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78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包括:凹页、凸页、内轴、轴连接套、螺旋槽套、压力弹簧、提拉打开机构,凹页与凸页通过轴连接套和螺旋槽套形成铰接,内轴上端插入轴连接套的内孔,内轴与轴连接套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内轴中段轴身的限位部之上至轴连接套的下端面之间的轴身套装压力弹簧,螺旋槽套开设有两条螺旋槽,内轴的下部轴身设置有驱动轴,内轴的下部轴身插入螺旋槽套的内孔,驱动轴的两端伸入螺旋槽内。使用本技术方案,由于利用了压力弹簧储能以及螺旋槽复位结构,可以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可以控制压力弹簧放能,结构合理,生产便利,使用亦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解决了使用扭力弹簧复位的通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合页。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自关门合页主要以扭力弹簧复位为主,扭力弹簧复位合页在实际使用过程线材强度高扭簧脚易断,强度低线材容易松弛,造成自关失效,而且其它压力弹簧复位的自关门合页要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的压力弹簧放能不受控制,造成左右页片互相夹持难以打开,安装时极其麻烦,安装时需要人工持续打开左右合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压力弹簧储能,并且使用螺旋槽复位结构以及提拉打开机构,可以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控制压力弹簧放能,结构合理,安装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包括:凹页1、凸页2、内轴3、轴连接套4、螺旋槽套5、压力弹簧6、提拉打开机构,凹页1与凸页2通过轴连接套4和螺旋槽套5形成铰接,凹页1包含有凹页页片101、与凹页页片101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102以及与凹页页片101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103,凸页2包含有凸页页片201以及与凸页页片201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202,轴连接套4的上部伸入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轴连接套4的下部伸入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螺旋槽套5的上部伸入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螺旋槽套5的下部伸入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内轴3的上端插入轴连接套4的内孔,内轴3与轴连接套4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内轴3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301,限位部301之上至轴连接套4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3轴身套装103压力弹簧6,螺旋槽套5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501,内轴3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302,内轴3的下部轴身插入螺旋槽套5的内孔,驱动轴302的两端伸入螺旋槽内501;其中,提拉打开机构包含提拉螺钉701、支撑板702,内轴3插入轴连接套4一端的柱体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提拉螺钉701的杆部螺接螺纹孔,支撑板702开有供提拉螺钉701的杆部穿过的孔洞,孔洞的孔径小于提拉螺钉的螺钉头下端面孔径,支撑板702放置于轴连接套4的上端面之上;其中,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或者,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所述螺旋槽501均以合页打开时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进一步,螺旋槽501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进一步,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轴连接套4的上部设置缩径,轴连接套4的上部与上端圆管体1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801。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螺旋槽套5的上部设置缩径,螺旋槽套5上部与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802。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轴连接套4的下部设置缩径,轴连接套4的下部与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三滚动轴承。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螺旋槽套5的下部设置缩径,螺旋槽套5的下部与下端圆管体103的内壁之间有第四滚动轴承。进一步,凸页圆管体202的上端面与上端圆管体102的下端面之间有第一平面轴承901,凸页圆管体202的下端面与下端圆管体103的上端面之间有第二平面轴承902。进一步,内轴3的上部为花键轴304,轴连接套4内部开设有适配的花键槽401,内轴3和轴连接套4之间通过花键轴304和花键槽401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以及轴向滑动连接。进一步,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在螺旋槽套5的内腔设置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3连接。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封盖1001、活塞1002、活塞杆1017、油封1003,油缸封盖1001与螺旋槽套5的下端部连接,活塞1002设置在活塞杆1017的下端部,油封1003设置在螺旋槽套5的内壁与活塞杆1017之间,油封1003的下端面至活塞1002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1004,活塞1002的下端面至油缸封盖1001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1005,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3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与内轴3的下端部相连接。进一步,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与内轴3的下端部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3的下端部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与螺纹孔螺接。进一步,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与内轴3的下端部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3的下端部与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轴向互嵌,销钉1018穿过互嵌部使两者连接。进一步,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与内轴3的下端部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3的下端部与活塞杆1017的上端部一体化制造。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盖和独立油缸1006,独立油缸1006包含油缸外壳1016和活塞杆1017,活塞杆1017与油缸盖的底部连接,油缸盖设置在下端圆管体103的下端部,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油缸外壳1016的上底部与内轴3的下端部连接。进一步,液压缓冲机构包含独立油缸1006,独立油缸包含油缸外壳1016和活塞杆1017,油缸外壳1016与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连接,活塞杆1017与内轴3下端连接。