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和轨道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25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和轨道列车,其中,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台面,操作台面可升降地设置;升降装置,连接操作台面,用于带动操作台面的升降;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操作台面的具有至少部分地进入容纳空间的沉入位置。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操作部件长期暴露于外,导致操作部件易损坏的问题。

Operating Platform and Track Train of Railway Trai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perating platform for a rail train and a rail train, in which the operating platform for a rail train includes: an operating table, which can be set up to lift; a lifting device, which connects the operating table, is used to drive the lifting of the operating table; a housing, which has an internal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an operating table has an arrival. A small part enters the sinking position of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operation parts of the operation platform of the railway train in the prior art are exposed to the outside for a long time, which causes the operation parts to be easily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和轨道列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列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和轨道列车。
技术介绍
现有轨道列车的操作台上布置有多个操作部件,但是上述操作部件均暴露于外,导致整个操作台面十分混乱,影响美观,并且,操作部件长期暴露于外,也十分容易导致操作部件受到损坏。针对相关技术中,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操作部件长期暴露于外,导致操作部件易损坏的技术问题,尚未给予任何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和轨道列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操作部件长期暴露于外,导致操作部件易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台面,操作台面可升降地设置;升降装置,连接操作台面,用于带动操作台面的升降;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操作台面的具有至少部分地进入容纳空间的沉入位置。进一步地,升降装置设置在容纳空间内。进一步地,升降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控制指令对操作台面进行升降处理。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控制单元,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启或关闭;升降丝杆,连接电机,用于基于电机的开启或关闭,对操作台面进行升降处理。进一步地,升降丝杆为多个,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皮带,连接电机和多个升降丝杆,用于将电机的旋转力同步传递至多个升降丝杆。进一步地,升降装置包括:立柱,设置于操作台面两侧;第一滑动单元,设置于立柱上;第二滑动单元,设置于操作台面的两侧,与第一滑动单元相配合设置,用于控制操作台面按预设滑动轨道进行升降处理。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连接控制单元,用于依据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升降丝杆,升降丝杆为两个,两个升降丝杆分别连接操作台面两端,以驱动操作台进行升降。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筒体,设置于升降装置外侧,用于容纳升降装置和下降后的操作台面;盖体,与筒体连接,盖体具有封闭筒体的第一位置以及打开筒体的第二位置。进一步地,盖体与筒体枢转连接。进一步地,操作台还包括锁定单元,用于在操作台面下降至筒体内部时,锁定封闭筒体的盖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升降装置,使得操作台面可以进行升降处理,并设置了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进而达到可以包裹操作台面的技术效果。此时,当操作台面需要进行运行工作时,升起操作台面,当操作台面不需要运行工作时,将操作台面下沉至壳体的容纳空间内,以保护操作台面不受外界因素的损坏。进而达到保护操作台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升起状态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动力传输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的降落状态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操作台面;20、升降装置;30、壳体;21、控制单元;22、驱动机构;23、立柱;24、第一滑动单元;25、第二滑动单元;221、电机;222、升降丝杆;223、驱动皮带;31、筒体;32、盖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台面10,操作台面10可升降地设置;升降装置20,连接操作台面10,用于带动操作台面10的升降;壳体30,壳体30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操作台面10的具有至少部分地进入容纳空间的沉入位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升降装置20,使得操作台面10可以进行升降处理,并设置了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30,进而达到壳体30可以包裹操作台面10的技术效果。此时,当操作台面10需要进行运行工作时,升起操作台面10,当操作台面10不需要运行工作时,将操作台面10下沉至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以保护操作台面10不受外界因素的损坏。进而达到保护操作台的技术效果。作为一种可选的示例,为了避免操作台不随轨道列车行驶而移动的情况发生,壳体30直接固定于轨道列车的车厢内。为了节约操作台的占地空间,也即为了降低升降装置20的占地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本申请通过令升降装置2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使得升降装置20更便于带动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同时避免了升降装置20设置于其他位置,导致扩大操作台整体的占地空间,此外,令升降装置2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可以令安装人员直接在车厢外将升降装置20直接安装于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避免在狭小的车厢空间内安装升降装置20。为了令用户便捷控制操作台面10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20包括:控制单元21,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驱动机构22,连接控制单元21,用于依据控制指令对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本申请通过令升降装置20包括控制单元21,以获取用户的控制指令,进而令驱动机构22依据该控制指令对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达到了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单元21直接控制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针对驱动机构22依据控制指令对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2包括:电机221,连接控制单元21,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启或关闭;升降丝杆222,连接电机221,用于基于电机221的开启或关闭,对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本申请通过令驱动机构22包括电机221,令电机221提供动力,令驱动机构22包括升降丝杆222,旋转丝杆将电机221提供的旋转力转换为驱动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操作的动力。以达到将电能转换为控制升降操作台面10的驱动力。作为一个可选的示例,电机221不仅仅可以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启或关闭,同时,电机221可以依据控制指令调控该电机221的运行速率。作为一个可选的示例,升降丝杆222设置于操作台面10下方,用于支撑操作台面10至预设位置,也即用于支撑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运动。为了保证操作台面10可以平稳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升降丝杆222为多个。通过令操作台设置多个升降丝杆222,令操作台面10在进行升降处理时,可以受到多个升降丝杆222提供的支撑力,进而便于操作台面10可以平稳升降。为了进一步保证操作台面10可以平稳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2还包括:驱动皮带223,连接电机221和多个升降丝杆222,用于将电机221的旋转力同步传递至多个升降丝杆222。通过令驱动机构22包括驱动皮带223,使得电机221的旋转力同步传递到多个升降丝杆222,避免了多个升降丝杆222的升降高度、升降速率不同,避免了因操作台面10无法受到均匀且统一的支撑力,导致损坏操作台面10的情况发生。为了进一步保证操作台面10可以平稳的升降,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面(10),所述操作台面(10)可升降地设置;升降装置(20),连接所述操作台面(10),用于带动所述操作台面(10)的升降;壳体(30),所述壳体(30)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操作台面(10)的具有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沉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面(10),所述操作台面(10)可升降地设置;升降装置(20),连接所述操作台面(10),用于带动所述操作台面(10)的升降;壳体(30),所述壳体(30)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操作台面(10)的具有至少部分地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沉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0)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0)包括:控制单元(21),用于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驱动机构(22),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1),用于依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2)包括:电机(221),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1),依据所述控制指令进行开启或关闭;升降丝杆(222),连接所述电机(221),用于基于所述电机(221)的开启或关闭,对所述操作台面(10)进行升降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杆(222)为多个,所述驱动机构(22)还包括:驱动皮带(223),连接所述电机(221)和多个所述升降丝杆(222),用于将所述电机(221)的旋转力同步传递至多个所述升降丝杆(22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列车的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0)包括: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庆张坤张敏张会青丁叁叁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