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85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正极极片的正极真空输送装置、用于运输负极极片的负极真空输送装置及位于正极真空输送装置与负极真空输送装置之间的叠片台,还包括用于搬运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机器人及匹配所述机器人使用的CCD检测组件,所述叠片台侧部还设置有隔膜放卷组件。该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生产效率高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叠片机构,特别是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锂电池生产设备
,在电芯叠片过程中,采用两轴机器人吸取上料区中的堆积极片,然后搬运到预定位上进行定位,再次被机器人吸取搬运到叠片台进行交替叠片。这种叠片方式中,由平移模组移动两个极片吸取模组到极片上料堆积区,左吸取模组向下运动吸取上料负极片,右吸取模组向下运动吸取纠偏定位后的负极片,然后平移模组右移,左极片吸取模组将上料负极片放置纠偏定位区进行纠偏定位,右极片吸取模组将纠偏定位后的负极片放置叠片区,一般背面镜像设置一套一样的装置对正极片进行搬运,然后正负两种极片进行交替叠片。以这种方式叠片,动作流程复杂,零件数量多,空间布局繁杂,设备故障率高,调试周期长,在多工位模式下,设备拼接占用空间会更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一种机器人叠片方式。总之,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实施成本高、可靠性低、工作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所述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正极极片的正极真空输送装置、用于运输负极极片的负极真空输送装置及位于正极真空输送装置与负极真空输送装置之间的叠片台,还包括用于搬运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机器人及匹配所述机器人使用的CCD检测组件,所述叠片台侧部还设置有隔膜放卷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器人将正极真空输送装置上的正极极片或负极真空输送装置上负极极片吸取后,所述CCD检测组件对正极极片及负极极片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机器人可对正极极片及负极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包括正极机器人及负极机器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CD检测组件包括正极CCD检测组件及负极CCD检测组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CD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组件安装板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安装板上的检测相机和检测光源,所述检测相机成对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包括第一支撑部、安装在第一支撑部上的中间连接部及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的活动工作部,所述活动工作部上设置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下端部安装有用于吸取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的真空吸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真空输送装置及负极真空输送装置均包括输送驱动装置、输送带装置及输送吸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该种机器人叠片装置通过机器人将正极极片及负极极片搬运到CCD检测组件处进行位置检测并纠偏,进一步再通过机器人搬运到叠片台山进行叠片,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整个机器人叠片装置的可靠性更高,实施成本有效降低,占用的体积更小。总之,该种机器人叠片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下等技术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机器人及CCD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包括用于运输正极极片11的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用于运输负极极片21的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及位于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与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之间的叠片台3,还包括用于搬运正极极片11、负极极片21的机器人4及匹配所述机器人4使用的CCD检测组件5,所述叠片台3侧部还设置有隔膜放卷组件6。优选地,所述机器人4将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上的正极极片11或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上负极极片21吸取后,所述CCD检测组件5对正极极片11及负极极片21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机器人4可对正极极片11及负极极片21的位置进行纠偏。优选地,所述机器人4包括正极机器人及负极机器人。优选地,所述CCD检测组件5包括正极CCD检测组件及负极CCD检测组件。优选地,所述CCD检测组件5包括检测组件安装板51及设置在所述检测组件安装板51上的检测相机52和检测光源53,所述检测相机52成对设置。优选地,所述机器人4包括第一支撑部41、安装在第一支撑部41上的中间连接部42及安装在所述中间连接部42上的活动工作部43,所述活动工作部43上设置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装置44,所述伸缩装置44下端部安装有用于吸取正极极片11或负极极片21的真空吸盘45。优选地,所述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及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均包括输送驱动装置、输送带装置及输送吸盘。参照图1,在具体实施本技术时,所述正极极片11及负极极片21分别通过两边的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及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输送到抓取位,机器人4运动到抓取位,吸取极片,然后将极片旋转90°,运动到CCD检测组件5的检测区,所述检测相机52拍摄极片,机器人4读取纠偏信息,迅速进行纠偏,然后搬运极片到叠片台3上,将极片放置到隔膜上,进行正负极片交替叠片。参照图2,所述机器人4抓取极片运行到检测光源53的照射区后,所述检测相机52拍摄极片,所述CCD检测组件5对极片的边角图像进行处理,将纠偏信息传递给机器人4,机器人4根据信号执行纠偏动作。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正极极片(11)的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用于运输负极极片(21)的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及位于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与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之间的叠片台(3),还包括用于搬运正极极片(11)、负极极片(21)的机器人(4)及匹配所述机器人(4)使用的CCD检测组件(5),所述叠片台(3)侧部还设置有隔膜放卷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运输正极极片(11)的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用于运输负极极片(21)的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及位于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与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之间的叠片台(3),还包括用于搬运正极极片(11)、负极极片(21)的机器人(4)及匹配所述机器人(4)使用的CCD检测组件(5),所述叠片台(3)侧部还设置有隔膜放卷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4)将正极真空输送装置(1)上的正极极片(11)或负极真空输送装置(2)上负极极片(21)吸取后,所述CCD检测组件(5)对正极极片(11)及负极极片(21)的位置信息检测,所述机器人(4)可对正极极片(11)及负极极片(21)的位置进行纠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叠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4)包括正极机器人及负极机器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树立韩少平张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