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盖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77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盖铰链结构,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所述铰链上叶片固定于发盖内板及内板加强板上,所述铰链下叶片固定于前轮罩上加强板本体上,所述铰链上叶片为三段折弯式结构,前段为设有翻边的安装面;中段由前段末端倾斜向右下折弯,并同时与后段折弯成V字型,中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后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或由横U字型向L字型逐渐过渡;所述铰链下叶片的横截面为L字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铰链上叶片设计成三段折弯式结构,并进行截面优化,从而增加头部冲击过程中的压溃和吸能空间,铰链能够在挤压方向产生稳定的逐渐变形,达到吸能的效果,以满足行人保护认证法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盖铰链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行人头部保护的发盖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家用车的广泛普及,道路行人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由于行人直接暴露于各种交通环境中,在汽车交通事故中往往受到的伤害最严重,行人的死亡率是驾乘人员的9倍。2015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中,中国道路交通事故行人死亡人数占全球最高,占总数的30%。基于上述原因,加强安全措施以保护弱势行人已被列入全球各大重要市场对汽车制造商的标准要求。目前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全球技术法规(GTR)、欧盟关于行人保护的认证法规(ECER127)均已实行,在最新公布的2018版C-NCAP中,行人保护正式被引入C-NCAP考量指标当中。行人保护越来越被各大主机厂安全开发所重视。交通事故中,头部的损伤几率为33.4%,且头部和胸部损伤是造成行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相关政策支持,各个公司加快布局海湾等海外市场,欧盟行人保护认证法规(ECER127)成为每个主机厂走出海外的必过法规。但我司部分现有车型造型开发时并未考虑行人保护相关要求,导致发盖铰链区域无法规避头部实验区域外,铰链的布置与结构均不利于行人保护。由于发盖铰链刚度比较大,离头部碰撞接触点距离较近(碰撞位置如图1所示),因此发盖铰链附近头部伤害值较高,严重影响后期通过海外出口法规认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盖铰链结构,以弥补现有车型发盖铰链附近行人保护头部伤害值不满足法规的缺陷,在不影响车辆造型及相关件布置的前提下,通过优化铰链结构,减小冲击中对头部产生的伤害。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所述铰链上叶片固定于发盖内板及内板加强板上,所述铰链下叶片固定于前轮罩上加强板本体上,所述铰链上叶片为三段折弯式结构,前段为设有翻边的安装面;中段由前段末端倾斜向右下折弯,并同时与后段折弯成V字型,中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后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或由横U字型向L字型逐渐过渡;所述铰链下叶片的横截面为L字型。本专利技术将铰链上叶片设计成三段折弯式结构,并进行截面优化,从而增加头部冲击过程中的压溃和吸能空间,铰链能够在挤压方向产生稳定的逐渐变形,达到吸能的效果,以满足行人保护认证法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中段的高度由中段和后段之间的折弯部向另一端呈逐渐变高的趋势;所述铰链上叶片后段的高度由中段和后段之间的折弯部向另一端呈逐渐变高的趋势。此设计可在满足铰链自身刚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小叶片截面高度,既可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断裂,又可减轻铰链重量,降低成本,满足车身轻量化性能要求。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均设有向自身本体横向内凹的弧形段,使所述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之间形成中空部。中空部作为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之间的空腔,在碰撞发生时可以较充分地溃缩变形,提升吸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前段的翻边由起始端向前段和中段的折弯部呈逐渐变宽的趋势。翻边由窄变宽,使铰链上叶片前段刚度逐渐增强,既保证了铰链自身的结构,又能使撞击发生时铰链上叶片前段易于溃缩变形,进而在受撞击方向上产生稳定的逐渐变形。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的中段设有至少一个弱化孔。弱化孔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可增加局部变形,进而增加吸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后段的末端设有向铰链下叶片弯折的挡块,所述铰链下叶片的末端设有与所述挡块配合的挡位。挡块增强了铰链上叶片的刚度,并通过和挡位的配合保证了铰链使用的功能性。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的安装面和铰链下叶片的底部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所在部位的外侧边缘向外部突出形成弧形凸部。安装孔附近应力集中,扩大其所在区域范围,可防止局部变形开裂,增强结构刚度。