汽车提升架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改进,从而可直接设置在路旁,便于车辆的就近停放。本装置的占地面积仅为一个车位,即一个车位的占地面积可停放多辆车,故特别适于用地较紧张的旧城区、宿舍及不宜单独建车库的地段。另外,当汽车提升架处于升空状态时,不对路面构成障碍,不会影响路面行车。本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图1是实施例中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侧视图。图3是A-A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3的B向视图。图5是C-C剖视放大图。图6是图5的D向视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停车装置具有多层立体框架1、汽车提升架2、提升架行走机构和汽车横移机构。本实施例在多层立体框架1的每层设置有一个车室3,汽车提升架2位于多层立体框架1的一侧,在车室3的与汽车提升架2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4。在安装本停车装置时,可将多层立体框架1设置在道路的一旁,而让其一-->侧的汽车提升架2位于道路路面上。这样,可使待停放的汽车直接驶上汽车提升架2,利用提升架行走机构使汽车提升架2上升至与欲停放车室3相同的高度,再由汽车横移机构经车室的开口4将汽车横移至立体框架所设置的车室3内。如欲取出存放的汽车,只需反向实施上述操作即可。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汽车横移机构由设置于汽车提升架内的托板5、提升架滚筒组6、横移驱动电机7、主动齿轮8、主蜗杆9、主蜗轮10、提升架滚筒组传动机构11以及设置于各层车室内的车室滚筒组12、从动齿轮13、副蜗杆14、副蜗轮15和车室滚筒组传动机构16组成。所述托板5放置于提升架滚筒组6之上,提升架滚筒组6与车室滚筒组12的位置相对。横移驱动电机7固定于汽车提升架2上,主动齿轮8、主蜗杆9同与横移驱动电机7的转轴相连。从动齿轮13与副蜗杆14同转轴固定。主、从动齿轮8、13在竖向上相对设置并可相互啮合。主蜗轮10与主蜗杆9相啮合,提升架滚筒组传动机构11设置于主蜗轮10与提升架滚筒组6之间,将主蜗轮10的动力传递给提升架滚筒组6。副蜗轮15与副蜗杆14相啮合,车室滚筒组传动机构16设置于副蜗轮15与车室滚筒组12之间,将副蜗轮15的动力传递给车室滚筒组12。此处,提升架滚筒组传动机构11和车室滚筒组传动机构16均为链条、链轮式传动机构,但也可由类似传动机构,如齿轮、齿条式传动机构代替。对于本例中采用的汽车横移机构来说,在汽车驶上汽车提升架上后,即直接停在托板5上。此后,汽车提升架2上升到与欲停放车室3相齐平的位置处时,设置在汽车提架2上的主动齿轮8和设置在该层车室3内的从动齿轮13即相互啮合。此时开动横移驱动电机7,-->该电机将带动主动齿轮8和主蜗杆9转动,并由主动齿轮8带动从动齿轮13及与从动齿轮同轴设置的副蜗杆14转动。主、副蜗杆9、14的转动分别使主、副蜗轮10、15转动,再经提升架滚筒组传动机构11和车室滚筒组传动机构16将动力分别传递给提升架滚筒组6和车室滚筒组12,让二滚筒组同向旋转。在提升架滚筒组6和车室滚筒组12的旋转过程中,放置在提升架滚筒组6上的托板5随之运动,由提升架滚筒组6之上平移到车室滚筒组12之上,相应将汽车由提升架2内平移至车室3内放置。当汽车在车室3内放置时,汽车仍在托板5上,而托板5则位于车室滚筒组12之上。当需将汽车从车室3内重新移上汽车提升架2以便取车时,只需反向转动电机,让提升架滚筒组6和车室滚筒组12反向旋转,驱动托板5作与上相反的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中的此种汽车横移机构仅用一个横移驱动电机,就可方便地提供托板5在提升架2和车室3内的运动动力,从而有助于简化结构和简化操作。同时,该机构中的蜗轮、蜗杆结构在电机停转后具有自锁功能,从而可防止托板自行滑移。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提升架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汽车提升架2上的竖向驱动电机17、左蜗轮18、左蜗杆19、左齿轮20、右蜗轮21、右蜗杆22、右齿轮23、行走轮24以及竖向设置于多层立体框架左、右两侧的左齿条25、右齿条26。上述左蜗轮18和右蜗轮21与竖向驱动电机17的转轴相连,左蜗杆19、右蜗杆22分别与左蜗轮18、右蜗轮21相啮合,左蜗杆19和左齿轮20同转轴固定,右蜗杆22和右齿轮23同转轴固定,左、右齿轮20、23分别与所述位于多层立体框架左、右两侧的左、右齿条25、26相啮合,所-->述行走轮24的轮轴由汽车提升架2支承,行走轮24的轮缘与多层立体框架1相接触。本例中的提升架行走机构工作时,竖向驱动电机17同时带动左、右蜗轮18、21转动,进而使左、右蜗杆19、22和左、右齿轮20、23转动。在左、右齿轮20、23转动的同时,其将沿着竖向设置于多层立体框架上的左、右齿条25、26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使汽车提升架2向上或向下运动至预定位置。在汽车提升架2运动时,行走轮24相应在多层立体框架上行走,以保证提升架稳定运行。就上述提升架行走机构来说,特别采用了蜗轮、蜗杆机构作为传动结构,由于其同时兼备减速和自锁功能,即使驱动电机损坏或断电,仍可确保安全。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在多层立体框架的顶部设置了定滑轮27,在汽车提升架的上部系结有牵拉绳28。上述牵拉绳28的一端系结在汽车提升架上,其另一端为悬垂端,该悬垂端绕过所述立体框架顶部的定滑轮27自由悬垂,在该悬垂端上系结有配重块29。这里,上述配重块29的设置有助于汽车提升架2稳定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旁塔式停车装置,具有多层立体框架、汽车提升架、提升架行走机构和汽车横移机构,其特征是在多层立体框架的每层设置有一个车室,所述汽车提升架位于多层立体框架的一侧,在车室的与汽车提升架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旁塔式停车装置,具有多层立体框架、汽车提升架、提升架行走机构和汽车横移机构,其特征是在多层立体框架的每层设置有一个车室,所述汽车提升架位于多层立体框架的一侧,在车室的与汽车提升架相对的一侧具有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汽车横移机构由设置于汽车提升架内的托板、提升架滚筒组、横移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主蜗杆、主蜗轮、提升架滚筒组传动机构以及设置于各层车室内的车室滚筒组、从动齿轮、副蜗杆、副蜗轮和车室滚筒组传动机构组成,所述托板放置于提升架滚筒组之上,提升架滚筒组与车室滚筒组的位置相对,横移驱动电机固定于汽车提升架上,主动齿轮、主蜗杆同与横移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从动齿轮与副蜗杆同转轴固定,主、从动齿轮在竖向上相对设置并可相互啮合,主蜗轮与主蜗杆相啮合,提升架滚筒组传动机构设置于主蜗轮与提升架滚筒组之间,副蜗轮与副蜗杆相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
申请(专利权)人:王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