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B柱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17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后视镜,汽车B柱装饰板上的饰面朝向汽车后排座椅的位置处设置有后视镜,B柱装饰板和/或后视镜上布置有采集后排乘客位置与姿态变化的采集设备和报警器。当后排乘客想要下车时,采集设备检测乘客是否观察了后视镜,并通过报警器对未观察后视镜的乘客发出警示,避免乘客下车时因开门动作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汽车装配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b柱后视镜。


技术介绍

1、一般情况下,汽车上后视镜的功能是为驾驶员提供侧后方视野,乘客要下车时,驾驶员需要观测车辆的侧后方情况,确认车辆周围状况后再控制车辆门的开放,这是因为后排乘客不方便获得后方视野。有时驾驶员没有执行上述步骤,后排乘客为了下车打开车门,侧后方其他车辆超车时可能会与车门相撞发生安全事故,或者在开门时碰撞到其他代步工具及行人,发生险情。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后排乘客观察后方视野,已经设计了在车内b柱位置处安装可调节角度的后视镜。

2、例如,名称为《车上乘客后视镜》(kr2019960033740u)的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汽车的a柱和b柱的面板外侧设置后视镜,在a柱和b柱的面板上组成转轴使后视镜铰接。该方案在b柱外侧铰接供后排乘客用的后视镜,为后排乘客提供视野。

3、名称为《一种可调节后视观察镜、包含该观察镜的b柱内饰板以及汽车》(cn115465190a)的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在反光镜安装座上的反光镜、反光镜滑块以及反光镜导轨。该方案可供后排乘客沿导轨调节反光镜位置,方便不同身材的乘客使用。

4、但是,现有的汽车b柱后视镜均需要后排乘客主动观察后视镜才能起到防范开门碰撞事故的作用,对于部分安全意识不足的乘客,不具备主动识别并提醒乘客观察b柱后视镜的功能,使得部分后排乘客在开门前很容易忽视b柱后视镜,因而仍有可能发生上述安全事故。

5、名称为《一种后排乘客安全开门的方法及系统》(cn114684019a)的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后排乘客是否具有开门意图;响应于后排乘客具有开门意图,控制设置在车辆中柱区域的对应车门侧的后排外后视镜开启并发出提示音。上述方案公开的方法中包含了判断后排乘客是否具有开门意图的基础逻辑,但并未公开如何检测后排乘客具有开门意图的结构或方法。并且,该方法不可避免的需要连接车辆主控电脑才能实现,提高了车辆主控电脑的程序难度与硬件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b柱后视镜,在后排乘客下车前为乘客提供车辆侧后方视野,并提醒乘客观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汽车b柱后视镜,汽车b柱装饰板上的饰面朝向汽车后排座椅的位置处设置有后视镜,所述b柱装饰板和/或后视镜上布置有采集后排乘客位置与姿态变化的采集设备和报警器。

4、本技术主要是通过在b柱装饰板上布置后视镜与相应的位置姿态采集设备对后排乘客的动作进行探测。当后排乘客想要下车时,采集设备检测乘客是否观察了后视镜,并通过报警器对未观察后视镜的乘客发出警示,避免乘客下车时因开门动作造成安全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B柱后视镜,汽车B柱装饰板(1)上的饰面朝向汽车后排座椅的位置处设置有后视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装饰板(1)和/或后视镜(10)上布置有采集后排乘客位置与姿态变化的采集设备(20)和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设备(20)由超声波探测器(21)和/或红外摄像头(22)所构成,所述超声波探测器(21)和/或红外摄像头(22)与报警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由扬声器(30)、警示灯(40)和振动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10)为凸面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探测器(21)布置在后排车门外侧,超声波探测器(21)的声波探测方向为车辆侧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10)镜面边缘处设有围绕镜面周边布置的环绕灯(11),所述后视镜(10)背侧的B柱装饰板(1)上布置有与环绕灯(11)电连接的环绕灯开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装饰板(1)上固定有后视镜基座,所述后视镜(10)背部设有球头连接结构与后视镜基座的球头球窝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b柱后视镜,汽车b柱装饰板(1)上的饰面朝向汽车后排座椅的位置处设置有后视镜(10),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装饰板(1)和/或后视镜(10)上布置有采集后排乘客位置与姿态变化的采集设备(20)和报警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设备(20)由超声波探测器(21)和/或红外摄像头(22)所构成,所述超声波探测器(21)和/或红外摄像头(22)与报警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b柱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由扬声器(30)、警示灯(40)和振动模块中的至少一种所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唐鹏陈冬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