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震专利>正文

一种自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0281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16:34
一种自平衡装置,包括底架(8)、活动部(1),在底架(8)和活动部(1)之间设置有自平衡组件,自平衡组件包括倾斜感应件和自平衡驱动件,倾斜感应件为平衡管,平衡管内装有液体油(205)、浮子(204),平衡管具有至少二个管端,在每个管端设有接近开关(203)和平衡管堵头(202),平衡管堵头(202)开有电线孔,接近开关(203)的电线穿过电线孔连入驱动回路,自平衡驱动件优选为电动伸缩杆。自平衡组件能根据自平衡装置在动作过程中的倾斜方向调整活动部(1)的角度,使活动部(1)朝着与自平衡装置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恢复或保持平衡。自平衡装置可以为自平衡车,相应的底架(8)为车架,活动部(1)为座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的平衡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自平衡装置,可应用在车辆座椅以及其他所需场合。
技术介绍
机械领域的很多设备、装置在运行中需要平衡控制,尤其是一些以振动、摆动、行走等运动为主要动作方式的机械设备,通过平衡控制来实现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人员、物料等的安全,是重要的技术关注点。以各种工程类或民用类车辆为例,当车辆面临复杂的路况时,多会发生倾斜、颠簸等情况,现有技术中多通过车体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平衡和安全问题,这种技术多数是基于重心调整目的对车体尺寸和框架提出技术要求,是一种防御性设计,往往导致设计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其他方面的优点,例如节约材料、控制车体尺寸等。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电动平衡车,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虽然有了主动调整的想法,但这本身是由于这种运动器材特殊,其站立式操控的设计决定了非平衡态是其主要应对的工作状态。目前,尚没有任何技术提出对在常规工作状态下的通用机械设备、装置,例如带座椅的普通车辆(也可以是带座椅的平衡车),进行非稳态主动调整的思路。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装置,包括底架(8)、活动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8)和所述活动部(1)之间设置有自平衡组件,所述自平衡组件根据所述自平衡装置在动作过程中的倾斜方向调整所述活动部(1)的角度,使所述活动部(1)朝着与所述自平衡装置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恢复或保持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装置,包括底架(8)、活动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8)和所述活动部(1)之间设置有自平衡组件,所述自平衡组件根据所述自平衡装置在动作过程中的倾斜方向调整所述活动部(1)的角度,使所述活动部(1)朝着与所述自平衡装置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恢复或保持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11)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架(8)上,所述活动部(1)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组件包括倾斜感应件和自平衡驱动件,所述倾斜感应件为平衡管,所述平衡管内装有液体油(205)、浮子(204),所述平衡管具有至少二个管端,在每个管端设有接近开关(203)和平衡管堵头(202),所述平衡管堵头(202)开有电线孔,接近开关(203)的电线穿过电线孔连入驱动回路,所述浮子(204)在水平状态下与接近开关(203)之间留有一定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包括左右平衡管(2)和前后平衡管(17),所述自平衡驱动件包括左右驱动件(3)和前后驱动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震
申请(专利权)人:孔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