进一步,在上端圆管体102的上端部设置有上装饰盖11,在下端圆管体103的下端部设置有下装饰盖12。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用压力弹簧的方式提供储能,而且能使页片不分左右地进行安装,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眀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眀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使用独立油缸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实施例的合页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实施例使用提拉打开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上述实施例中内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上述实施例中轴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上述实施例中螺旋槽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凹页;101、凹页页片;102、上端圆管体;103、下端圆管体;2、凸页;201、凸页页片;202、凸页圆管体;3、内轴;301、限位部;302、驱动轴;303、驱动轴安装部;304、花键轴;4、轴连接套;401、花键槽;5、螺旋槽套;501、螺旋槽;6、压力弹簧;701、提拉螺钉;702、支撑板;801、第一滚动轴承;802、第二滚动轴承;901、第一平面轴承;902、第二平面轴承;1001、油缸封盖;1002、活塞;1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凹页(1)、凸页(2)、内轴(3)、轴连接套(4)、螺旋槽套(5)、压力弹簧(6)、提拉打开机构,所述凹页(1)与凸页(2)通过所述轴连接套(4)和所述螺旋槽套(5)形成铰接,所述凹页(1)包含有凹页页片(101)、与所述凹页页片(101)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102)以及与所述凹页页片(101)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103),所述凸页(2)包含有凸页页片(201)以及与所述凸页页片(201)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202),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伸入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伸入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伸入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伸入所述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所述内轴(3)的上端插入所述轴连接套(4)的内孔,所述内轴(3)与所述轴连接套(4)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所述内轴(3)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301),所述限位部(301)之上至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3)轴身套装所述103压力弹簧(6),所述螺旋槽套(5)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501),所述内轴(3)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302),所述内轴(3)的下部轴身插入所述螺旋槽套(5)的内孔,所述驱动轴(302)的两端伸入所述螺旋槽内(501);其中,所述提拉打开机构包含提拉螺钉(701)、支撑板(702),所述内轴(3)插入所述轴连接套(4)一端的柱体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提拉螺钉(701)的杆部螺接所述螺纹孔,所述支撑板(702)开有供所述提拉螺钉(701)的杆部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小于所述提拉螺钉的螺钉头下端面孔径,所述支撑板(702)放置于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端面之上;其中,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或者,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所述螺旋槽(501)均以合页打开时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凹页(1)、凸页(2)、内轴(3)、轴连接套(4)、螺旋槽套(5)、压力弹簧(6)、提拉打开机构,所述凹页(1)与凸页(2)通过所述轴连接套(4)和所述螺旋槽套(5)形成铰接,所述凹页(1)包含有凹页页片(101)、与所述凹页页片(101)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102)以及与所述凹页页片(101)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103),所述凸页(2)包含有凸页页片(201)以及与所述凸页页片(201)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202),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伸入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伸入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伸入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伸入所述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所述内轴(3)的上端插入所述轴连接套(4)的内孔,所述内轴(3)与所述轴连接套(4)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所述内轴(3)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301),所述限位部(301)之上至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3)轴身套装所述103压力弹簧(6),所述螺旋槽套(5)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501),所述内轴(3)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302),所述内轴(3)的下部轴身插入所述螺旋槽套(5)的内孔,所述驱动轴(302)的两端伸入所述螺旋槽内(501);其中,所述提拉打开机构包含提拉螺钉(701)、支撑板(702),所述内轴(3)插入所述轴连接套(4)一端的柱体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提拉螺钉(701)的杆部螺接所述螺纹孔,所述支撑板(702)开有供所述提拉螺钉(701)的杆部穿过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径小于所述提拉螺钉的螺钉头下端面孔径,所述支撑板(702)放置于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端面之上;其中,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或者,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所述螺旋槽(501)均以合页打开时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501)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设置缩径,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与所述上端圆管体(1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80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设置缩径,所述螺旋槽套(5)上部与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80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肇坚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高要区兆高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