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646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质检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方向向上的U型检测装置主体结构,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圆柱形第一主动力连接轴,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右侧靠上端的位置设有圆柱表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第一主动力连接轴的右侧位于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U型槽内,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的左侧位于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U型槽内,第一主动力连接轴的右侧连接有第一U型夹持座,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的左侧连接有第二U型夹持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需要对拉伸量进行自由控制,使它在进行检测时更加方便,检测效率更高,使用起来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不锈钢质检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不锈钢材料或制品在进行生产使用之前需要对其结构强度和材质成份等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确保它能够满足国家质量检测标准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产及使用。在进行检测时需要用到各种检测工具和各种夹持紧固工具,通过这此工具的使用能够在进行检测时更加快速的进行检测,使检测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它通过左右两侧两个主动力结构件进行拉伸量的检测控制,装置中心位置通过两个中心轴在同一平面但竖直方向在不同高度的上的两个U型夹持座,两个U型夹持座相对的位置通过装配连接固定轴分别与待检测不锈钢制品的左右两侧连接装配在一起,通过对两个主动力结构件进行旋转来检测不锈钢制品的拉伸强度,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需要对拉伸量进行自由控制,使它在进行检测时更加方便,检测效率更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方向向上的U型检测装置主体结构,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主动力连接轴,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右侧靠上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表第二主动力连接轴,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的右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U型槽内,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的左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的右侧连接有一个第一U型夹持座,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的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U型夹持座,所述第一U型夹持座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所述第二U型夹持座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所述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杆,所述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杆,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之间连接待检测不锈钢制品,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的中心轴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夹持座的外形尺寸与所述第二U型夹持座的外形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的尺寸完全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的中心轴到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底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的中心轴到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顶部的距离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两个主动力结构件进行旋转来检测不锈钢制品的拉伸强度,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需要对拉伸量进行自由控制,使它在进行检测时更加方便,检测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中:1、检测装置主体结构,2、第一主动力连接轴,3、第二主动力连接轴,4、第一U型夹持座,5、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6、第二U型夹持座,7、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8、第一装配连接杆,9、第二装配连接杆,10、待检测不锈钢制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它通过左右两侧两个主动力结构件进行拉伸量的检测控制,装置中心位置通过两个中心轴在同一平面但竖直方向在不同高度的上的两个U型夹持座,两个U型夹持座相对的位置通过装配连接固定轴分别与待检测不锈钢制品的左右两侧连接装配在一起,通过对两个主动力结构件进行旋转来检测不锈钢制品的拉伸强度,在进行检测时能够根据需要对拉伸量进行自由控制,使它在进行检测时更加方便,检测效率更高。它包括开口方向向上的U型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它相当于本零件的底座,支撑整个零件的结构。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它的外侧与动力供应设备连接在一起。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右侧靠上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表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右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U型槽内,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左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右侧连接有一个第一U型夹持座4,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U型夹持座6,所述第一U型夹持座4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5,所述第二U型夹持座6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7,所述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5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杆8,所述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7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杆9,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8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9之间连接待检测不锈钢制品10,在使用时通过对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和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进行向外移动或旋转运动来对待检测不锈钢制品10进行拉伸强度检测。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8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9的中心轴相互平行,使检测过程中装置的整体稳定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U型夹持座4的外形尺寸与所述第二U型夹持座6的外形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8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9的尺寸完全相同,在生产时更方便,并且在进行装配使用时的效率更高,装配起来更方便,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也更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中心轴到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底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中心轴到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顶部的距离相同,使装置能够检测拉伸力的范围更广,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方向向上的U型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右侧靠上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表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右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U型槽内,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左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右侧连接有一个第一U型夹持座(4),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U型夹持座(6),所述第一U型夹持座(4)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5),所述第二U型夹持座(6)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7),所述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5)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杆(8),所述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7)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杆(9),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8)和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9)之间连接待检测不锈钢制品(10),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装配连接杆(8)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装配连接杆(9)的中心轴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制品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方向向上的U型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左侧靠下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右侧靠上端的位置设有一个圆柱表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右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U型槽内,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左侧位于所述检测装置主体结构(1)的U型槽内,所述第一主动力连接轴(2)的右侧连接有一个第一U型夹持座(4),所述第二主动力连接轴(3)的左侧连接有一个第二U型夹持座(6),所述第一U型夹持座(4)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5),所述第二U型夹持座(6)内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二装配连接固定轴(7),所述第一装配连接固定轴(5)上连接有一个圆柱形第一装配连接杆(8),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陈安源黄金富曹远乐王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兴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