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4097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涉及物流领域,以缓解现有的车辆称重系统依赖人工操作录入过磅信息,存在计量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提高计量效率。该车辆称重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RFID读写器和数据采集卡,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均与RFID读写器相连;RFID读写器与数据采集卡相连;RFID电子标签包括车辆信息;电子汽车衡对车辆进行称重,得到重量信息;实时时钟检测车辆称重的时间信息;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信息,并将获取的车辆信息、重量信息和时间信息一并发送至数据采集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流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在物流行业中现有的车辆称重系统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进行车辆称重,即车辆待装载的货物均需要经过现场过地磅称重后装车,或者货物装车后再用地磅称重,再减去车辆本身的重量,然后由人工分别进行记录。该种称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人工计量操作效率低,不能满足高效的计量要求,这会阻碍物流行业的发展。综上所述,现有的车辆称重系统由于依赖人工操作录入过磅信息,存在计量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车辆称重系统由于依赖人工操作录入过磅信息,存在计量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提高计量效率,同时能够减轻物流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车辆称重的智能化水平。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RFID读写器和数据采集卡,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所述RFID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汽车衡、所述实时时钟分别与所述RFID读写器相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车辆信息;所述电子汽车衡用于对车辆进行称重,得到重量信息并传输至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实时时钟用于检测车辆称重的时间信息,并将所述时间信息发送至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重量信息、时间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重量信息和时间信息一并发送至数据采集卡。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还包括:车辆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位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采用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红外检测装置包括两组红外检测仪,两组所述红外检测仪设置在所述电子汽车衡的前后两侧,每组红外检测仪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红外检测仪。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摄像装置用于对称重过程进行监控。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RFID读写器采用四通道RFID读写器。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还包括:机械定位装置,所述机械定位装置设置在电子汽车衡上。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还包括:现场PC机,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现场PC机相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用于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现场PC机。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现场PC机相连接,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发出警报信息。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还包括:语音提示装置,所述语音提示装置与所述现场PC机相连接,所述语音提示装置用于进行语音提示。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称重管理系统,包括:上位机以及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称重系统,所述上位机与所述车辆称重系统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中,其中,该车辆称重系统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RFID读写器和数据采集卡,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分别与RFID读写器相连接;RFID读写器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接;RFID电子标签包括车辆信息;电子汽车衡用于对车辆进行称重,得到重量信息并传输至RFID读写器;实时时钟用于检测车辆称重的时间信息,并将时间信息发送至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重量信息、时间信息;并将车辆信息、重量信息和时间信息一并发送至数据采集卡。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RFID技术和车辆称重系统结合,通过RFID读写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车辆称重数据的实时记录,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车辆称重系统由于依赖人工操作录入过磅信息,存在计量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提高计量效率,同时能够减轻物流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车辆称重的智能化水平。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红外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称重系统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称重系统的具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现有的车辆称重系统由于依赖人工操作录入过磅信息,存在计量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及车辆称重管理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车辆称重系统由于依赖人工操作录入过磅信息,存在计量效率较低的问题,能够提高计量效率,同时能够减轻物流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车辆称重的智能化水平。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散热PCB板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称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辆称重系统应用于物流行业,且该车辆称重系统是基于RFID技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电子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RFID读写器和数据采集卡,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所述RFID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汽车衡、所述实时时钟分别与所述RFID读写器相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车辆信息;所述电子汽车衡用于对车辆进行称重,得到重量信息并传输至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实时时钟用于检测车辆称重的时间信息,并将所述时间信息发送至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重量信息、时间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重量信息和时间信息一并发送至数据采集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电子标签、电子汽车衡、实时时钟、RFID读写器和数据采集卡,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所述RFID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汽车衡、所述实时时钟分别与所述RFID读写器相连接;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RFID电子标签包括车辆信息;所述电子汽车衡用于对车辆进行称重,得到重量信息并传输至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实时时钟用于检测车辆称重的时间信息,并将所述时间信息发送至所述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的车辆信息,以及接收所述重量信息、时间信息;并将所述车辆信息、重量信息和时间信息一并发送至数据采集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位置检测装置,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接;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辆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位置检测装置采用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红外检测装置包括两组红外检测仪,两组所述红外检测仪设置在所述电子汽车衡的前后两侧,每组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联
申请(专利权)人:嘉友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