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05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管体,靠近管体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鼓包具有侧部、远离管体的端部,侧部衔接端部与管体,端部具有压平的内端面和压平的外端面,端部上开设有与端部同轴布置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管体内通孔处的液压油的流量,从而控制减震器套筒内的阻尼,实现对减震器的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减震器中,通过活塞挤压管件内的油液形成油压进行驱动,限于空间,管件不能太长,故,现有技术中出现套管,内管同轴套设在外管内,形成两个腔室,油液可通过联通两个腔室间的孔隙流动,在车轮颠簸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便会在套筒内上下移动,其腔内的油液便在活塞的往复运动的作用下在两个腔室间往返流动,油液分子间的相互摩擦以及油液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对活塞的运动形成阻力,这样就实现了减震器的“减震”过程。然而,通过这种方式还存在一个问题,油孔固定大小,孔径无法改变,导致油液的瞬间输出受限,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管体,靠近管体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鼓包具有侧部、远离管体的圆柱形端部,侧部衔接端部与管体,端部具有压平的内端面和压平的外端面,端部上开设有与端部同轴布置的通孔,其中,“靠近管体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具体为:S1、使第一给压面位于管体内,且第一给压面垂直于管体的第一径向;S2、使第二给压面位于管体外,且第二给压面垂直于第一径向;S3、使第一给压面与第二给压面沿第一径向靠近,以内外局部压平管体侧壁形成平整部;S4、在管体外限位平整部周缘,沿第一径向,使第一给压面、第二给压面夹持平整部无缝向外延展,形成鼓包。优选地,鼓包内侧安装有调节通孔处流量的电磁阀。优选地,端部的内端面与鼓包的延展方向垂直。优选地,管体一端缩口形成第一缩口端,另一端缩口形成第二缩口端。优选地,第一缩口端外侧开设有布置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槽,第二缩口端外侧开设有布置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槽。有益效果:由于在管体上形成鼓包,而端部的内端面压平后,即可以在侧部和端部围成的空间处安置电磁阀,从而使得即使通孔的孔径已经固定,通过在鼓包处安装电池阀改变两个腔室间连通部分的截面积,控制通孔处的油液的流量,从而改变油液在腔室间往复的阻力,从而实现对减震器阻尼的改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管体1,靠近管体1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2,鼓包2具有侧部21、远离管体1的圆柱形端部22,侧部21衔接端部22与管体1,端部22具有压平的内端面和压平的外端面,端部22上开设有与端部22同轴布置的通孔3。其中,“靠近管体1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2”具体为:S1、使第一给压面位于管体1内,且第一给压面垂直于管体1的第一径向。S2、使第二给压面位于管体1外,且第二给压面垂直于第一径向。S3、使第一给压面与第二给压面沿第一径向靠近,以内外局部压平管体1侧壁形成平整部,第一给压面面积等于第二给压面面积,且第一给压面、第二给压面在平整部其一端面上的投影均与该端面重合,由于采用第一给压面和第二给压面内外同时向管体1施压形成平整部,使对管体1的压力均衡,使管体1延展变形的过程均衡,对管体1本身结构的破坏最小,最大程度保护具有延展性的金属质管体1的性能。S4、在管体1外限位平整部周缘,沿第一径向,使第一给压面、第二给压面夹持平整部无缝向外延展,形成鼓包2。具体地,沿第一径向使平整部向外延展,使延展所施加的力会均匀分布到周缘上,周缘变形均匀,产品均匀度增加,后期使用时,不因短板效应损坏,而使产品使用寿命变短,且与S3中压平内表面、外表面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一致,由于预应力的存在,更省力,对管体1的伤害更小。鼓包2内侧安装有调节通孔3处流量的电磁阀。端部22的内端面与鼓包2的延展方向垂直。管体1一端缩口形成第一缩口端4,另一端缩口形成第二缩口端5。第一缩口端4外侧开设有布置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槽6,第二缩口端5外侧开设有布置第二密封圈的第二环槽7。工作原理:由于在管体1上形成鼓包2,而端部22的内端面压平后,即可以在侧部21和端部22围成的空间内安装电磁阀,从而使即使通孔3的孔径已经固定,也可以通过电磁阀的调节,控制通孔3处的油液的流量,从而实现对减震器阻尼的改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靠近管体(1)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2),鼓包(2)具有侧部(21)、远离管体(1)的圆柱形端部(22),侧部(21)衔接端部(22)与管体(1),端部(22)具有压平的内端面和压平的外端面,端部(22)上开设有与端部(22)同轴布置的通孔(3),其中,“靠近管体(1)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2)”具体为:S1、使第一给压面位于管体(1)内,且第一给压面垂直于管体(1)的第一径向;S2、使第二给压面位于管体(1)外,且第二给压面垂直于第一径向;S3、使第一给压面与第二给压面沿第一径向靠近,以内外局部压平管体(1)侧壁形成平整部;S4、在管体(1)外限位平整部周缘,沿第一径向,使第一给压面、第二给压面夹持平整部无缝向外延展,形成鼓包(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管件及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靠近管体(1)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2),鼓包(2)具有侧部(21)、远离管体(1)的圆柱形端部(22),侧部(21)衔接端部(22)与管体(1),端部(22)具有压平的内端面和压平的外端面,端部(22)上开设有与端部(22)同轴布置的通孔(3),其中,“靠近管体(1)一端的侧壁局部向外径向无缝延展形成鼓包(2)”具体为:S1、使第一给压面位于管体(1)内,且第一给压面垂直于管体(1)的第一径向;S2、使第二给压面位于管体(1)外,且第二给压面垂直于第一径向;S3、使第一给压面与第二给压面沿第一径向靠近,以内外局部压平管体(1)侧壁形成平整部;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马小鹏王兆永傅花聪
申请(专利权)人:施密特汽车管件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