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下叶片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内凹的加强筋结构,以增强铰链下叶片的刚度。进一步地,所述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均为一体铸造而成,结构简单,工艺上易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1.保证发盖铰链的基本功能,不影响整车结构、布置及造型,同时满足行人保护的性能要求和车身轻量化的法规。2.具有多点连接,连接稳固;三段折弯式结构和U字型截面,保证铰链刚度。3.当车辆碰到行人,发盖受到头部撞击力,铰链能够在挤压方向产生稳定的逐级变形,达到吸能的效果,在保证结构刚度的前提下起到弱化铰链作用,以满足行人保护认证法规要求。4.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可以完全替换现有技术的发盖铰链。附图说明图1是行人头部碰撞发盖时所接触部位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的等轴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沿图3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沿图3中B-B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的铰链上叶片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结构的铰链下叶片示意图。附图标示:1、发盖铰链;2、铰链上叶片;3、铰链下叶片;4、前段;5、中段;6、后段;7、安装面;8、安装孔;9、翻边;10、弱化孔;11、中空部;12、挡块;13、弧形凸部;14、销轴;15、加强筋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发盖铰链1,包括通过销轴14连接的铰链上叶片2和铰链下叶片3,铰链上叶片2和铰链下叶片3都为一体铸造成型,铰链上叶片2固定于发盖内板及内板加强板上,铰链下叶片3固定于前轮罩上加强板本体上,关键在于,铰链上叶片2为三段折弯式结构,前段4为设有翻边9的安装面7;中段5由前段4末端倾斜向右下折弯,并同时与后段6折弯成V字型,中段5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后段6的横截面由横U字型向L字型逐渐过渡;铰链下叶片3的横截面为L字型。如图3、4、5所示,铰链上叶片2的中段5和后段6高度均由它们之间的折弯部向各自的另一端逐渐变高;铰链上叶片2前段4的翻边9由起始端向前段4和中段5的折弯部阶梯式逐渐变宽。上述设计可在满足铰链自身刚度的前提下,适当减小铰链上叶片截面高度,既可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断裂,又可减轻铰链重量,降低成本,满足车身轻量化性能要求;同时当撞击发生时铰链上叶片2更易于溃缩变形,进而在受撞击方向上产生稳定的逐渐变形。铰链上叶片2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其三段折弯式结构的长度以及横U字型截面的高度进行调整,以平衡行人保护和铰链强度关系,如本例中,铰链上叶片的厚度为3mm,中段5和后段6的折弯部的高度为17mm,翻边9最宽处为13mm。如图2、6、7所示,铰链上叶片2的中段5设有一个弱化孔10,弱化孔10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可增加局部变形,进而增加吸能效果,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多于一个弱化孔10。铰链上叶片2后段6的末端设有向铰链下叶片3弯折的挡块12,铰链下叶片3的末端设有与挡块12配合的挡位。挡块12增强了铰链上叶片2的刚度,并通过和挡位的配合实现了铰链使用过程中的定位作用。如图2、6所示,铰链上叶片2和铰链下叶片3均设有向自身本体横向内凹的弧形段,使铰链上叶片2和铰链下叶片3之间形成中空部11。中空部11作为铰链上叶片2和铰链下叶片3之间的空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盖铰链结构,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所述铰链上叶片固定于发盖内板及内板加强板上,所述铰链下叶片固定于前轮罩上加强板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叶片为三段折弯式结构,前段为设有翻边的安装面;中段由前段末端倾斜向右下折弯,并同时与后段折弯成V字型,中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后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或由横U字型向L字型逐渐过渡;所述铰链下叶片的横截面为L字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盖铰链结构,包括通过销轴连接的铰链上叶片和铰链下叶片,所述铰链上叶片固定于发盖内板及内板加强板上,所述铰链下叶片固定于前轮罩上加强板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叶片为三段折弯式结构,前段为设有翻边的安装面;中段由前段末端倾斜向右下折弯,并同时与后段折弯成V字型,中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后段的横截面为横U字型或由横U字型向L字型逐渐过渡;所述铰链下叶片的横截面为L字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盖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叶片中段的高度由中段和后段之间的折弯部向另一端呈逐渐变高的趋势;所述铰链上叶片后段的高度由中段和后段之间的折弯部向另一端呈逐渐变高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盖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叶片的中段设有至少一个弱化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盖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达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