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959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54
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包括汽提塔、粗酮罐及设置汽提塔与粗酮罐之间的回流罐,所述汽提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位置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位置通过管路与回流罐的入口相连,所述回流罐的气相出口位置设有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上设有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上的第一出口位置通过管路接入外界系统对气相进行回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回流罐气相出口位置设置第二冷凝器,将回流罐顶部的主要成分为丙酮丁酮的气相冷凝成液相,进入粗酮罐,然后通过泵输送至外界,减少了酮类在系统内的累积,可大大减少水洗水中的COD,从而减少污水汽提塔的蒸汽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回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
技术介绍
甲醇制烯烃反应气中有少量的未反应的甲醇、二甲醚以及副产的酮类、醛类等,这些均可溶解于水。工业上利用水洗塔采用水喷淋的方式将这些可溶于水的氧化物从反应气(主要成分为烃类)中洗脱下来,这股水称之为“水洗水”;水洗水利用污水汽提塔将其中的氧化物脱除后,得到的水称之为“净化水”,净化水COD≤1000mg/L,汽提塔顶脱出的有机物经冷凝器冷却至100℃左右,气相、液相(浓缩水)分别返回反应系统回炼。实际上汽提塔顶中气相主要成分为丙酮、丁酮等甲醇二甲醚含量很少,酮类含量可达80%以上,根据反应机理,酮类物质返回反应系统并不参与反应,从而转化为目标产品,反而少量酮类可能在催化剂表面结焦影响反应,酮类物质在系统内循环,会造成累积,从而导致汽提塔塔釜再沸蒸汽用量增加,并导致净化水COD过高,影响后续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设计合理的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包括反应系统及与反应系统相连的污水汽提系统,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包括反应系统(11)及与反应系统(11)相连的污水汽提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汽提系统(10)包括汽提塔(1)、粗酮罐(5)及设置汽提塔(1)与粗酮罐(5)之间的回流罐(2),所述汽提塔(1)顶部的气相出口位置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一冷凝器(3),所述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位置通过管路与回流罐(2)的入口相连,所述回流罐(2)的气相出口位置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二冷凝器(4),所述第二冷凝器(4)上设有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4)上的第一出口位置通过管路接入反应系统(11)对气相进行回炼;所述第二冷凝器(4)的第二出口位置通过管路与粗酮罐(5)的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制烯烃污水汽提系统,包括反应系统(11)及与反应系统(11)相连的污水汽提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汽提系统(10)包括汽提塔(1)、粗酮罐(5)及设置汽提塔(1)与粗酮罐(5)之间的回流罐(2),所述汽提塔(1)顶部的气相出口位置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一冷凝器(3),所述第一冷凝器(3)的出口位置通过管路与回流罐(2)的入口相连,所述回流罐(2)的气相出口位置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二冷凝器(4),所述第二冷凝器(4)上设有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冷凝器(4)上的第一出口位置通过管路接入反应系统(11)对气相进行回炼;所述第二冷凝器(4)的第二出口位置通过管路与粗酮罐(5)的侧入口相连,所述粗酮罐(5)顶部的气相出口位置通过管路接入反应系统(11)对气相进行回炼;所述粗酮罐(5)的液相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设置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柯伟潘风光应春辉冯旦李军高华南李东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